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純鳳
摘 要 特色農業是一種特殊的農業類型,具有產品品質獨特、消費市場特定等特點,主要依靠品質和特色取勝。湖南省永州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可以發展蔬菜產業作為特色產業?;诖耍瑢τ乐菔惺卟水a業發展概況、優勢和問題進行分析與研判,提出特色農業發展對策,并從特色產業的選擇和培育出發,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提高永州市農民收入水平。
關鍵詞 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蔬菜產業;湖南省永州市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5.065
關于特色農業的解釋,眾多學者們在表述上略有差異,但是含義大抵一致。其中,朱啟臻[1]對特色農業的定義為:特定地理環境下,憑借獨特資源條件所形成的具有獨特產品品質以及特定消費市場的特殊農業類型,特別指出特色農業要靠品質和特色取勝。
對特色農業的發展問題應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例如,楊永[2]基于地理標志的視角提出從協調機制和共享機制等角度進行改善;蔣吉德等[3]從人才角度出發,提出應持續提升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市場競爭力來吸引鄉村青年和人才投身鄉村特色產業建設;翁曉峰[4]從正外部性負面影響角度出發,運用制度工程學研究方法,對農戶從事鄉村特色產業生產活動進行分析,構建了存在正外部性負面影響的制度模型;高莉平等[5]基于中國蔬菜產業的發展歷程,總結了蔬菜產業的發展脈絡,分析了目前蔬菜產業發展中的主要制約因素,并提出了解決措施。
1 永州市特色蔬菜產業發展狀況
1.1 發展概況
永州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有利于發展蔬菜產業,且連續多年在湖南省獨占鰲頭。永州市出口的蔬菜主要有花菜、蘑菇、白菜、冬瓜和油麥菜等百余種蔬菜,此外還有藕、芥菜、馬鈴薯、豌豆和香芋等。2018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達18萬公頃,優質蔬菜基地6.67萬公頃,總產量516.8萬噸,實現總產值100多億元,其中外銷蔬菜200多萬噸,蔬菜出口額實現16億元,占全省蔬菜出口總值的83.8%,連續5年排名全省第1,湖南省供港蔬菜中有87.3%來自永州市。2019年1—4月,永州市農產品出口總額累計7 284.50萬美元,同比增長11.50%,其中蔬菜5 853.33萬美元,同比增長42.81%。
1.2 突出優勢
1.2.1 生態環境良好
永州市屬于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處于冷暖空氣交匯之地,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蔬菜生長;地處湘江源頭,水質優良,全市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的水質斷面比重為100%,省級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全部為Ⅰ類、Ⅱ類水;土壤富含硒,富硒蔬菜特色突出;山地丘陵為主,適合多種類蔬菜種植;空氣質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1.2.2 交通區位便利
永州市與廣東省清遠市接壤,境內二廣高速直達粵港澳,物品運輸可朝發夕至;隨著“八縱八橫”高鐵網絡的不斷完善,永州市至粵港澳更為便利。
1.2.3 產業基礎扎實
品牌優勢初見成效,已有新田大豆、陶嶺三味辣椒、江永香姜等產品獲國家級各類地理標志產品。新田大豆獲湖南省十大農業品牌,果秀獲湖南省十大企業品牌。作為湖南省出口蔬菜的主要產地,永州市蔬菜產業在種類和產量的發展上相對穩定,基礎地位十分明顯。
1.3 問題研判
1.3.1 創新研發不夠
只有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等少量公司進行產品研發,大部分蔬菜企業并未投入技術研發,病蟲害防治技術、減肥減藥技術、反季節栽培技術等研究較少,綠色蔬菜和有機蔬菜成本較高,蔬菜種植停留在較為傳統的技術層次。
1.3.2 供給需求有矛盾
主供粵港澳大灣區的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我永州市少數蔬菜品種存在不對“口味”的現狀,供給需求的矛盾明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優質特色蔬菜日益受到青睞,消費需求呈現多樣化。蔬菜生產本身存在安全性和、鮮食性特征,在蔬菜供給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生產和需求對接不夠統一和高效,優質不優價,菜賤傷農現象時有發生[6]。
1.3.3 人才技術欠缺
人才是生產力的第一要素,蔬菜產業更不例外,高質量的農產品生產離不開高質量的人才,但永州市本地當地的農民工大多年齡大、學歷層次較低、學習技術能力差。人才缺乏不僅是蔬菜產業所面臨的挑戰,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面臨的極大挑戰。
1.3.4 銷售渠道不暢
惡性競爭導致產品價格無法提高。永州市在粵港澳銷售的蔬菜受到其他地區蔬菜企業的惡性打壓,在價格上不能充分體現其價值,對于收益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
3 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啟示
3.1 鄉村特色產業的挖掘
永州市目前有7大特色產業,蔬菜產業是其中之一,目前主要發展以道縣等南邊六縣為主的外銷型蔬菜基地,種植有香芋、香姜、紫長茄等品種;以零陵、冷水灘兩區為核心的四季鮮銷型中心城區專業蔬菜基地,輻射祁陽、東安等周邊縣;以雙牌、江華為重點的高海拔反季節蔬菜基地形成多品種、多層次、周年供應的蔬菜產業發展格局。
3.2 鄉村特色產業的培育
培育市場經營主體依靠科技進步,重視市場開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延長產業鏈,以“一產上水平、二產抓重點、三產大發展”為目標來培育特色農業。
3.3 鄉村特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等原則,從以下5個方面探究永州市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對策。
3.3.1 以綠色為基調,生態環境保護是基礎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應將其作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永州市要繼續改善生態環境,把健康綠色作為永州農產品的最大特色??砷_發綜合種養生產模式,推動畜禽糞便、秸稈、尾菜等農業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全面實施蔬菜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通過減少農業投入品的使用量,提高健康綠色產品產量,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
3.3.2 以創新為抓手,完善產業鏈是重點
3.3.2.1建設龍頭企業,發揮品牌優勢
“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是湖南省傾力打造的省級片區公用品牌,應充分發揮“湘江源”“永州之野”這些公用品牌的效應。新田東升秀峰富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有蔬菜基地400多公頃,年銷售額7 000多萬元;東安霞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日產雙孢菇30 t,占據香港雙孢菇市場60%以上的份額。應全力打造少數龍頭企業,發揮品牌優勢,在產業鏈上不斷完善,帶動區域蔬菜產業發展。
3.3.2.2依靠人才,驅動創新
充分利用永州市農業人才資源,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培育力度,重點圍繞高效、生態、安全、科技和品牌蔬菜產業的發展,聚合創新資源,構筑先發優勢,加快蔬菜產業全產業鏈的研發、創新和示范,推進成果轉化應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3.3.2.3發展蔬菜休閑觀光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利用蔬菜產業的現有優勢,以較好的設施和高科技進行生產并以此吸引游人,展示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多姿多彩的產品,向蔬菜休閑觀光方向發展。
3.3.2.4豐富產品種類,突出產品特色
發揮永州市富硒農產品的特色優勢,追求高品質、高效益,發展綠色、有機蔬菜,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提高蔬菜價值,向綠色、有機蔬菜方向發展。
3.3.3 以協調為手段,處理矛盾問題是關鍵
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非常關鍵。隨著居民消費理念的升華和現代蔬菜產業的升級,蔬菜質量安全關注度得到了提高,應采取監測手段等對農藥殘留和污染排放進行相應控制,找到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點。
3.3.4 以開放為機遇,強化制度保障
提高組織化程度和市場風險防范能力。2019年6月,永州市蔬菜產業行業協會成立,可通過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充分調動全市廣大種養戶和農業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更多運用市場機制和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互利多贏,全力打造永州蔬菜現代產業鏈,更好地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全面提升永州市農業現代化水平,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3.3.5 以共享為方向,提高收入水平是目標
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是共享,鄉村振興的根本目標是共同富裕。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考察時就講到:“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蓖ㄟ^提高農民收入、繁榮農業經濟,促使農村社會繁榮穩定。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從業人員獲得經濟收益,消費群體獲得質量有保證的產品。因此,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以共享為方向,對蔬菜產業進行扶持和引導,提高從業人員特別是農民的收入水平,從而達到高質量發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啟臻.關于鄉村產業興旺問題的探討[J].行政管理改革,2018(8):39-44.
[2] 楊永.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策略研究——以地理標志為視角[J].菏澤學院學報,2018,40(6):48-51.
[3] 蔣吉德,高超民.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研究[J].山西農經,2019(20):2-6.
[4] 翁曉峰.促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制度設計[J].農場經濟管理,2019(6):30-32.
[5] 高莉平,郝立民,陳小文,等.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國蔬菜產業分析與展望[J].農業展望,2019,15(12):10-15.
[6] 顏瑩潔,張永濤,焦圣群,等.臨沂市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果菜,2019,39(7):58-6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