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
一、案例
一段記憶猶新的故事發生在那年的1月15日。二年級五班班主任宋老師看到群里發的話(工會做的一個活動,在群里發當天過生日的教師祝賀的話)就與學生分享了。不曾想班主任的一句話學生紛紛動手忙起來,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賀卡就大功告成,排成隊向我送祝福。他們還說:“正是老師您在一年級時教我們的功夫,才會有今天的快樂和成長!”當時很感動,雖然畫面不精美、線條不規范、紙張奇形怪狀,但是他們那份情是發自心底的愛。我真沒想到還會有這樣的“節目表演”!我很驚訝,他們怎么會知道這事?午休時間我就去問宋老師緣由,她說:“是我給學生講了這件事。”我也向班主任道聲謝謝。同事情、師生情,真情難忘!
二、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1.德為先
一年級新生中有的人早晨上學總是眼淚相伴,而且無休止地哭,家長也很頭痛,每當我看見都會幫助他們擦干眼淚,給他們一個抱抱,順便給家長使個眼神讓其快走,之后問明學生哭的原因,并在當天的放學時間與家長當面說說我的想法,與家長溝通后學生就再不會出現嗷嗷哭的現象。學生、家長、班主任都很滿意。看見學生上學不再與淚眼相隨,高興地來上學,家長臉上也是笑容,我心里很舒服;學生的鞋帶開了,我一定會俯下身子系好,有時他們還會一蹦一跳來找我系鞋帶,他們覺得這樣真好,還可以再看會老師;我的課一下,他們就會拿水壺來找我幫助扭開蓋子或倒進溫水,我都做了;午飯時間如果趕上了,我一定會蹲下來幫助分飯,直到學生都吃上了我才會離開教室;看到學生寫字、看書姿勢不對,立即教他們改進。
工作中,我會對學生做到心貼心的關愛,對于早晨來上學有消極情緒的學生,我會積極了解他們的心理,然后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并把一些好的做法分享給我的同事。宋老師是一位新上崗教師,我知道她學歷高、新理念多,不應該用老思想來束縛她,但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現實、棘手的困難無從下手、無法解決,只要我看見都會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告訴她,這樣會讓她多些實際工作經驗少走一些彎路。開篇的圖片故事我想與宋老師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想想老師和學生的做法,相信我的付出沒有白費,相信這也是教他們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一項活動吧。
德為先是必須的,是打開工作的一扇理想大門!
2.業精于勤
不要嫌棄畫面簡單、不要嫌棄字歪歪扭扭、不要嫌棄做工不精細,因為學生能做到這份上很不容易了!這是情的表達,是愛你的表現!一年級的學生知識經驗很少,但表情豐富,天性活潑,就應該多些動手活動,教育教學就應該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只有這樣才可揚長避短,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回想當初一年級的期末,有個《新年來啦》的教學任務,鑒于現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怎么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于是我就設計了一節說的課、一節做的課,當他們知道這樣設計后,很高興,用具帶得很齊,就等著做了,我也害怕呀:剪刀剪到手怎么辦?做出來不像怎么辦?設計不出來怎么辦?想了一大堆怎么辦,就是把困難放到前,因為現在的孩子是隨著社會的變化在變化著,獨生慣了,家長替代做了很多事,自己動手、動腦的能力很弱。
果真應驗了。沒辦法,只好拿出自己預設的畫卡,“來,大家都來看老師做的賀卡”。這下可好,亂了陣腳,“我要”“我要”,有些學生來搶了。我有點招架不住,但還是降服他們了,“這幅畫還有不足的地方,你們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設計。”這次他們更明白了怎樣設計新年賀卡了。還能怎樣設計這張畫卡?小組開始交流了。這下一石激起千層浪,靜悄悄的課堂突然轉變,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既然明白了,開始做吧——瞬間教室又靜悄悄的,都開始動手做了。最后我還問:“誰還喜歡這張賀卡?”無人問津,但我還是發現了一位學生想要,但不敢說。等大家都開始做的時候,我把這張賀卡豐富了一下,寫上了他的名字和祝福語送給他,他可高興了。如今他一點都不調皮了,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無聲的語言真神奇!
三、心里話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學生學,是教師的責任所在;教師的教法要根據學生學的方法,不能自說自話;教師要邊教邊學,教學相長。”只有教師做到教學合一,師生雙方才能真正達到“自動自得”的佳境。所以我也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學行為,提高自我調適能力,爭取讓自己做的“導航”本領增強,更有意義。
我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就是默默地繼續堅持俯下身子,帶著專心、愛心、信心、熱心和耐心為學生服務好。
教師的有心設計、積極投入、與學生同呼吸共命運,相信無心插的柳,無數年后會成蔭。隨著學生知識的增加,閱歷的增多,年齡的遞增,相信科學家、研究者、藍領工程師……會在他們中間大量涌現。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