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濤
摘 要:古語有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體育教學也同樣如此,想要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教師就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理念,并逐漸滲透德育,讓學生提前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把“訓練學生的德育素質”作為核心的教學內容,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促進體育課堂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德育
在初中體育課程中加入有效的德育,不但可以擴展體育課堂的內容,還可以使學生具備基本的道德觀念,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進步,當前的體育教學也應該呈現出與時俱進的特點,學生的個人素養也應該不斷加強。本文就從當前初中體育課堂出發,對德育理念的滲透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注重德育的概念,豐富體育課堂活動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加強,“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各大學校和教師重視的問題。我們要找到合適的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在體育課堂中給學生滲透學科素養的精神內涵,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由于體育課具有全面性、運動性,在進行體育實踐活動中,為了讓體育訓練能順利地展開,教師要為學生長遠的發展考慮,結合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制訂有效的德育教學計劃。我們是知識的傳授者,起到引導和監督的作用,而不能代替學生運動。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我們只有起好正確的示范作用,才能給學生做榜樣。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生活能力,但缺乏實際的體育訓練,身體素質不夠強。無論是什么類型的體育鍛煉,體育教師都需要時刻注重自身的言行,以潛移默化的行為影響學生,讓他們意識到體育運動是一種極為放松的生活方式。如上課不遲到、在每次鍛煉之前做好準備活動、遇到困難時師生互相幫助等,這些都是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感悟的德育體育實踐。想要讓學生遵守體育課堂規則,教師自己也應當提前到達上課地點,帶領學生在體育課時穿運動服,為學生做出正確的示范。
二、加強德育的模式,提升體育教學實效
為了科學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教師應該加強德育的模式,提升體育教學實效,并做到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促使學生能夠以教師為典范,提高自身的素質。體育的教學雖然是運動的教學,但如果學生不能掌握訓練的相關知識點,就不能領略到體育鍛煉的重要價值。所以在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實踐訓練之前,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構建和諧融洽的課堂環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當學生覺得體育課堂活動枯燥乏味時,我們要調整訓練模式,引用一些學生樂于接受的訓練內容,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身體素質培養。
例如長跑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力、拔河比賽可以讓學生學會堅持、跳繩比賽能教會學生支配自己的肢體、踢毽子可以訓練學生身體的協調性等。即使學生的速度較慢,教師也不能過于苛刻,而是應當給予學生肯定,幫助他們建立體育運動的自信心,不斷提高自身的體育能力。有的孩子喜愛觀看足球比賽,我們也可以給其講解足球運動的背景或者相關運動員的實例,比如著名運動員C羅的坎坷經歷。在聽故事的同時,學生就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體育活動中學會遵守規則、尊重他人,充分踐行德育的理念。
三、引入德育的實例,培養學生體育素養
體育是一門特別考驗學生“團結協作、相互配合”能力的科目,在很多的體育項目活動中,都需要學生發揮集體的智慧與力量,展現出自己無私奉獻的精神。比如班級拔河比賽、團隊跳繩活動等。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反應能力、身高等進行分組,組織他們進行各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活動,以便不斷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如果學生需要自己組建運動團隊,也可以讓他們自由組合,以正確有效的方式進行體育活動。
初中體育課堂中有各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活動,都需要學生嚴格遵守、執行訓練規則,才能合理施展自己的體育技能,不斷增強自身的體質,形成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生活態度。每個教學班級都應該有自己的課堂紀律,比如上課不能遲到、不能早退;同學之間要互相友愛,團結互助;學生要尊重老師,聽從老師的管理等。有的學生身體素質不夠強,在面對較難體育活動時可能會出現逃避的現象。針對這部分同學,我們要加強對出勤的管理,每節課都要認真核查出勤人數,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學生守紀律的意識。
總之,在日常的體育鍛煉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要注重德育的概念,豐富體育課堂活動,通過各種有價值的訓練活動,提升體育教學實效。如果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教師還要不斷引入德育的實例,才能培養學生體育素養,有效推動體育課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野.初中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J].田徑,2019(9).
[2]劉麗萍.初中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與方法初探[J].華夏教師,2018(27).
注:本文系蘇州市中小學德育協會“十三五”重點課題《中學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有效融合研究》的研究成果。
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