王林 內江師范學院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對大學生體質健康與運動情況的影響,分析大學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體質健康與運動情況存在的問題,分析大學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產生體質健康問題的原因,針對性提出解決辦法與措施,促進大學生在復學后身體健康的恢復與提高,為學校能正常進行教學活動提供保障。
以內江師范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一共抽取了 5007 名學生,其中男生 2715名,女生 2292 名。
1.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法,我們主要了解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現狀,比如大學生疫情期間體育運動方式、時間、頻率、內容、習慣的變化,以及對于疫情期間如何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建議等內容。我們本次的問卷調查采用了結構性和非結構性相結合的調查問卷形式,能讓我們更加有效的了解大學生體質健康和體育運動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本次調查問卷中所涉及的問題主要以封閉式問題為主。主要有問卷設計、選取樣本、發放問卷、回收有效問卷、數據分析、形成報告等階段。
2.個別訪談法。通過個別訪談法中我們與大學生談心,使我們更清楚的找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產生體質問題的本質。并通過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探討分析,為提高大學生返校后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奠定了先鋒基礎。
3.數據分析法。通過運用 EXCEL 表格對內江師范學院 5007 名調查對象的體質檢測成績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大多數大學生目前所存在的具體問題和重點問題,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從而推進學校教學活動的正常運行。
4.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圖書館的文獻以及資料編寫調查問卷、查找解決大學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對體質健康影響的解決策略等。
1.受疫情影響,學生體重形態出現極端的變化。大學生的身體形態是一個通過質量、長度以及維度這三方面來共同展現的外顯指標。根據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56.07%的學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肥胖,其中更有 1.63%的學生出現了嚴重肥胖的問題;還有 10.97%的學生出現了體重下降幅度過大的情況。
2.受疫情影響,學生視力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視力是指視網膜分辨影像的能力。根據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21.5%的學生視力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3.受疫情影響,學生運動量減少,肺活量指標下降。肺屬于人體器官中進行呼吸的重要器官,肺活量的大小也變成了衡量人體是否在進行工作的關鍵因素之一,鑒于此,肺活量的大小直接能夠展現人體的運動能力。根據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36.45%的學生肺活量指標下降。
4.受疫情影響,學生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降低。身體素質的內容比較廣泛,是耐力、速度、爆發力等內容的一種合集。①耐力素質。根據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42.06%的學生耐力素質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②反應速度。根據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39.25%的學生反應速度素質出現了下降。③力量素質。根據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16.82%的學生力量素質出現了下降。
如表1所示。

表1 產生身體健康問題與運動情況不合理的原因統計一覽表(%)
1.新冠疫情期間的行為生活方式。根據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呈不規律的情況。部分大學生在家睡到中午才起床,存在長期不 按時吃早飯的習慣,導致血糖降低,容易出現低血糖等癥狀;又由于春節的原因,部分大學生存在暴飲暴食甚至是酗酒的情況,這就導致了大學生的飲食存在營養 失衡的情況,除此以外,還有部分女生會因為春節期間出現肥胖的情況而盲目減肥,減少食品的攝入量,導致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還有部分大學生熬夜上網,影響到 日常休息時間,并導致鍛煉的時間進一步的縮短。另外,盡管多數大學生對于鍛煉 的益處都有十分深入的了解,但是付諸行動時會出現堅持不下來或者時間不理想 的情況,從而造成體質的下降的情況。
2.地方政策的影響。根據調查顯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地方都采取了封禁策略,導致大學生只能待在家里,不能外出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導致大學生身體健康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有 68.27%的男生和 62.48%的女生認為是受到了地方政策的影響。
3.場地器材缺乏。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有 49.78%的男生和 63.77%的女生認為家里和社區缺乏場地器材導致自己不能正常的進行體育鍛煉,從而使自己的身體健康產生問題。
4.缺少運動伙伴和氛圍。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有 25.69%的男生和 56.93%的女生認為不能外出進行體育鍛煉,從而缺少運動伙伴和氛圍,導致自己不能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使自身健康產生問題。
5.缺乏興趣。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有 10.35%的男生和 58.62%的女生認為由于自己缺乏運動的興趣而導致自身健康出現問題。
6.長時間看手機、電視、電腦等電子設備。根據調查顯示,有 76.85%的男生和 78.91%的女生認為,由于為了加強疫情防護,大家都待在家里自我隔離,在這期間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從而導致了視力下降的情況。
1.學校和家庭加強對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①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興趣;②加強大學生早操的落實力度,可以將早操普及到大二年級,通過長時間的適應,使大家養成早起的習慣,從而也從一方面解決了不吃早餐的問題;③在家期間,家長多和孩子在家里做一些與手機等電子產品無關的事情,比如下棋、聊天、一起在家里鍛煉等,從而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④學校和家長加強對女生對美的多樣化認知,不要讓女生進行盲目減肥的行為。
2.學校嚴格執行體質測試成績與大學生獎助評定與學位證頒發掛鉤的條令,“強制”提高學生的鍛煉意識與鍛煉行為。將學生的體測成績等級化,與學校各項評優評先、以及獎助學金的評定與學位證書相掛鉤,以這種方法強制性的要求與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行為,從而使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從而促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恢復在疫情期間出現的健康 問題。
3.返校之后,引導學生社團開展體育活動,強化學生課余鍛煉意識。對于各個社團開展的體育活動予以支持和指導,對于效果較好的體育社團活動進行跟蹤報道,以激勵和引導更多學生參與社團體育活動,從而增加學生進行趣味性體育鍛煉的平臺,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體育鍛煉,恢復在疫情期間出現的健康問題。
4.社區相關部門加強對社區的體育器材的完善與維護,使大家在疫情期間仍然能夠正常進行體育活動,保證在進行疫情的防護下保持健康的身體。
5.體育教師通過視頻直播,教授同學們室內體育鍛煉的方法,并進行后期考核,納入體育課程學分,從而使學生主動的進行體育鍛煉,保持體質的健康,減小疫情對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從各個角度彰顯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尤其對大學生而言,體質健康問題非常重要,當代大學生作為注入社會的主要力量,如果沒有強勁的體魄,那么,怎么能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頂梁柱,擔起這個重擔呢?并且現代社會需要的是體力和智力協調發展、人格完善、才能卓越的人才。大學生要立志成才,首先要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而身體健康素質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學生在疫情期間和疫情結束后,都應該注重身體健康,合理的進行體育運動,為自己學業、理想、前途做好最基本的保障,從而更好地為社會的進步、國家的昌盛和民族的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