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科學的保險配置雖然不能直接幫助我們完全避免意外兇險的發生,但卻能循序漸進地轉移個人和家庭的核心財務風險,為實現“高配人生”構筑堅實的保障支撐。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當社會壓力逐步增大,重大疾病發病率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強,保險作為轉嫁和管理風險的有效手段,已經成為許多“人生贏家”打造“高配人生”的必備工具。
客觀而言,面對人生未知的風險和損失,大部分普通人通常只有兩種方式可以應對:一是選擇是用自己的資源,例如儲蓄、房產、親朋好友的援助;二是選擇使用保險公司給予的對應理賠渡過難關。科學的保險配置雖然不能直接幫助我們達成“高配人生”或完全避免意外兇險的發生,但至少可以發揮轉嫁核心財務風險的功能,保障我們在遭遇意外或不幸發生后得到及時有效的經濟補償,避免處于財富積累或提升期的個人或家庭“一夜返貧”。
科學轉嫁核心風險
在通常情況下,實現“高配人生”并非可以一蹴而就的。為充分地化解逐夢途中較為復雜的風險沖擊,有效的保險規劃也應該是一個由不同類別險種相互補充構建而成的保障組合,需要我們循序漸進地配置與規劃。
第一,構筑意外保障
在海外的成熟保險市場,意外險向來被稱為“成人的第一張保單”。這一方面是因為意外風險無法被完全有效預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意外事件帶來的身故、傷殘風險可能會對個人和家庭造成十分沉重的打擊。
作為實際生活中建議優先配置的重要險種,意外險可保障突發的、外來的、非本意、非疾病事件導致人身的損害。一般來說,這一險種的承保條件較為寬松簡單,保費也較為親民。在通常情況下,投保人每年只需花費300元左右,就可為被保險人構筑起100萬元意外傷害附加5萬元意外醫療的綜合保障,為抗擊“高配人生”的意外風險打下穩固基礎。
第二,完善健康保障
除了意外風險,隨著社會競爭壓力增大,每個現代人肩上的負擔及責任正在逐漸加重。高負荷、高壓力誘發或導致的健康問題也已經成為都市人普遍面臨的一種焦慮。客觀而言,在家庭重要成員不發生意外且工作和收入變動不大的情況下,會使個人或家庭一下子陷入窘迫的另一種可能幾乎都是“因病致貧”。因此,在配置綜合意外險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健康保障也同樣宜早不宜遲。
在具體的險種配置上,“重疾險+百萬醫療險”的健康保障組合,是適用于大多數人選擇的“標配”。具體而言,與社保“罹患重病-就診-按對應付費比例報銷”的補償機制不同,重疾險屬于給付型保險,只要被保險人罹患保險條款中列出的某種疾病并達到合同約定的賠付標準,則無論是否發生醫療費用或發生多少費用,都可直接獲得合同約定的定額理賠補償。這一方面能為患病者在早期治療時提供較為充足的資金支持,有利于病人及早治療,另一方面也能為恢復期的營養、護理等支出提供支撐。而不對病種進行分類限制、不限社保的高杠桿百萬醫療險則屬于報銷型產品,可與重疾險互為補充,同時進一步為重疾險無法覆蓋的冷門大病、怪病保障“補漏”。
具體的產品選擇上,目前市場在售的百萬醫療險產品大多都設定有較高的免賠額(多為1萬元),因此均能以較低的保費實現較高的保障,一般不會對個人或家庭財務造成太大的負擔。在重疾險產品的投保過程中,投保人一般可參考“重疾保額=治療費用+康復費用+誤工費用”這個基本公式確定保額。如果前期預算較為緊張,建議可優先選擇消費型重疾險產品,充分做高保額,拉高保費和保額的杠桿比。收入較高且預算較為充裕的群體則可考慮配置返還型重疾險,在獲取重疾保障的同時,利用保費返還功能兼顧養老保障。
第三,適度考慮壽險保障
按照“風險越大,越應該轉嫁給保險公司;風險小,則可以自留”的保險定理,在有效構筑意外、健康兩大核心風險保障防線之后,對于身負撫養子女、贍養父母等家庭責任的人群而言,結合自身能力及需求酌情考慮壽險保障也有一定的必要。
具體而言,買壽險并非為了防范死亡本身,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以可控的成本防范家庭經濟支柱過早死亡產生的財務風險,用以緩解子女教育、房貸負債以及配偶或父母失去經濟依靠等一系列因被保險人身故可能產生的重大經濟問題。
在產品形態和保額的具體選擇上,壽險保額的確定可結合家庭債務情況、收入情況、消費情況以及個人風險偏好等因素綜合衡量,一般應覆蓋被保險人在世時所承擔的家庭經濟責任。普通家庭的支柱成員可優先選擇純保障型的定期壽險產品,以低保費撬動高保額。而終身壽險通常更適合有強保費負擔能力、有一定投資需求或有資產傳承規劃需求的高凈值人群選擇。
靈活調整加固“防線”
總的來說,在積累和提升“人生配置”與保險配置的過程中,意外保障、健康保障以及壽險保障的組合規劃,基本可以幫助我們逐步構建起一條有效抵御重大財務風險的堅實“防線”。
在整體保費的投入和控制上,業內專家給出的建議是,可將個人或家庭的總保費占比控制在總體年收入的10%~20%這一較為健康合理的區間。當然,不同的人群或家庭也可結合不同的人生階段、個人偏好等因素進行適當的比例調整。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完善保險配置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人生配置”的改善,我們也需要根據自身的及家庭情況的變化定期進行保障方案的堅實與調整。例如,家中添丁、收入大幅增長、買房買車新增大額貸款等情況都可能導致原有的保障規劃出現不足,此時就需要大家通過在原保險基礎上增加附加險、添置新保單擴大保障范圍或提升保額等方式及時調整補缺,進一步加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