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門娟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紹了數學優秀生的定義,并從激發興趣、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學習能力、參與數學競賽等方面介紹了小學數學優秀生的培養方法,同時介紹了培養數學優秀生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 培養;習慣;興趣
一、數學優秀生的定義
數學優秀生是指那些對數學有興趣,能主動進行數學學習,且數學成績穩定在相對較高水平的學生。
二、數學優秀生的培養
1.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那么數學優秀生的培養將不再困難。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數學學科的學習更容易使學生產生滿足感,當經過苦思冥想解答出來一道數學題的時候,成就感油然而生。如果一部分學生的數學成績跟不上了,那么很可能是對數學失去了興趣。
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方面,我有以下看法:(1)在教學時要創設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有趣且難易適度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找到有關的數學信息,讓學生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由淺入難,層層遞進,使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2)引導學生探索,體會探究知識的樂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3)在講課時適當給學生講述數學小知識,讓學生對數學的歷史有一定的認識,進而喜歡上數學,也可給他們多講數學知識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使學生提高認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4)在提問和布置作業時,從學生實際出發,及時給予肯定,多給各階段的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使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熱情。
2.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虧,想改也不容易了。” 數學學習中,學生要養成以下好習慣:(1)課前預習,預習能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是學生利用已學知識探索新知識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有利于學生養成善于動腦、善于動手實踐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要想讓學生成為數學優秀生,上述好習慣必不可少。(2)認真聽課,優秀生的最大特點就在于認真聽課,遇到重難點會適時批注,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感興趣,慢慢養成認真聽課的好習慣。(3)動手操作解決問題時,認真審題很重要,審題是解題正確與否的關鍵。教學中,教師都要有計劃、持之以恒地引導學生練習審題,幫助他們養成審題習慣。(4)良好的書寫習慣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規范的書寫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因此,日常作業書寫格式一定要統一規范。在教學中,我批改完作業后,會要求學生及時糾正,并會幫學生進行二次甚至三次批改,耐心地引導以及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3.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培養數學優秀生的學習能力,能夠讓學生的成績更穩定,更具競爭力。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較強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學生成為數學優秀生的前提條件。在教學中,我常常根據實際情況要求學生讀題,并且適時滲透正確的讀題方法,引導學生提取有效的數學信息。另外,教會學生閱讀教材,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還要提出題目的疑點和難點,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其次,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自我反思有利于發現自身的不足,促使學生去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教學中,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就要指導他們去反思,尋找解決方法,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解,提升學生數學思維的活躍性,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4.發現、培養數學優秀生的一條途徑——多參與數學科競賽
作為發現、培養數學優秀生的一條重要途徑,數學競賽榮譽的取得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競賽中解決問題的過程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素養。例如我在教學六年級下冊時,帶領學生參加區六年級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比賽,在輔導中慢慢滲透數學的思維方法以及數學思想,學生非常感興趣,且增強了他們對學好數學的信心,使他們能保持優越的心態,追求更好。
三、數學優秀生培養中的注意事項
培養數學優秀生是數學教學的一部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的反思與總結。新一輪教學改革給老師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老師要給學生一桶水,自己需要先有源源不斷的水流,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需要不斷反思、總結以及學習,讓自己更好地發展,不斷提升,在面對學生以及教學活動時能更自信。我們要以平常心對待優秀生,不要給他們施加過多壓力,不要過分表揚成績好的學生,考差了要耐心幫助他們分析找到原因,讓他們重拾信心。
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所以我們要注重每位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得失,關鍵是學生是否有所收獲。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要避免偏科,有一部分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就只學數學,把其他科耽誤了,這樣的學習是不健康的,所以要提醒學生全面發展,感受所有事物帶來的快樂,健全人生。
總之,數學優秀生的培養需要我們老師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以及更多的關心。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奠宇,宋乃慶.數學教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