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高品質的教育是保障中華民族長期穩定發展的根基,而高水平的教師則是實現高品質教育的必要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要深化教師管理領域的綜合改革,鍛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讓教師隊伍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力量。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大力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的目標。為此,我們有必要反思當前教師專業成長的現狀,與時俱進地調整教師教育的具體策略,堅持不懈地探索更有效的教師成長引導機制。
一、教師專業成長的本質 —“人的成長”
教師專業成長,也稱教師專業發展,狹義上是指教師個體層面的、內在的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強調的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從廣義上來說,教師專業發展既是教師終身學習的過程,又是教師持續解決問題的過程,還是教師在職業上的理想、道德、情感、社會責任感等逐漸成熟、提升與不斷創新的過程。從新手教師到成熟教師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科本體性知識和課堂教學技能的提升,更關鍵的是對教師職業角色和職業價值認同和內化的過程。因此,教師專業成長的引導機制需要體現“人的整體性”, 重視教師專業成長的本質—“人的成長”。
當前教育管理主要以業績考核的方式來評價教師的專業表現,激勵教師的專業發展,但現行的評價方式存在兩方面的不足:一是過于強調量化而忽視了對過程的關注;二是過于概括化而忽視了“人的整體性”。可以說,過于強調數字化、定量化和結果導向,導致目前教師的評價體系中無法體現“人的成長”過程性,無法體現新一代教師“個性化成長”的追求。研究者需要從終身學習、社會化學習和全人發展的視角,重新設計基于教師成長的評價方式,以科學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代替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業績考核,將更有利于教師個體的專業水平提升,也更有利于促進教師隊伍質量的提升。
二、人才畫像 —“以人為本”的立體評價
人才畫像是用戶畫像技術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衍生應用。與傳統的人力資源測評方式相比,人才畫像將人才的能力、特質、個性等素質信息,與工作行為、業績目標、高績效行為表現等指標相整合,構建起立體多維的虛擬人才形象,是真實的“以人為本”的評價方式,更符合當前多元價值取向和高效信息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教師是一個多元化的“角色集”,面對教師工作的復雜性和專業性,探索構建基于人才畫像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具有顯著的實踐意義。一是教師人才畫像是鮮活生動、可以模仿的教師形象。曾有研究者指出,日本教師教育的重要經驗就在于“不斷調適好教師形象與教師養成制度之間的關系,培養了一支職業能力強、有敬業精神、受人尊敬、待遇優厚的教師隊伍”。可見“教師形象”對引領教師成長的作用不可忽視。二是教師人才畫像是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標的結合。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制度應當是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有機結合的制度,沒有定性評價,評價就缺乏前提假設;沒有定量評價,評價就缺乏可測量與可比較性。三是教師人才畫像可以兼顧過程與結果,實現對教師專業成長的立體解讀。
三、教師人才畫像 — 教師成長道路上的航標
結合教師職業的特點,筆者認為可以從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層級、不同類型進行理想人才畫像和現實人才畫像的構建,打造教師成長道路上的航標。
1.分級分類構建理想教師人才畫像
教師管理部門可以針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分級建立理想人才畫像,如適應期教師、發展期教師、創造期教師的理想畫像;也可以針對專業的不同類型繪制,如教學名師人才畫像、德育名師人才畫像等,這些理想畫像可以作為廣大教師專業發展的參照系。當然,還可以根據學校不同崗位的需求進行人才畫像,如教研主任、教學副校長等,以便普通教師有的放矢地發展對應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養。
2.引導教師進行現實人才畫像
運用信息化工具,學校管理者可以對教師一段工作周期內留下的種種數據及痕跡進行捕捉,如教學行為、參與的培訓學習、各類績效數據等,結合教師自我評價和相關部門、人員的主觀評判,勾勒出教師在該工作周期內各個維度上的現實畫像。引導對比個人現實畫像與理想畫像之間的共性和差異,就如同“照鏡子”,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找到個人的不足,找到改進的目標,也有助于教師發現個人的優勢,找到最佳發展方向。
四、教師人才畫像的實用價值
運用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技術,從能力特征、性格特征、價值取向、觀點信念、行為表現、發展路線等多個維度來構建教師的人才畫像,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實用意義。
1.有助于教師的自我反思與自我激勵,提升教師專業成長的自主性
人才畫像實現了多維立體的評價指標設計與具體生動的人物形象描繪,為廣大教師提供了自我發展診斷的有效工具。通過對比自身現實畫像與理想畫像之間的差異,教師可以進行自我反思,尋找自我成長的方向;也可以通過與同校、同層級教師的現實畫像橫向對比,來增強自我認識和自我激勵。
2.有助于完善教師評價的指標體系,優化教師評價方式
當前的評價方式過于強調量化,無法生動地反映教師的全貌,尤其是性格、價值觀等隱性特質,更難以判斷這些指標上的成長與進步。因此,在人才畫像理念下,可以建立更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提供更全面的評價信息。在此基礎上,以人才畫像為核心,建立數字化個人發展檔案,可以多視角地記錄教師的成長,幫助學校管理者客觀地識別每位教師的優勢與不足,制訂更有持續性和針對性的激勵措施。
3.生成教師成長地圖,對學校教師梯隊建設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對不同專業發展層級的教師進行人才畫像,一方面可以形成全校教師的人才圖譜,使教師隊伍的樣態呈現方式變得立體,不再停留在教師平均年齡、學歷分布、名優教師數量等扁平的數據指標中間,有助于凸顯學校教師人力資源結構的深層特征;另一方面,全校教師的人才畫像可以整合形成學校的教師成長地圖,直觀地展現出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成長軌跡,有助于學校的教師隊伍的結構性優化。
綜上所述,人才畫像技術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教師作為專業人才的特征,為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自我管理提供參照系,打造教師成長道路上的航標。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
責任編輯:高珊
10407562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