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昭財



摘要:探討大學生的家庭教養方式、大五人格特點和兩者之間的關系。通過采用父母教養方式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對100名本科生進行調查。得出結論:性別與溺愛型家庭教養方式有顯著相關,專制型家庭教養方式、民主型家庭教養方式、忽視型家庭教養方式與性別沒有相關。大學生大五人格與性別沒有相關。大學生大五人格與家庭教養方式有密切相關。
關鍵詞:大學生 家庭教養方式 大五人格
中圖分類號:G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1-0143-02
大五人格的形成與家庭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每個家庭的教養方式各不相同。父母通過具體的教養行為及態度,向幼兒傳達父母對生活的態度、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念等。大學時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種種矛盾沖突交織在一起,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了廣泛影響。因此,了解學生的大五人格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影響大學生大五人格的諸因素中,家庭教養方式無疑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教養方式下的學生在多方面的表現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研究家庭教養方式與大學生大五人格之間的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Nancy Darling和Laurence Steinberg研究認為,父母教養方式是父母傳達給兒童的態度,以及由父母的行為所表達出的情感氣氛的集合體,父母通過自己的教養方式,將社會的價值觀念及社會道德要求等教授給子女[1]。本文將家庭教養界定為:父母在教育子女、撫養子女過程時期形成的一種穩定的情感模式。
大五人格將人格特質劃分為外傾性、開放性、宜人性、責任性、神經質五個維度。外傾性:表示一個人熱情樂觀、主動積極、平時在工作或做事時充滿能量干勁。開放性:此類人群情感細膩且豐富。具有幻想、創新、思維活躍、易接受新事物的一系列態度。宜人性:移情、信任、利他、富有同情心。責任性:有組織有紀侓、公平公開、謹慎性是他們的標簽。他們能很好地約束自己,有高度的責任心。神經質:情緒穩定、喜怒無常、焦慮、暴躁通常是神經癥的代名詞[2]。
綜上所述,本研究擬考察家庭教養方式與大學生大五人格之間的關系,以期為今后開展進一步研究提供借鑒。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本科生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115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為86.95%,男生50名,女生50名。
(二)研究工具
1.采用龔藝華編制的《父母教養方式評價量表》
共計21個條目,該量表分為專制型教養方式、民主型教養方式、忽視型教養方式、溺愛型教養方式四個結構維度。該調查量表總體上的Cronbach'sa系數為0.927,分半系數為0.901,專制式父母教養方式維度的a系數是0.756,分半系數為0.715,民主式父母教養方式維度的a系數是0.840,分半系數為0.802,忽視式父母教養方式維度的a系數是0.821,分半系數為0.717;溺愛式父母教養方式維度的a系數是0.807,分半系數為0.779。該量表總體上的內部一致性系數高于各分量表和各個維度系數值,表明量表各因素測得的心理特質既有較高同質性亦有一定的區別性。量表各a系數均0.756—0.927之問,分半系數在0.715—0.901之問,即該量表的同質性信度良好[3]。
2.大五人格量表
姚若松等修訂的性格量表簡化版(NEU-FFI),共60個條目,每個條目是5分制:主要檢測被調查者的五個人格維度,分別是:外傾性、開放性、宜人性、責任性、神經質,每個維度12個條目,滿分為60分;每個維度的得分越高說明越具有該維度傾向。各維度效度為外傾性0.58、開放性0.56、宜人性0.55、責任性0.60、神經質0.60;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4]。
二、研究結果
(一)家庭教養方式與性別的pearson相關
從表1可以看出,當P=0.05時溺愛型與性別皮爾遜相關為-0.219*。因此,性別與溺愛型家庭教養方式有顯著相關。而專制型家庭教養方式、民主型家庭教養方式、忽視型家庭教養方式與性別沒有顯著相關。
(二)大五人格與性別的pearson相關
從表2可以看出,外傾性、開放性、宜人性、責任性、神經質與性別無顯著相關。
(三)家庭教養方式與大五人格的相關
在被試100時,在專制型教養方式下,當P=0.05時外傾性為-0.239*、宜人性為-0.226*,說明在P=0.05時,外傾性和宜人性與專制型有顯著負相關。當P=0.01時,神經質0.336**,說明在P=0.01時,神經質與專制型有顯著正相關。
在民主型教養方式下,當P=0.01時,外傾性為0.360**、責任性為0.362**,說明在P=0.01時,外傾性和責任性與民主型有顯著正相關。
在忽視型教養方式下,當P=0.05時,責任性為-0.244*、神經質為0.249*,說明在P=0.05時,責任性與忽視型有顯著負相關,神經質與忽視型有顯著正相關。當P=0.01時外傾性為-0.277**、宜人性為-0.314**,說明在P=0.01時,外傾性和宜人性與忽視型有顯著負相關。
在溺愛型教養方式下,當P=0.05時,外傾性為-0.229*、宜人性為-0.253*、責任性為-0.204*,說明在P=0.05時外傾性、宜人性、責任性與溺愛型有顯著負相關。當P=0.01時,神經質0.264**,說明在P=0.01時神經質與溺愛型有顯著正相關。
三、討論
首先,從總體上看,家庭教養類型與大五人格類型相關。在被試100時,在專制型教養方式下,外傾性為-0.239*、宜人性為-0.226*、神經質為0.336**。說明在P=0.05時,外傾性和宜人性與專制型有顯著負相關;在P=0.01時,神經質與專制型有顯著正相關。對其外傾性和宜人性與專制型有顯著負相關進行討論,我們可認為在專制型家庭教養情況下,父母通過上下級的關系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得孩子的性格多疑、集體榮譽感弱、孤僻。神經質與專制型有顯著正相關,可知在該教養方式下孩子對于自己的脾氣不能很好地控制,易怒、情緒波動大,這些是很符合專制型教養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的,因為在專制型下孩子很難感受到父母的愛,只感覺到父母制定的規則,因此孩子人際交往能力較弱、經常壓抑自己,對自己脾氣不能很好把握。
在民主型教養方式下,P=0.01時,外傾性和責任性與民主型有顯著正相關。民主型是最好的家庭教養方式,外傾性和責任性與民主型有顯著正相關,可看出在此家庭環境下培養的孩子熱情樂觀、有責任心、有組織性。因為在民主型教養方式下,父母與孩子是平等交往的關系,父母會給予孩子空間和情感寄托,孩子的性格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與塑造,家庭關系越民主,培養出來的孩子性格就更加責任和外傾。
在忽視型教養方式下,P=0.05時,責任性與忽視型有顯著負相關,神經質與忽視型有顯著正相關。P=0.01時,外傾性和宜人性與忽視型有顯著負相關。在忽視型教養方式下,父母經常忽視孩子的情感,孩子也不會去主動索求父母親的情感呵護。在這么一個放養的家庭里成長,孩子組織性差、多疑、不相信任何人、孤僻。因為父母對孩子缺乏關愛,孩子有什么不開心都得自己憋著,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我防御機制以自我為中心,獨來獨往,情緒波動大。
在溺愛型教養方式下,P=0.05時,外傾性、宜人性、責任性與溺愛型有顯著負相關;P=0.01時,神經質與溺愛型有顯著正相關。在溺愛型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感覺自己是個小皇帝,父母越溺愛,孩子的性格便越古怪,以自我為中心,覺得會有人幫自己做事,因此做事拖拉、沒責任心。因為自己受到太多的疼愛,所以情緒波動大、喜怒無常。
四、結論
性別與溺愛型家庭教養方式有顯著相關,專制型家庭教養方式、民主型家庭教養方式、忽視型家庭教養方式與性別沒有相關。大學生大五人格與性別沒有相關。大學生大五人格與家庭教養方式有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1]曾蓉.父母教養方式對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影響[D].重慶:西南大學,2009.
[2]金丹,黃莎莎.大學生大五人格、創業自我效能感與創業意向關系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9(6):68-75.
[3]龔藝華.父母教養方式量表的初步編制[D].重慶:西南大學,2005.
[4]姚若松,梁樂瑤.性格量表簡化版(NEO-FFI)在大學生人群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4):457-459.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