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慧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進步和加快,人們對高層建筑的性能要求也逐漸提高。居民公共住宅不僅要求美觀舒適,而且完全符合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其中,環境保護這一重大問題已經深深扎根于現代人的心中。目前,我國高層建筑的設計還處于起步階段,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關鍵詞:高層建筑設計;生態建筑;應用分析
引言:當今經濟飛速發展,城市飛速發展,人們的公共生活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不斷提高。隨著我國建設項目用地日趨復雜,城市用地負擔越來越重,高層建筑設計生態化應用過程中也暴露出相關質量問題。
1.生態建筑學概論
所謂建筑生態環境建筑是一種生態建筑環境的理性設計,它融合了建筑生態學和環境建筑學的諸多相關專業知識,以建筑生態學為理論基礎。他們需要根據當地建筑的實際自然環境,科學地設計和應用自然生態學、建筑工程技術和各種現代建筑科技應用方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從而合理地安排建筑與其他環境因素的關系,形成建筑與人、與周圍環境的有機良性循環體系,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自然狀態。生態環境建筑在我國高層建筑的環境設計中被廣泛應用,這意味著高層建筑的環境設計應充分考慮建筑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最終形成高層建筑與周圍生態環境共生的自然統一。同時,在綠色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還應盡可能廣泛應用一些可持續循環經濟中使用的綠色建筑材料和清潔能源,以有效減少綠色能源和建筑材料的直接浪費,降低建設項目的維護成本。
2.高層建筑設計中生態建筑學的運用特點
2.1科學性和綜合性
運用現代生態學和建筑學的現代高層建筑設計具有兩個特點:科學理論和綜合技術。它充分利用現代生態學的基本原理,以現代生態建筑技術為理論基礎,繼承了中國傳統高層建筑設計技術的巨大優勢,結合了中國現代高層建筑設計的技術創新。不僅如此,它還充分吸收了國外許多先進的高層建筑設計新技術。它與中國時代先進建筑技術的設計理念緊密結合,形成了具有現代生態建筑設計的綜合性復雜高層建筑。
2.2經濟和效率的特點
高層建筑的景觀設計需要利用自然生態,這是建筑的基本特征,同時也需要宏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高層建筑項目的設計基于傳統生態的建筑理念,既充分考慮了技術開發商和企業運營的共同利益,又大大降低了高層建筑項目設計和施工的高額成本,減少了資金的大量浪費,大大提高了高層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經濟效益。
3.高層建筑設計中應用生態建筑學的實際措施
3.1空間生態建設
在室內高層建筑的實際總體設計中,室內空間環境生態化建設的主要要求是如何立足于局部高層建筑乃至整個周邊高層建筑,通過室內宏觀環境規劃的各種方式直接完成室內高層建筑的實際總體設計。上面已經提到,我們在設計建筑時應該始終遵循舒適和安全的原則。從這個人的角度來看,在設計建筑空間和生態建筑時,我們需要綜合考慮整個建筑的物理質量和所有使用整個建筑的人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比如在一些氣候炎熱的高溫地區,我們可以通過高層建筑蓄水層和外保溫層的各種建筑設備手段,同時控制室內溫度和空氣濕度,或者通過上層植被的色彩建設,同時調整各種色彩的不同氣候和環境色彩,從整體空間建設的角度,由于氣候相對豐富多彩的炎熱地區蒸發的水量較大,尤其是高層建筑上層植被蒸發量較大,因此在整體空間建設中要盡量避免和改善因耗水量大而造成的環節,同時由于上述的彩色植被仍然具有多種蓄水功能,因此對于整個高層建筑來說,同時應對炎熱地區氣候的各個方面。除了暖色區整體空間的生態建設,還有寒冷氣候區、潮濕氣候區等。其中空間生態建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3.2整體生態建設
當我們用自然生態的建筑方法來研究高層建筑的環境建筑時,最重要的是從整個建筑的角度來研究整個建筑在建筑區域內自然能量的協調性,并利用自然環境提供的能量或兩者之間合理的能量轉換形式來保證整個建筑區域內自然環境的和諧。例如,在不缺水地區的高層建筑規劃設計中,通過整個水循環系統的規劃設計,建筑的整體環境和生態建設可以有效保證飲用水能源資源的合理節約和供應,及時有效地綜合利用該地區的所有飲用水資源。中部地區一些主要河流的污水處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整個西部地區的居民提供大量的生活用水和主要飲用水,而一些河流的廢水和高層建筑使用的飲用水可以直接進入整個西部地區的其他主要河流或淡水湖,從而在整個西部地區逐步發展形成水與水的和諧共存。通過對整個區域水循環系統的整體設計和規劃,可以有效保證整個區域建筑的整體環境和生態建設。
3.3循環的節能建筑
水水循環系統的節能建筑是建筑生態建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相應的生態節能建筑也是每一個建筑師都應該認真考慮的。首先是建筑垃圾的利用。設計師在研究環境、生態和節能建筑時,應能構建綠色循環環保節能建筑體系。未來他們可以確保高層建筑在持續使用和節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形式的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和全面的處理。一些可以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可以清洗、回收或在高層建筑中再利用。除了上面提到的水循環,高層建筑的環境設計還應該考慮到循環各種不能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綜合。
3.4突出綠化設計
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保證整棟建筑周邊各種綠色園林植被的高自然覆蓋率,改善建筑外的自然空氣質量,改變涼爽的氣候。高層居民在戶外時可以感受到良好的室外景觀,各種高層建筑的室內溫度可以利用該植物進行調節。
3.5加強能耗控制
在高層建筑的現代裝飾工程設計中,設計師不僅可以結合周圍的自然環境,還可以使用一些新的現代科學和工程信息處理技術來減少建筑施工設計過程中的自然環境污染,有效保護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使高層建筑與周圍的生態環境相互協調和適應,從而使用一些環保和綠色的高層建筑材料。例如,在能夠實現建筑和水循環,各種自然生態源的民用建筑工程設計中,施工人員通常希望充分利用循環系統,利用建筑的各種自然生態源和水建筑文化及生態環境的特點,為每個施工現場提供自然水源。設計科學合理的收集排水系統,收集部分處理后的雨水,將這些處理后的雨水收集過濾一次,然后進行二次處理。通過這樣的解決方案,可以徹底解決目前水資源和電力資源嚴重浪費的根本問題??稍谡麄€小區頂部鋪設一些雨水滲透性較強的防水磚,通過自然和混合人工雨水回收,建立小區雨水回收處理站和給排水系統。通過充分濃縮這些天然水體進行回水處理,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天然水體在經過各種植物灌溉和雨水侵蝕后回到廁所,充分利用天然水資源,節能減排,提高我國高層建筑的利用水平,促進我國高層建筑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建筑生態環境建筑在各種高層建筑地域性設計中的實際應用,除了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建筑在不同建筑地域的應用要求外,還認為應根據不同建筑地域的不同生態環境因素進行綜合的建筑設計分析,使各種高層建筑的設計和應用能夠與建筑周圍的生態建筑、植物、地貌等因素相融合。可以說,高層建筑工程的設計作品能夠充分體現高層建筑工程建設項目特有的人文歷史氣息,給現代人的生活帶來愉悅的視覺享受。同時,其設計對改善我國城市生態空氣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是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宋興彥.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的滲透[J].中國住宅設施,2020(10):47-48.
[2]劉雯雯.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住宅設施,2020(04):16-17.
[3]李澤.高層建筑設計生態建筑學的應用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9(36):87-88.
[4]沙二冬.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地產,2019(24):21+136.
[5]劉嘉斐.關于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