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志俊
摘要:近年來,美術館作為一種開放性的文化空間,在中西部部分縣區相繼籌建和成立,它作為知識生產的機構,將給社會提供更多無差別公共教育的機會。縣級美術館是當前國內美術館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貼近基層,更直接更廣泛地承擔起了社會教育功能,本文根據本人任職縣級美術館多年來的一些工作體會,結合目前縣級美術館的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縣級美術館發展的新思路,目的是更好地為接下來縣級美術館社會教育功能實施提供理論實踐經驗的參考。
關鍵詞:美術館;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J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8-0278-01
一、中西部縣級美術館的發展現狀
美術館即藝術博物館,是服務于社會及基層發展的一個永久性的向公眾開放的機構。美術館的發展以全民為接受對象,以終身教育為范疇,兼具收藏保護,學術研究,陳列展覽,公共教育,服務推廣,開展對外交流等各項功能。新時代的藝術要求我們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思想,努力創作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作品。文藝作品是一個時代風貌的集中展示,縣級美術館作為縣級文化藝術作品展示,傳承的載體,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從目前的情況看,中西部縣級美術館的發展還遠遠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首先在創新力方面缺乏創新,有的地方把美術館的功能與文化館功能等同。有的地方美術館藝術服務內容形式簡單。活動開展單調,而當今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有較高的追求,也需要更廣泛多樣的機會去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而縣級美術館作為最貼近人民群眾的載體,其功能屬性還處于初級階段,有待進一步提升,尤其是美術館工作人員思想認識上要有質的提升。其次,在物質財力方面,縣級美術館資金來源單一,經費存在不足,盡管中央每年撥付部分免費開放經費,但使用受限和缺乏縣級財政經費支持,美術館藏品收藏舉步為艱,但隨著美術館事業的發展,該項經費僅能勉強維持免費開放所需費用,很難開展其它業務活動。這是一個制約縣級美術館事業發展的一個共性問題,另外縣級美術館專業技術人才存在嚴重“青黃不接”的現象。其中大多數從業人員是八、九十年代以前從事文化藝術工作人員,加上縣級美術館受編制和招考政策等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很難及時補充年輕藝術人才進來,這也是縣級美術館發展遇到的最大困難。
縣級美術館發展離不開參與者與觀眾,但是我國目前全民藝術審美教育還存在一定的缺失,其表現在幼兒,小學階段因缺乏藝術老師而弱化了審美的基礎教育。初中,高中階段因升學壓力,取消和壓縮了美術課,扼殺了學生的審美持續教育。大學階段無美術課而中斷了審美的提升和終身教育,這樣的藝術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中很難培養起藝術情懷和審美需求。所以縣級美術館很難培養和吸引更多觀眾走進美術館。有時出現展覽無人看,學術研究,對外交流無人參與的瀟條現象。
二、縣級美術館發展的出路和建議
縣級美術館作為新時代最貼近人民群眾的藝術載體,必須要凸顯自身特色,努力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工作理念,努力將美術館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中去,同時又從群眾的需求中改進美術館工作,不斷推進美術館健康持續發展。
建議縣級美術館發展的好壞應與當地縣級黨政考核直接掛鉤,以引起主管領導的重視與經費的保障,改變縣級美術館只有建筑而缺少活動內容與民眾的參與的現狀。
美術館工作要鼓勵創新,努力加強與文化館、博物館等專業機構的聯合與協作,加強資源共享,增進館際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如舉辦流動美術館藝術作品巡回展,舉辦交流會和走進藝術家工作室,實現社會教育功能。另外,充分利用固定的時間(如節假日、周末)組織各個年齡段的愛好者與美術館專業人員進行學術交流和現場筆會,示范互動。如這兩年我們么美術館策劃組織實施的美術展進校園、美術活動進美術課堂,深受巡展學校師生的歡迎和好評。
美術館要充分利用公益課堂,適時對公眾進行線上線下美術技法知識、鑒賞與收藏,創作與理論等交流活動,以培養吸引更多的觀眾,擴大觀眾群,并以此確立基層美術館中國的教育品牌優勢和社會效應。
其次,多加強館際間生動活潑,形式多樣,主題突出的展覽交流活動,既能增進友誼,又能優勢互補,還能提升縣級美術館綜合文化軟實力。
最后,積極主動向主管部門協調及時補充美術館專業人才,加強美術館人才隊伍建設,打破編制,經費等的限制,多渠道招聘美術自愿者及時加入美術館工作隊伍中來,充分展示他們個自的才能和優勢,這樣縣級美術館才會向著平穩、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同時也要立足“地方文化”,不斷做大做強縣級美術館工作,凸現縣級美術館的辦館特色。同時建議美術館與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共同聯手,從學生的學校美術教育入手,努力培養更多的美術參與者群體,擴大美術館觀眾隊伍良性發展,為縣級美術館的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董玉.《國縣級美術館社會教育功能探析》——以平江縣周會釗美術館為例.
[2]袁星.淺談我國美術館[J].科技信息,2010(07).
[3]王曉銀.地方美術館發展方向的思考[J].藝術鑒賞,2018.
[4]朱剛.淺談美術館公共教育理念與實現途徑[J].美術觀察,2016.
[5]唐克揚.美術館十講[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