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秋華
摘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取得新發展的今天,鄉鎮政府的會計工作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然而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目前鄉鎮政府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十分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從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出發,對會計信息失真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進行了分析,又對如何才能應對失真問題加以研究。
關鍵詞:鄉鎮政府;會計信息失真;會計法規建設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
第一,可以表現為原始憑證及記賬憑證偏離有關規定的要求。賬戶的設置和國家有關標準不相符、賬戶開設存在漏洞等等問題比比皆是,在日常的會計工作中賬目都由表格代替。另外,原始憑證的真實性難以得到保障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會計賬目作假一般都是人工進行,所以即使被發現也不容易受到懲罰。第二,可以表現為隨意操控利潤。黨和政府規定鄉鎮政府需要每個會計期進行一次報表上交,但是一些會計會任意篡改信息導致數據真實性不足,上交的會計報表和實際數據報表相差甚多,這就使得鄉鎮政府的業績出現虛高的情況。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低下、道德品質不過關,就很容易在物質誘惑下迷失本心,很容易出現數據造假的行為,這顯然不利于鄉鎮政府的順利工作。第三,也可以表現為虛假的成本費用。很多會計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選擇的會計核算手段各有不同,這就使得他們獲得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會選擇利用忽略折舊率的方式拉低成本,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二、鄉、鎮政府會計失真的原因
(一)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能力不達標
近年來,為節約資金、精簡崗位,鄉鎮政府不斷落實機構精簡工作,與此同時還會配合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縮減政策,這會導致一種問題的出現,就是會計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而業務素質不達標,會在會計業務處理過程中出現問題,例如制度規范掌握不充分,注意力放置錯誤,將精力放在記賬、算賬、報賬上,而不是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或研究新出臺的財經法規上。這就給會計信息不夠準確、完整度不高等問題埋下隱患。還有一些會計人員并非受過專業教育,而是一些從其他非會計崗位轉過來的人員,這種會計人員在業務素質能力方面無法與專業人員相比,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雖然可以勝任賬務處理工作,但是無法給政府決策提供出科學的財務策略,甚至有一些思想道德素質不達標的會計從業人員與單位領導以權謀私,做假賬,這也會導致鄉鎮級政府會計信息失真。
(二)會計人員責任心不夠足
鄉鎮級政府的工作存在較為嚴重的管理不到位問題,主要原因是鄉鎮級政府的服務時間較為寬松,這也會導致會計人員無法對工作傾注更多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因此實際賬務處理過程中,很可能沒有經過原始憑證審核步驟就直接對賬進行處理,這種欠缺相關性考慮的工作態度會導致登記賬簿信息不完整等情況的出現。工作責任心的欠缺,會牽扯出很多問題,這也是導致會計師真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內控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實不到位
如果企業想要經營管理工作水平,可以一直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層級之上,就必須配合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一些鄉鎮政府存在的問題是并沒有對內部控制制度與對業務完善工作進行重視。因此,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計資料在傳遞過程中會因為組織脫節而出現問題。或是因為兩個不相容職位各自獨立、不能夠相互制約,而給舞弊問題的發生帶來可乘之機。部分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雖然一應俱全,表面看上去比較完善,但是由于工作運行過程中沒有切實地執行起來,最終導致這些規章制度無法發揮作用。內控制度的落實不到位,還會讓會計人員的觀念意識出現問題,認為這些制度只是流于形式而已,不會對自身行為產生約束或阻礙,因此更加變本加厲的自我放任,這也會給會計失真問題的出現埋下隱患。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破壞政策決策的科學、合理性
鄉鎮政府的管理和運行離不開會計信息的支持和參考,一旦會計數據出現失真的情況,那么政府的宏觀調控將難以取得實際效果,造成最終的判斷失誤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公眾獲得的信息和數據也是錯誤的,顯然不利于經濟決策的穩定落實。
(二)制約市場經濟的發展
想要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就必須要保證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和背景,換而言之就是只有正確的會計信息才能讓經濟發展走上正軌。但是相反的,會計信息出現失真問題的情況下,市場規則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難以有效完成資源配置。
(三)破壞政府的公信力,削弱社會的穩定性
很多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為了給自己謀利益,選擇對法律法規和會計信息進行忽略,對會計信息進行“調整”、使原始的憑證變成截然不同的數據,這很容易導致會計信息管理失去應有的作用,更可能會對政府工作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可能導致政府公信力降低、社會凝聚力降低等問題。總的來說鄉鎮政府的會計信息失真對于鄉鎮政府的發展和進步毫無益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務必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四、鄉鎮政府會計信息失真的具體防止舉措
(一)加快會計法規建設
為了避免鄉鎮政府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首要任務就是要加強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讓政府的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對其有深刻的認知。另外,要對會計法等法律法規進行調整和完善,根據實際的會計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確保法律法規條文的針對性,對過去含糊其辭的條文進行修訂確保其能夠有針對性地發揮作用,提升鄉鎮會計制度的合理性。
(二)建立有效的會計內控制度
提高會計審計的工作水平、促進內部監督管理的發展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調整現有會計人員的管理方式,建立會計委派制度,讓會計人員在工作中一切以制度為先,絕不能視制度為無物,從根源上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另外,還應該根據黨和政府的有關規定及政策,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進行嚴厲懲處,一經發現嚴肅追查相關責任人,提升懲罰力度、樹立法律法規的威信。更重要的是要提升管理層的認知水平,解決內部治理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頑疾,將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擺在處理的重要位置上,積極主動地采取相應措施解決會計內控制度的不合理問題。
(三)提升會計人員的整體素養
歸根結底來說,鄉鎮政府的會計工作還是以人為中心的工作,因此想要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就必須要從工作人員這個角度出發,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會計工作者能力、思想方面的問題,轉過去的傳統型會計工作體系為現代化工作體系,促進工作人員能力和核心素養的發展。具體來說,可以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為他們創造不斷提升自己的機會和平臺,提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培訓力度、提升會計工作道德素質的培訓力度,從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兩個方面同時入手,解決好鄉鎮政府會計工作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除此之外,也可以安排單位的先進工作者到其他單位進行觀摩學習,吸取其他單位先進的工作經驗,爭取達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效果,為提升會計人員整體素養做出努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鄉鎮政府的財務工作質量事關政府運行效果和社會長治久安,因此盡快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勢在必行。我們需要從做好宣傳工作、提升法律法規合理性、建立有關制度、加強人員培訓等方面分別入手,一切以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為出發點,盡最大努力提升鄉鎮政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進而為促進鄉鎮政府的財務管理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雪松.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對策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9):97.
[2]孫北寧.試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9(1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