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教學模式研究。為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許多學校展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并將創造性的教學策略融入主題教學環節,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保障教學改革工作的順利落實。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之下,以翻轉課堂為代表的各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在應用的過程之中備受好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無論是傳統的課堂還是新型的課堂,翻轉課堂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保障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合理應用。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掌握并了解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要求,通過對學生學習能力及學習興趣的分析及研究來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及形式。因此以高中政史地教學為分析對象,研究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之下中學政史地學科教學的具體內容以及策略,將有助于教學模式的創新,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成績,給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政史地;教學模式
在對目前的高中政史地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時不難發現,實質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不容樂觀,有一部分教學資源被浪費,老師仍然以簡單理論知識的灌輸為主,無視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和交流,這種簡單輸出的教學形式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有一部分學習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同時自制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疲于應付的狀態和現象,學習自信心不足以及自主學習動力不強,從而導致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不斷下降。為了避免這一不足,學科老師開始著眼于高中政史地教學大綱之中的核心要求,通過重難點的提煉來積極落實翻轉課堂,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要求,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在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基礎之上重新選取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以此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從而保障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
一、翻轉課堂
隨著信息化、科技化時代的到來,各種現代化教學技術以及教學手段備受關注。為體現教學資源的使用優勢,一部分教師以學科教學的當前現狀和現實條件為依據,通過對翻轉課堂的分析以及研究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翻轉課堂主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為原則,不斷提升教師個人的專業素質,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重新調整教學方向,以此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理論界在對翻轉課堂進行分析和研究時提出,翻轉課堂符合新課改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質要求,對素質教育的踐行、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意義重大,老師需要著眼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現實條件,加強不同的教學模式的融合,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落到實處,通過對信息要素的調整來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目標,保證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和看法。
二、翻轉課堂在高中政史地教學中的應用作用
互聯網是翻轉課堂之中的重要工具以及載體,對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老師需要著眼于目前教學改革的現實條件以及變革過程,積極展示整個教學模式的全過程以及學生的發展潛能,將更多新鮮的血液融入其中,保障翻轉課堂能夠得以有效踐行,為推動課程教學質量及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動力以及基礎。
1.師生角色的轉變
結合上述相關分析不難發現,翻轉課堂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但是對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大有裨益。翻轉課堂能夠實現師生角色的有效互換,老師不再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而是知識的傳授者以及活動的組織者,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凸顯,學生開始意識到個人的主體價值并產生了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有一部分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結合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下高中政史地教學的變動以及核心要求,積極發揮促進者以及引導者的作用,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新知,從宏觀角度出發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老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恰當引導,扮演好總導演的角色,明確課程內容設計的核心要求,將微視頻的錄制、導學案的編制以及課堂內容的篩選相融合,給予學生更多恰當可行的輔導,使學生在自主研究的過程之中掌握學科學習的技巧和精髓,又能夠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從而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需要注意的是,在政史地教學過程中,簡單理論知識的灌輸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翻轉課堂能夠在轉變師生角色的同時將課堂的主動性和選擇權交給學生,實現師生民主合作,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和共同發展。
2.教學流程的改革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理論知識的灌輸是主體,極少有學生能夠產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只能疲于應付老師所布置的作業,出現了消極應對的現象以及心理。相比之下,翻轉課堂則能夠有效避免這些不足。在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知識傳遞最為關鍵,老師可以學生的知識內化為中心,關注課后作業布置的核心要求,引導學生完成整個自主學習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在與老師交流的過程中對自身的學習能力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從而實現個性化的成長。結合翻轉課堂的實踐效果以及教學策略分析不難發現,翻轉課堂能夠將知識的傳遞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相結合,突出自主學習環節,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已有的社會生活經驗進行自主分析和判斷,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老師只需要根據學生在政史地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困難以及障礙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讓學生結合個人知識經驗實現自我規范,調整自身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方向,真正實現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
三、基于翻轉課堂的高中政史地教學模式
以翻轉課堂為基礎的教育教學模式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及好評。有一部分老師開始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翻轉課堂的踐行要求,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調整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翻轉課堂的教育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模式相比,在實踐性和應用性方面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此來更好地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充分發揮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價值,推動高中生政史地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1.精心選擇視頻教學素材
翻轉課堂以微視頻為基礎,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原則,因此在踐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之前,老師需要著眼于微視頻制作的核心要求精心選取視頻素材,增強學生對政史地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其中前期的情境設計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為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老師需要選擇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且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的視頻資源,通過后期的制作以及優化調整來充分體現翻轉課堂的真實性以及實效性,讓學生能夠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政史地知識,從而樹立一定的法制意識、政治意識以及地理自然意識,主動學會自我調整。需要注意的是,視頻的選材必須要以學生對政史地知識的理解為依據,著眼于三大學科的發展大環境,將時事政治內容、地理知識以及歷史事件融入其中,讓學生能夠對這三大學科有客觀的認知,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從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老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為基礎,精心選擇視頻素材,不斷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
2.以問題為導向,注重問題教學
問題教學屬于一種創造性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對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意義重大。在高中政史地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老師需要以分層課堂為依據,了解翻轉課堂與問題教學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以提問為導向,鼓勵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之下進行自主實踐和自由發揮。其中知識目標的分析以及設置最為關鍵。為了保障學生堅持正確的學習行為方向,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政史地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設置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分析、問題探究以及獨立思考的過程之中,對政史地知識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我教育,在老師的引導之下重新調整個人的學習和行為方向,對政史地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判斷以及研究。
3.注重合作探究
高中政史地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這就需要教師注重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注意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狀態,確保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之中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合作探究進行分析和研究時明確強調,老師需要注重小組合作教學,讓學生自由分組,老師要控制好小組成員的數量,注重學生的優劣搭配,讓學生能夠實現互相促進和優勢互補。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作用,釋放學生的天性,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以及學習成長的機會。其實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育背景區別很大,對此老師更應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恰當可行的引導,以此來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應用。
四、結語
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高中政史地教學模式越來越復雜和多元化,老師需要注重翻轉課堂中的有效踐行,抓住這一教學模式的實踐策略及要求,以此來鼓勵學生,保證教育教學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強鑫.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研究[J].新課程(下),2015.
[2]宗軾.基于“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高中美術鑒賞課堂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19):136-137.
[3]吳仙鳳.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高中函數教學實踐研究[J].才智,2015(26):35.
[4]鞏玉兵.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與研究[J].亞太教育,2016(20):172.
[5]吳粵榮,馬北河.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實驗設計:探究合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關系》課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7:57.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的中學生政史地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599。
作者簡介:楊佳玉,女,一級教師,高中歷史教學,甘肅省白銀市人,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五中學。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