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李莎莎?柳婷婷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素質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必修課,大思政教育理念是在傳統單一的思政教育基礎上提出的。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逐漸成為我國人才培養的主流,高職院校平均每年向社會上輸送500萬優秀畢業生。構建大思政教育體系是實現教育強國的客觀需要,是高校思政教育應對時代發展的必需策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在校大學生的思政教育質量,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已經成為時代主旋律,是促進高職院校思政教育體制改革的強心劑。
關鍵詞:大思政教育理念;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滲透
新世紀以來,我國高職院校招生數量和發展規模日益壯大。就學生質量而言,高職院校錄取分數線普遍較低,學生素養有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更為重要。傳統思政教育注重形式,缺乏實踐。積極倡導不唯上、不唯書、只為實的思政教學理念,打通思政教育同其他專業課程之間的教育壁壘,在高職校園內形成重視思政教育、踐行道德文明的良好風氣。高質量的思政教育決定了學生的品德高下。
一、大思政教育理念
大思政教育理念即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傳統思政觀念中,狹隘的將思想政治教育重任積壓在思政課堂上,思政教育的廣泛性和實踐性難以得到有效凸顯。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基于三全育人的基礎上提出的,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育人。通過對高校有生力量的整合,全面促進思政教育體系的構架,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地位,在高職院校中弘揚德育理念,讓新時代的思政教育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二、當前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綜合素質相對較低
相對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向不同,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要求適當較低。這就導致職業院校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上存在一定的問題。超過25%的學生由于沉迷于網絡游戲荒廢了學業,這類學生自制力低下,對學生缺乏重視和興趣??傊?,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低于本科大學生。
2.教學模式固化
思政教育局限于思想政治課堂,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難以有效吸引高職學生的關注。學生群體對思政課程的重視度不足,校方對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缺乏系統的評價。在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部分教師照本宣科,趣味性不足。教師過多的側重于對理論體系的講解,并沒有結合時政熱點和社會新聞。
3.實踐性不強
高職學生對思政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缺乏系統化的認知,未能有效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道德品質的提升不僅僅需要思想觀念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踐行。當思政學習的目的變成了結業考試,衡量思政學習效果的標準成為了試卷上的分數,思政教育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內涵。換言之,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應當同社會主流價值觀相契合,同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相一致。
三、“大思政教育”理念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滲透
1.轉變教學理念
思政教育模式創新的關鍵在于教育理念的轉變,從源頭上提高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狠抓落實,通過層層施壓,嚴格要求,提升思政教育在高職校園中的分量。在校園內形成對思政教育的正確認識,用長遠的視角衡量思政教育的意義。將傳統的思想政治觀念同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不斷服務思政教育新的內涵。將時政熱點、國內外新聞同思政教育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樹立堅定的政治自信,做新時代有信仰的大學生。
2.促進教師綜合素養的提升
師資力量的培養是高職院校安身立命的根本,大思政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思政教育要求不斷提升教師群體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思政教學能力。培育的重點不僅僅在于對思政專業教師的培訓,還要輻射到全校教師、教育管理人員。讓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課堂上,在提升專職教師教學能力的同時,擴大思政教育輸出強度,為高職學生接受到更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根源上改變思政課教學質量低下的問題。
3.思政教育同職業教育相結合
思政教育同職業教育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思想道德中包含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應當充分展現其特色,結合具體的專業發展方向,將思政教育同職業操守培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踐行,在實踐中認識到思政教育的真諦。
4.倡導思政教學形式的多元化
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活動應當立足于學生特點及其綜合素質,以教學實踐的形式讓思政教育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讓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思政課程同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在校內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打造多元化的思政宣傳模式,在校園內弘揚積極的價值觀念和道德風尚,讓大思政融入到高職校園中來。
結語
高職院校開展大思政教育應當立足提升發展特點、學生質量和辦學能力,穩扎穩打,有序推進大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合發展。高職院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職業人才的重任,在未來,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滲透需要通過思想的轉型和體制改革來驅動。
參考文獻:
[1]鐘敏華.淺析“大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20(11):54.
[2]鄭皓.基于“大思政教育”的高職思政教學改革[J].科技風,2020(06):106.
[3]鮑新宇.“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風,2019(36):48.
[4]任向娜.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與實踐[C]. 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國博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19:410-413.
作者簡介:
李鑫(1990年—)女,漢族,河北唐山人,輔導員(助教),本科,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