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數學教育要以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出發點,關注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生活經驗,從廣泛的生活中汲取教學素材,挖掘創新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從感性認知過渡到理性認知,通過數學生活化實現教育有效化。本文立足新課標,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以數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為切入點,并通過問題情境、實踐活動、學習場景以及課后作業四個方面提出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標;生活化;教學改革
小學數學教育要立足學科特征與學生需求,將課堂教學密切關聯生活經驗,探尋生活化的教學資源、教學語言及教學情境。讓學生深刻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形成縝密的數學思維,體驗學習數學的趣味性與實用性,為今后更深入地開展數學探究活動奠定基礎,體現當代數學教育的現實價值。
一、數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小學是數學教育的起步階段,但是很多學生剛接觸抽象的數學知識,感到晦澀難懂、不知所措,在學習中也難以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這些都需要數學教師動腦筋、想辦法,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讓數學課堂對小學生來說充滿吸引力。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一味地照本宣科,機械化地重復教材的內容,多以灌輸理論為主而忽略實踐,學生很難直觀感受數學學科的趣味性,被動的學習只會讓他們產生厭倦心理。通過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從“苦學”過渡到“樂學”,一方面挖掘生活化元素,激起小學生的參與興趣和探究熱情,獨立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自然而然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教學讓更多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將數學知識關聯生活實踐,讓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夯實數學核心素養[1]。
二、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一)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小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師要抓住他們的身心特征,把握數學知識與其生活認知的契合點,以“生活”為橋梁,導入數學問題,激起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進而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學習過程。以《圓的認識》教學為例,課前導入階段先從最簡單又有趣的“生活中的圓形”為切入點,讓大家暢所欲言的討論,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圓形,如足球、瓶蓋、車輪等。正當大家意猶未盡時,再提出更深刻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這些物品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如果改成正方形或者三角形,會影響它的功能嗎?”通過串聯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大家由淺入深地理解了圓的概念,總結了圓的特征,并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與活動形式,讓學生感到數學課堂不再枯燥無趣,而是充滿探究的魅力。
(二)開展生活化的實踐活動
生活化的實踐活動是學生拓展數學思維的橋梁與根基。小學數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特征,帶領他們走進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全面調動小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樹立創新意識。以《百分數》教學為例,圍繞“百分數”為課題開展課外實踐,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百分數知識去闡釋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統計每天的運動時間、家庭每月的用電量、每月的零花錢等,再用百分數知識體現出來,如家庭每月用電量在全年用電量中所占百分比,自己的零花錢在家庭開支中所占百分比。生活化的實踐活動打破了常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認識數學、理解數學、運用數學,進而豐富實踐體驗,提高自學能力,鍛煉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2]。
(三)營造生活化的學習場景
學習場景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不容小覷,創設生活化的學習場景,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有利于學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數學知識。以《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為例,課上創設生活化的學習場景,讓學生拿出經常用的格尺,測量并記錄文具盒的長度和書包的長度,并換算二者的比例關系。通過實踐操作理解“比例”的內涵。再以《小數的初步認識》為例,讓學生收集生活中常見的小數,如跑步時計時器上顯示的數字、超市貨品的價格、體重秤的讀數等。小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學生也產生了學習的欲望??梢娡ㄟ^穿插生活情境,解決生活問題,有利于更加透徹地理解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思維。
(四)設計生活化的課后作業
生活化教學不僅體現在數學課堂上,更要延伸到課后作業環節,關聯小學生的生活體驗,將課上學習與課后實踐相結合,布置生活化的數學作業,減輕學習負擔,提升學習實效。以《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教學為例,要求學生在生活中收集長方體的物品,自己用格尺測量長方體的長度和寬度,并套用公式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再假設“每平米長方體的成本為3元,計算長方體的總成本”。通過實踐運用,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且切身體會學好數學的意義,積極運用數學思維和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激活求知動力,調動學習興趣,促進數學知識的遷移運用。
總之,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數學即生活”,“生活即數學”。作為數學教師,要緊扣當下教育改革的目標方向,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征與發展需求,創設多樣化的生活問題與生活活動,激勵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引導他們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獨立思考數學問題,建立數學與生活的關聯,在生活化的學習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啟迪數學思維,形成數學思想。讓學生愛學數學、會學數學、樂學數學,進而推動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與數學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百艷.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剖析[J].學周刊,2020,(18):111-112.
[2]李秉章.也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現狀、原因及對策[J].考試周刊,2020,(4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