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麗 侯潔



摘 要 厘清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現實情況,對未來醫療檔案工作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該研究利用自編問卷,對37名昆明市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進行職業認同現狀調查,并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和統計分析,其結果表明:昆明市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別、年齡和工作年限、學歷、職稱、單位類別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均值上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在部分維度上也呈現出顯著差異,同時不同月收入的樣本在職業認同及其部分維度上呈現出顯著的差異性。
關鍵詞 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 職業認同 影響因素 實證
Abstract Career identity situation of archivists in medical institutes is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medical archival work. The paper adopts a self-design questionnaire to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career identity of 37 archivists in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Kunming, and uses the SPSS19.0 software to process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data. It is found that the career identity of archivist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Kunming stands as medium high, and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gender, age, working year, education background, title of technical position, or category of their units, yet, there is a slight difference in average value and obvious difference in some dimensions. It is also found that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salaries show conspicuous difference in career identity and in some relevant dimensions.
Keyword? archivist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career identity; influencing factor; empirical study
“認同”是一種過程,在情感上或心理上,個人與他人、群體達到趨同[1]。“職業認同”即指個體自我從自己的經歷中逐漸發展、確認自己職業角色的過程,是個體在當下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認同過程[2]。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指在醫院、婦幼保健院、社區衛生中心、急救中心、血液中心及其他醫療相關機構從事專職檔案工作的人員,對所從事工作的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期望、職業技能、職業價值感、職業意愿等。
總體來看,涉及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實證研究尚屬空白,還未有規范的具有針對性的研究成果。針對這一現狀,為了解目前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真實水平,我們對昆明市醫療機構的專職檔案員發放了調查問卷,希翼找到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特點,從而為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管理和專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的對象為昆明市各醫療機構的專職檔案工作者,主要形式為利用網絡發布調查問卷,通過“昆明市檔案學會”“昆明市醫療機構檔案工作協作組”等QQ、微信群,發放問卷。截至2019年4月25日,共收回問卷4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37份,有效率92.5%。通過對樣本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其基本情況見表1(見下頁)。
2.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以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首先參考了Brown等人1986年編制的Professional Identity Scale問卷和其他行業的職業認同問卷,并借鑒了張潔2016年編制的《檔案工作者自我認同的調查問卷》、余益飛2012年編制的《檔案工作者專業認同調查問卷》,在此基礎上,結合醫療檔案工作特點,并請社會學、檔案學領域的師生以及醫療檔案實踐工作領域的專家,對問卷的題項進行檢查修正,最終編成了《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調查問卷》。問卷采用李克特量表方式,每道題的選項依次計分為1—5分,得分越高,表明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水平越高。問卷由樣本基本情況和職業認同量表構成,其中職業認同預設為六個維度: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期望、職業技能、職業價值感、職業意愿,每個維度下設三個題項。
3.研究數據分析。所得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和統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信度與效度檢驗。本研究利用SPSS19.0對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問卷的各個維度進行信度分析,采用克隆巴赫ALPHA系數來測度量表內部的一致性,最終得出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期望、職業技能、職業價值感、職業意愿六個維度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數分別為:0.694、0.664、0.793、0.743、0.824、0.613,均大于0.6小于0.9,且有三個維度的信度是在0.7—0.9之間,說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關于效度檢驗,一方面,因為本問卷主要來源于之前的文獻,其具有的良好效度已被相關研究確認過。另一方面,本問卷經過檔案學、社會學師生和醫療檔案專家的多次修改與認可,題項準確全面,故也具有良好效度。
2.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現狀分析。
(1)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總體水平。
從表2可以看出,在最高分為5分的記分標準下,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總水平均值為3.31,高于中立值3,這說明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總體水平屬于中等偏上。其中,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對職業技能的認同水平為最高(M=3.76),即認為自己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完成本職工作,能以有效途徑和方式來緩解自身工作壓力和負面情緒,也希望得到關于檔案工作的專門培訓機會。之下按均值從高到低依次是:職業認知、職業意愿、職業情感、職業期望、職業價值感。認同水平最低的是職業價值感,均值為3,這說明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認為自身在檔案工作中沒有充分發揮才能,未體現較強的自我價值,也未得到領導和同事的充分尊重。
(2)不同性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差異分析。
對不同性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狀況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根據其結果(表3)可知,男女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在職業認同總水平及各個維度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但是,從均值上看,女性的職業認同水平總水平略高于男性,且女性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期望、職業技能、職業意愿水平均高于男性,只有職業價值感略低于男性。
(3)不同年齡和工作年限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差異分析。
對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程度進行年齡的單因素方差分析,見表4。從表中可知,不同年齡階段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在職業認同總水平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但在職業技能(p<0.01)和職業情感(p<0.05)上存在差異性。在職業技能這一維度上,呈現出0.01水平顯著性(F=4.53,P=0.01),以及具體對比各組別均值差異可知,不同年齡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在職業技能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其得分最高的為50歲及以上樣本,其后依次為40—49歲、30—39歲、20—29歲。同時,在職業情感這一緯度上,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F=4.12,P=0.01),以及具體對比各組別均值差異可知,不同年齡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在職業情感上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水平最高的為50歲及以上樣本,其后依次為40—49歲、30—39歲、20—29歲。
對從事檔案工作不同年限的醫療機構工作者的職業認同水平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根據其結果(見表5)可知,不同工作年限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在職業認同總水平和各個維度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但是,從均值上比較,工作16年及以上的樣本職業認同總水平較高,其他年限的職業認同總水平基本持平,而從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期望、職業技能、職業價值感、職業意愿等六個維度分別來看,工作年限在16年及以上的樣本,其均值都明顯高于其他組別。
(4)不同學歷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差異分析(見表6)。結果表明:不同學歷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總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但是,從均值來看存在一定差異:大專及以下學歷的樣本職業認同總水平最高,本科和碩士基本持平。同時,不同學歷在職業情感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具體來看,學歷對于職業情感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F=3.94,P=0.03),再具體對比各組別的均值差異可知,不同學歷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在職業情感上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大專及以下職業情感水平最高,其次是碩士,最低為本科學歷。
(5)不同職稱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差異分析(見表7)。由單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在0.01和0.05的置信水平下,如表7所示,不同職稱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總水平以及其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期望、職業技能、職業價值感、職業意愿等維度,均無顯著差異(p0.05)。但是,從均值來看,研究館員和副研究館員的職業認同總水平較高,而其他系列職稱人員職業認同總水平最低,館員和助理館員及以下職稱人員的職業認同程度屬于中等水平。
(6)不同單位類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差異分析(見表8,下頁)。結果表明:不同單位類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總水平及各個維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但從均值上看,社區衛生中心的職業認同總水平最高,其他機構次之,急救中心職業認同總水平最低,但這三類機構,樣本量非常少,存在極值可能。因此,再從N值來看,醫院組共有27個樣本,占樣本總量的73%,其職業認同總水平略高于中立值3(M=3.27),這說明作為醫療機構主體的醫院,其職業認同總水平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7)不同月收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水平的差異分析(見表9)。由表可知:不同月收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總水平具有顯著性(p<0.01),意味著他們在職業認同上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其次,不同月收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對于職業技能、職業期望、職業情感三個維度呈現出較高顯著性(p<0.01),意味他們在以上三個維度上有非常顯著的差異;再者,樣本對職業意愿呈現出顯著性(p<0.05),表明不同月收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在此維度上具有顯著差異;最后,不同月收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對職業價值感、職業認知兩項不會表現出顯著性(p>0.05),表明他們在這兩個維度上沒有顯著差異。
再通過均值,具體分析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在具有顯著性的各維度上的職業認同水平差異性。一方面,從總水平的均值來看,月收入5001—7000元樣本的職業認同總水平最高,月收入為7001—9000元的樣本基本也接近最高值,3000元及以下月收入的樣本的職業認同水平最低。另一方面,從各個維度的均值來看:職業技能上,7001—9000元收入的認同水平最高,3000元及以下收入的認同水平最低;職業期望和職業情感上,5001—7000元收入的認同程度最高,3000元及以下收入的認同程度最低;職業意愿上,7001—9000元收入的認同水平最高,3000元及以下收入的認同水平最低。
三、討論
1.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性別差異。男女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無明顯差異,但女性職業認同程度略高于男性。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女性性別優勢的影響。醫療檔案工作所需的細心、耐心和責任心,正是女性所富有的天性,能充分發揮女性優勢,故其對自身職業的認可度要高于男性。二醫療檔案工作地位的影響。男性由于社會、文化等原因,對事業成就的期望值要高于女性,而醫療檔案工作在醫療機構中處于“邊緣化”地位,很大程度上無法滿足男性對“成功”的定義與渴望,女性在此方面需求相對薄弱,因此男性職業認同度要低于女性。
2.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年齡、工作年限差異。不同年齡和工作年限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在職業認同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從均值可看出,年齡越大的,職業技能和職業情感認同程度越高,工作年限最長的,職業認同程度最高。以上結果與國內外研究者對相關工作群體職業認同的研究結果相似。例如,根據彼亞得的研究:在職業生涯初期,教師的職業認同程度相對較低,隨著服務年限的增長,教師對職業認同的感知趨向積極[3]。其原因分析如下:一是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隨著年齡和工作年限的增長,特別是到了50歲及以上,亦或從業達到16年及以上,已經歷過諸多事業起伏,面臨退休,對待工作的態度相對超然,得失較為淡然,態度更為樂觀積極。同時,達到這一年齡段或工作年限后,大部分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稱、待遇和社會地位都到了相對較高的層面,所以其職業認同程度較年輕人更高。二是年紀較輕或者工作年限較短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因自己工作經驗較為缺乏、人生閱歷較為單薄,往往對坐“冷板凳”的醫療檔案工作不夠認同,而且由于年輕,還存在更換工作的可能性,所以其職業認同程度相對較低。
3.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學歷差異。不同學歷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從均值上看,大專及以下學歷的樣本職業認同總水平最高,本科和碩士相對較低。原因分析如下:一是由于傳統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大多由臨床護理崗位轉崗而來,學歷大多不高,基本為大專及以下學歷,于他們而言,相對辛苦繁瑣的護理工作,檔案工作確屬一份“性價比”較高的工作,所以其職業認同程度較高。二是近年各醫療機構紛紛引進具有本科甚至碩士學歷的檔案專業人才從事醫療檔案工作,這部分從業人員因自身具備較高專業能力和素養,對工作期望較高,所以面對醫療檔案工作在醫院的“冷僻”地位,有所失望,其職業認同水平相對較低。
4.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職稱差異。不同職稱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水平無顯著差異,但從均值來看,研究館員和副研究館員的職業認同總水平較高,而其他系列職稱人員職業認同水平最低。究其原因如下:一是醫療機構的待遇和福利基本是與職稱掛鉤的,研究館員和副研究館已屬較高職稱,其物質待遇令人較為滿意,并具備了一定社會地位,單位和社會也給予了相應尊重,故其職業認同程度較高。二是由于特殊的行業特點,醫療機構的部分檔案工作者是其他崗位轉崗而來,持有護理、政工、經濟等其他系列職稱,且由于各種原因無法評聘檔案系列職稱,甚至一部分人到退休都是初級,這在一定意義上堵塞了職業上升通道,故其對職業認同的程度最低。
5.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單位類別差異。不同單位類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總水平及各個維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從均值來看,社區衛生中心的職業認同總水平最高,其他機構次之,急救中心的職業認同總水平最低,但此三類機構的樣本量偏少,存在極值的可能性,其反映出的差異性不具備說服力。同時從N值可看出,作為醫療機構主體的醫院,其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屬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分析如下:一是因為本研究是基于昆明市數據的分析,而昆明市配備專職檔案員的急救中心、血液中心分別只各有一家,配備專職檔案員的社區醫院也很稀少,故這幾項的統計數據不具備說服力,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應擴大取樣范圍,增加樣本量。二是作為醫療機構主體的醫院,因其規模和發展的要求,一般都配備了專職檔案員,且各方面待遇都較為規范,從N值和均值可看出,作為醫療機構主體的醫院,其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水平屬于中等偏上。
6.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收入差異。不同月收入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總水平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其中在職業技能、職業期望,、職業情感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在職業意愿上呈現顯著差異,在職業價值感上無顯著差異。原因分析如下:一是物質決定意識,同一類型工作呈現出不同工資水平的結果就是:收入高的人群對工作的認同程度更高,收入特別低的人群對工作的認同程度較低,這是普遍人性,也是客觀規律。二是具體來看,5001—7000元、7001—9000元的月收入,對處于西部邊陲之地的昆明來說,屬于中等偏上的收入,是一個較理想的薪酬數目,因此這部分樣本的職業認同總水平和各維度認同水平都較高。而在目前全國的平均工資水平條件下,3000元及以下收入屬于較低水平,故其職業認同和各維度水平都為最低。
綜上,昆明市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總體水平中等偏上;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中的女性職業認同程度略高于男性;年齡越大、工作年限越長,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程度越高;大專及以下學歷者對醫療檔案工作的職業認同程度較高學歷者反而更高;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的職稱越高,職業認同水平越高; 作為醫療機構主體的醫院,其職業認同水平中等偏上;收入在5001—7000元、7001—9000元范圍內的醫療機構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水平最高。
參考文獻
[1]車文博.弗洛伊德主義原理選輯[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375.
[2]宋廣文,魏淑華.影響教師職業認同的相關因素分析[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1):80-86.
[3]Beijaard D.Teachersprior experiences and actual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J.1995.1(2):28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