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曉珍
摘 要: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下,信息化時代全面到來。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于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過程中,能夠促進圖書館管理模式與服務模式的改革,使得圖書館可以更好地與學生為中心展開服務工作和管理工作,充分發揮高職圖書館的職能。本文主要針對現代信息化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模式的改革進行探究,希望能為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轉型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圖書館管理;高職院校;服務模式
1 前言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能力與服務能力直接關系著高職院校整體的辦學水平,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及服務過程中引入計算機技術,可以打破原有圖書館管理和服務時間空間的限制,為學生提供隨時隨地的資源支持,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踴躍性。基于此,加強對高職院校圖書館在信息化模式下管理與服務策略的重視,能有效改善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原有的不足,使高職院校圖書館能夠更好地服務教學活動。
2 信息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與管理模式創新的背景
2.1 信息采編形式的多樣化
互聯網技術應用,使得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中的原信息采編方式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原有以紙質圖書為基礎的信息采編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信息時代的客觀要求。伴隨互聯網環境的高速發展以及計算機硬件設備性能的提高,結合電子技術進行的圖書采編活動已經成為當前圖書館采編工作的主流,可以減少圖書采編工作的失誤,強化圖書采編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質量。其次,隨著電子數據信息的傳播和電子圖書資源的逐步普及,高職院校學生和教師對于紙質圖書的依賴程度逐漸下降,對高品質高清晰度電子圖書信息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提高高職院校電子信息的服務質量及輸出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另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信息化相匹配的條碼管理方式廣泛應用于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過程中,使得高職院校管理人員能夠更好的了解圖書信息,并針對性地開展圖書管理和服務工作,優化圖書資源,提高圖書資源利用效率,使圖書資源可以更加高效的在教師和學生中流通,更好的滿足學生與教師的實際閱讀需求,改善原有圖書配置和教學需求不匹配的缺陷[1]。
2.2 圖書館管理規范化與柔性管理結合的理念
隨著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不斷發展,在其建設過程中,以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為基礎的現代組織管理手段是保證高職院校圖書館能夠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的基礎,也是實現發展目標與組織建設相匹配的根本保證。我國高職院校普遍辦學歷史較短,圖書館建設相關制度并不完善,圖書館管理也處于初級階段,缺乏必要的規范化建設以及制度和建設[2]。因此,在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過程中,需要遵循育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不斷完善圖書館的制度化建設和規范化建設,并遵守柔性管理的理念,使得柔性管理與規范管理的原則和理論可以充分融合并應用到圖書館管理實踐過程中,提高圖書館管理的質量和效率。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需要進一步強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方面的建設,既包括圖書館工作基本規律的了解和掌握,也需要抓緊對圖書館管理人員以及學生的規范意識教育,使得參與使用圖書館資源的學生和教師有良好的制度意識和規范意識,能夠自覺遵守學校和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3]。
3 現代信息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3.1 現有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技術含量較低
從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活動實際開展的情況來看,仍然以傳統的紙質圖書服務管理為主,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無法滿足信息時代背景下對于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和管理的需求。首先,高職院校圖書館里的流程未能結合信息環境進行優化和完善,就服務方式和服務項目而言,對學生和教師存在較高約束,學生和教師無法及時高效的查詢圖書資源,現有的圖書資源得不到合理分配,影響資源的使用效率。其次,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整體效率低下,無法達到學生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尤其難以滿足學生多元化圖書獲取的要求,圖書館需要將主要精力放在紙質圖書的整理以及采編入庫過程中[4]。
3.2 管理模式局限性嚴重
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在管理方式、書籍數量、管理空間以及管理內容方面存在很大的限制,紙質圖書占據的圖書館空間比較大。同時,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借助磁帶、磁盤等媒介呈現的信息也會占據比較大的存儲空間,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圖書館的資料必然會拓展和完善,這就會造成存儲空間越來越不足,影響圖書館的服務質量[5]。其次,高職院校現有圖書館數據資料更迭頻次比較遲緩,原有高職院校圖書館數據的管理和梳理主要以人力為主,這種數據處理形式容易被各種因素影響,耗時較長,而且數據獲取途徑有限,難以在短時間內更新數據知識,影響圖書館整體信息資料更新的速度。另外,高職院校圖書館開放時間普遍較短,在圖書館開放時間設置上存在較大的制約性,圖書館管理人員崗位配置不足,導致無法在各個時間段內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專業化服務[6]。
3.3 缺乏專業高水平的圖書管理人員
目前參與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普遍專業素質較差,缺乏可靠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水平,難以為學生帶來專業化服務。首先,現有的圖書管理員無法敏銳準確的識別和獲取圖書信息資源,不能滿足高職院校師生對專業前沿的數據信息的需求,也不能結合學生的專業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為學生提供精準的數據推送,導致學生圖書情報獲取不及時,影響學生的學習。其次,很多圖書館管理人員無法適應現代化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難以發揮現代共享校園技術平臺的功能,不能在共享校園信息平臺端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和教師提供專業的圖書服務指導,存在圖書分類檢索能力弱以及學科專業水平較差的問題[7]。
4 現代信息化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模式改革的相關對策
4.1 創新圖書館管理理念和服務思想
基于現代信息化背景,對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需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遍應用,圖書館逐漸表現出智能化、現代化、網絡化、數字化以及自動化的特征,這也是圖書館未來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使得原有圖書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讀者獲取圖書信息資訊的手段和途徑也發生了顯著變化,這也導致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環境、服務內容以及服務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要重視服務思想與管理思想的創新,結合現代信息化的背景不斷融入新型管理理念和服務理念,注重圖書館均等服務思想、人性化服務思想、求知思想、用戶權益思想、自由思想以及交互思想的滲透,并持續完善和優化圖書館的配套設施,增大圖書館建設的資金支持,優化圖書館布局格式,做好環境美化工作,以更好地吸引讀者進入圖書館學習或者閱讀。高職院校圖書館還需要結合主要用戶的特點,在功能布局方面適當增加休閑娛樂、影視空間以及展覽空間,設置自主存包柜以及直飲水等相關設施設備,并開通自助服務圖書系統,為學生和教師提供24小時的服務,改善和優化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面貌,提高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
4.2 以人性化服務為基礎開展管理和服務工作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職業人才的培養,高職院校的圖書館需要充分結合教育要求和教學內容,切實履行培養人和教育人的功能和宗旨。將圖書館本身的育人功能與人性化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起圖書館資源完成自身的知識儲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可以通過先進科學的圖書情報服務為高職院校學科建設、專業建設以及日常教學工作提供服務,并通過圖書館專業規范的制度管理和濃郁的人文環境,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以及行為修養方面的教育,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其次,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也要樹立自己良好的育人觀念,借助高品質的服務實現圖書館育人的功能,并進一步優化和強化育人的方式,通過良好服務方式的展現對青年學生進行影響和教育。另外,還需要加強高職院校的人性化服務工作,強化服務理念,提高福利服務水平和服務效果,為學生和教師創造優美、整潔以及舒適的教育環境,并不斷完善圖書館內部的設施設備,為讀者服務創造良好的條件。以讀者的實際需求出發,針對性的做好圖書館結構布局以及環境優化。同時,圖書館工作人員以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為工作重點,以此體現對讀者的尊重和關懷,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與人性化服務理念相互結合,實現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作用和價值,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4.3 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制度的完善化
科學系統的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制度是保證圖書館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高職院校圖書館需要結合服務需求以及信息化技術的融入程度,通過制度形式約束和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要求圖書館管理人員具有親和力和工作積極性,要求圖書館館員統一服裝,樹立良好的工作形象,使得讀者能夠清晰辨別讀者和管員,強制要求館員服務流程規范化,不斷提升圖書館館員的內在素質以及外在形象。并做好每一名圖書館館員的崗位分配,使得圖書館館員能夠分工明確,權責清晰。另外,圖書館館員還需要精通自身的業務工作,熟悉現代化圖書館管理工作流程,明確自身的責任,真正做好圖書館服務和管理工作,加強自身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
4.4 主動化服務模式以及管理形式的創建
在校教師、學生以及科研工作人員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高職院校圖書館需要結合自身教育教學體系的專業特征以及重點內容,合理開展圖書館館藏的創建。基于對高職院校讀者主體及院校發展的戰略目標的考慮,向讀者提供專業化、現代化的圖書館,通過創建文件數據共享平臺更好地為讀者提供線上服務。其次,高職院校也可以建立起課程館員制度,將高職院校內部的專業設置與圖書館機構建立關聯,促進專業與圖書館之間的交流溝通,從而能夠通過讀者的真實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服務。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化環境下對于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模式轉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結合計算機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加強對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優化和改革,提升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更好地滿足新時代高職院校的教學需求和發展需求,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和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克英.試論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理念與管理模式的創新[J].神州,2018(7).
[2]李玉琴.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方式轉變的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17(1):245-246.
[3]曲紅,丁爾康,劉春暉,等.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與創新理念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113-115.
[4]李理.多元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7(03):93-96.
[5]曾小英.手機閱讀環境下高職圖書館移動服務模式與發展思路[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5).
[6]韓春曉.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7(23):175-175.
[7]任春茹.“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財會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J].財會學習,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