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芹
【摘 要】 在素質教育不斷被重視、強調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重新思考教學的方法和目的,這正是注重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好時機。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以及一些創新性的想法,從“為什么、怎么做”兩個方面淺談自己對于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這個話題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問題意識;小學教學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學生不知道如何提問,甚至不愿意提出問題?這是當前階段大部分教師面臨的問題。在小學教學中,教師絕不能忽略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哪怕是看似無理取鬧的問題,也都有著它的價值和意義。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
一、為什么要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
1.沒有問題,何來解題
“沒有問題,何來解題?”這句話看似簡單得像個玩笑,其實有著更深層次的多個解釋。
首先,沒有形成問題的過程,自然談不上解決問題,這就是為什么說“提出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畢竟,當沒有問題被提出時,沒有人為了解決問題而思考,學科得不到發展,社會也得不到發展。
其次,當一個人提出問題時,他對于某種現象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也就是說,在提問的過程中,他的思維能力已經得到了鍛煉。在小學課堂中就表現為,學生通過思考對知識有了理解,才有了不清楚的地方,從而形成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鍛煉。更為可貴的是,學生針對某個題目有了深入思考,可以揣摩出題人的意圖,這將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比如說在學習“個位數乘以個位數(即九九乘法表)”時,倘若教師能引導學生提問十位數乘以一位數、十位數乘以十位數、百位數乘以一位數、百位數乘以十位數等問題,這將是一個極大的進步,這證明學生具備發現未知的能力,也可以說是對以后的學習的預習。
2.你我提問,課堂活躍
不少學生把上學當作無聊、枯燥的事情,這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但學生的一些問題不失為提高課堂活躍度的方法,尤其是在數學課堂上,學生很難對機械的數學公式記憶產生興趣,但當學生有了問題意識,他們就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是知識發現者。這與當下流行的翻轉課堂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打破傳統,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公,而教師只是引導者和促進者,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成就感。
二、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
1.用興趣激發問題意識
一個人很難高效率地接受不感興趣的事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用學生們感興趣的東西來激發他們問問題的想法,這樣才能起到激發問題意識的作用。
比如,在教學“除法”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我出示了下列數據:海底小縱隊追擊壞人的速度是250km/h,壞人操作機械怪物逃跑的速度是210km/h,總共有3個怪物,分布在2個不同的地方,海底小縱隊共有3名成員參加此次任務,請你根據以上數據提出一些用除法解決的問題,并給出解答。學生們對海底小縱隊很感興趣,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特別是一些平時不怎么愛回答問題的學生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課堂十分活躍,在請學生展示時,大家都爭著上臺展示。事實證明,學生們對除法掌握得確實很好,這個提問對學生掌握知識點幫助很大。
2.在小組學習中加強問題意識
小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在不斷地交流,恰當地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加強問題意識不失為一種好辦法,畢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需要展示自己的看法,還需要傾聽他人的意見,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而在傾聽他人的意見之時,學生們免不了要提出問題,在不斷地交流過程中,學生們的問題意識會顯著增強,同時其他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比如,在“認識時間”的學習過程中,我會要求學生們在課前收集日常生活中表示時間的方法,在課堂上,我又留出1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時間的意義,并結合自己收集的時間表示方法給同組內的同學提出與時間有關的問題,也可以針對他人的發言提出與時間有關的問題。學生們的熱情很高,參與度很強,課堂氛圍特別好,效率也非常高,學生們在交流過程中幾乎涉及了本節課要講解的所有內容,在之后的測驗中,學生們的表現也非常好。
問題意識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意識,提出問題的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這不僅能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能影響他們的一生。教師可以通過用興趣激發問題意識、在小組討論中加強問題意識等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0):73.
[2]柏廣彩.試論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