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倩
摘 要:本文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要借力信息化技術,打造思政課精品課程;在思政課中加入“新聞播報”板塊,增強學生政治意識;設立思政教育主題活動日和訪談日,加強與大學生的聯系;緊密結合專業進行思政課教學。尤其強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有教育教學創新的責任與擔當。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育人;創新路徑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甭毥逃缲撝鵀閲遗囵B“高級工匠”的職責,也就是把高職大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院校對大學生開展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1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狀況
1.1 一些學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夠重視
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工作任務,部分高職院校并未對其進行有效落實,物質投入力度與師資投入力度不夠高,導致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偏于形式化。另外,很多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為思政部獨自戰斗,只對理論課給予高度重視,嚴重脫離相關部門組織的社會實習與社會實踐,嚴重阻礙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可持續發展,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1.2 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吸引力有待提高,進而促使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產生厭學心理
雖然當前我國各大高職院校均在改革教學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不過由于當下我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存在較多問題,如教學方法過于單調、教學內容落俗、教學課程的布設不夠科學和合理,考核制度過于死板等。大大降低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導致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的嚴重降低。
1.3 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認同感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實現自身的短期功利愿望,高職院校學生便將接受高等教育看作獲取更多就業機會、對個人收入水平進行提高的重要渠道,進而對高等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價值予以忽略。所以,面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一些學生持漠視、冷淡、排斥、抵觸態度,嚴重降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2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途經
2.1 對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行樹立
針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改革,它是多角度和多方面的,起著,一定要對教育思想進行更新,對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行樹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當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過程中,除了要對接受教育人員的思維、技能、知識進行著重培養以外,還一定要對接受教育人的個性素質進行高度重視,包括信念、需求、興趣、意志等??茖W發展觀的核心與本質內容,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為對以學生為本進行始終堅持,一定要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徹底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對以學生為本進行始終堅持,走進學生的平時生活中,對學生的所需所想進行深入了解,對學生遇到的情感問題、生活問題、思想問題、學習問題等進行深入掌握。將學生非常關心的難點問題與熱點問題作為始發點,進行有效授課,一定要實現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度,真正意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展,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2.2 對和高職院校特色相符合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均開設了兩門課程,即《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選用我國統一編制的教材,高職高專通用、本專科通用。通過運用這種教材,能夠順利實現我國政府對大學生的培養目標,不過這還是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尤其是針對性不夠強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老師一定要將學生作文教學的主體,將教材作為重要基礎,對和高職院校特色相符合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
和專業課程比較,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具有比較強的理論性,缺乏可操作性。一定要對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理論體系之間的關系進行正確處理,能夠將教學內容的創新性、針對性、時代性充分發揮出來,能夠將先進的職業教育觀念充分體現出來。因此,在設計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內容時,一定要有效結合理論與實踐,應做到各階段的實踐場所、學習環境、專業教學的互相吻合。對于各大職業崗位,應對思想品德教育進行有效開展,對高職學生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人生觀進行培養。
2.3 對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根據當前教學要求,為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感染力、吸引力進行有效提高,一定要對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進行有效改進,對教學藝術給予高度重視。不過當前我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存在多種問題,如實踐教學質量較差、教學手段過于落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等。因此,一定要對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創新。
2.4 對政治理論課給予高度重視,形成全院育人的發展格局
分工合作,對職責進行明確,保證教學工作的效率與工作質量。高職院校應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治方向進行正確把握,對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建設的方針進行收集與傳達,政策教務處應對審議教學計劃、實施方案、教改方案進行認真負責,對學校團委所參加的各種教學組織進行負責,為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有效配合,開展多種不同的教育教學活動,同時對有效的教學改革方案進行提出和制定,根據計劃,對不同部門密切配合進行有效組織和實施,最終形成全院育人的發展格局。
3 結束語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思政課教學改革必須遵循教學規律,結合教學內容,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思政教師要進一步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發展觀,以學生為本,更好地發揮思政課的教育功能。在改革的過程中,始終抓住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手段靈活化的兩個關鍵點,讓思政教育擺脫枯燥說教的傳統印象,讓高職學生愿學、樂學,讓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真正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
參考文獻
[1]丁繼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寧夏教育,2019
(11):25-27.
[2]王吉偉.職業導向下的高職思政課教學內容改革創新[J].現代交際,2019(20):17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