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靜蕊 孫秀春 鄭蕾
摘要: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打造“金課”的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和課程都應提高課堂授課效果,本文就以設計構成課程為例,綜合教學實踐,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研究信息技術科學合理的運用,從而實現優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為該類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改革;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TU238-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8-0252-01
設計構成是一門培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抽象課程,是藝術類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課程理論性較強。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學生在專注度和思考能力上還有一定的欠缺,教學效果很難保證。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為傳統的教學帶來變革,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和在線教學平臺的不斷成熟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支撐和平臺,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自信心等方面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高職院校中設計構成課程傳統方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設計構成是現代藝術設計造型、創意的基礎,將感性的設計因素與理性的設計思維結合起來,是所有學習、研究和參與設計行業的設計成員必須掌握的一門基礎學科。課程內容包括: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色彩構成三部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講臺上講理論,學生在臺下聽,即使教材上有部分示例作品,但對于現代的高職大學生們來說,已經絲毫引不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常常是臺上教師講的滔滔不絕聲情并茂,臺下學生置若罔聞心不在焉,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專業資源庫的建設為設計構成課程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在傳統專業教學資源建設上,多以教材、教師為主體的教案和課件,這些資源雖然涵蓋較多內容,但不同教師在學科認知、講授方式及教材理解上難免存在差異。利用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可以發揮網絡化信息軟件平臺的資源整合性、共享性、交互性等特點,從而科學合理地整合教學資源,為專業內各課程的教學提供豐富的可更新的音視頻和圖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教學的專注度。近幾年,國家大力推進專業資源庫的建設,分批建設了各專業的教學資源庫,逐漸構建科學合理的共享型教學資源平臺。設計構成課程依托于學院的《陶瓷文化傳承與創新》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共享資源庫中的教學資源,將國內外設計藝術大師的作品圖片運用到知識講解中,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在線教學平臺的建設為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可能
在線教育的出現正逐漸顛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線上教育不再是以老師為主,而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教師只組織和協調課堂氛圍。教師提前在平臺上傳各種教學資料,學生的學習過程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分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參加問題討論、在線學習、作業提交等,提高了學生自主能力,信息素養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考核方面,依托于平臺實現以過程為主的考核,教師可以在在線學習平臺上設置考核方式和各占比重,學生在線上參加的學習時長主題討論參與度、考試競賽、課內外作業完成情況都可以作為考核的一部分內容,從而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全程跟蹤管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了學院的得實易學在線教學平臺,開學前完成教學資源上傳,安排好上課時間,學生在平臺上完成簽到,課前在平臺獲取需要預習的知識內容,課上回答問題或者提出問題,課后在平臺上提交作業。通過實踐,學生展現出了意想不到的熱情,全員參與,極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線上線下相結合開辦學生作業作品展,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學習興趣
在藝術設計領域,作品展覽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展示,通過展覽,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作品間可以互相比較,相互借鑒,強化溝通和交流,作者可以取長補短,促進設計水平的共同提升。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來布展。除了在線下按照傳統模式展覽外,把學生的作業作品全部掃描成圖片文件,依托在線教學平臺,開設展覽空間,分為展示區和評論區,按照平構、立構和色構分組,并與專業資源庫相對接,作品全部同步鏈接到資源庫,其它的課程或者其它專業均可共享。線上的展出時間可以自由設置,學生可以通過截圖、下載等方式保存自己作品展出的資料,分享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尤其是自己的作品被其他人引用的話,會有更高的成就感,同時也會促進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設計構成課程在整個藝術類專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課程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就業水平,在教學中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確實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凡鴻.高職藝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管理[J].藝術科技,201710).
[2]馬娜娜.在線教育與課堂教學的融合以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08).
[3]莫釣.藝術設計專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開發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
[4]劉紅.翻轉課堂下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融合的實踐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