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室內設計風格是在室內環境中屬于藝術和精神類別的特定表達和形式的集合,其形成依賴于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復雜作用。內部因素主要反映在室內設計師和設計團隊的個人能力和養育上,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區域特征、社會和人文特征、時期特征和技術發展等。建筑物的風格在形式和形式上永遠都不相同。在室內設計發展的歷史中,室內設計風格主要分為傳統風格、現代風格、后現代風格、自然風格和混合型風格。一座建筑的風格絕不等同于樣式,同樣也不等同于形式。
關鍵詞:室內設計風格;發展趨勢;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38.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8-0184-01
一、室內設計風格的演變
(一)傳統風格
傳統風格可以為用戶提供持續的歷史背景感和濃郁的民族特色。現代人追求復古趨勢是一種常見的風格。盡管是復古風格,但傳統風格不僅僅是簡單地復制傳統符號,而是形式從內部空間的布局、形狀、顏色、材料、家具等中吸收傳統營養。中國傳統的室內風格依靠板條箱建筑體系和深刻的儒家思想。因此,區域特征,民族特征和儒家文化被清楚地劃分了。
(二)現代風格
現代風格始于1919年包豪斯學校的成立。包豪斯的室內風格側重丁功能與空間的結合,結構與美學的結合以及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整個室內空間和室內家具的形狀簡單,沒有不必要的裝飾。包豪斯的室內風格將合理的功能空間組成,工藝組成和材料性能視為設計的基礎。
(三)后現代風格
“后現代”一詞最早是在西班牙作家狄奧尼斯(Theonis)的《西班牙和西班牙語類詩選》中提出的,用以描述現代主義的逆轉。后現代主義是在建筑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現代主義在1966年是如此出色和合理。后現代主義建筑師羅伯特·文圖里(Robert Venturi)倡導“建筑的復雜性和矛盾性”。邏輯的概念是建筑和設計的人性化,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相互干擾,最終導致建筑設計和其他設計因視覺,身體和精神上的疲勞而變得無聊。與現代主義不同,后現代建筑和室內裝飾風格源丁現代環境,土壤和國際風格,但它們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審查和修訂。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先驗的修訂沒有明確的界限,因此在這種后現代風格的領導下,存在著多種木材和性能特征。例如,傳統的現代主義和古怪的古典主義具有不同的設計方法,但是對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理性和邏輯批評都屬于后現代主義范疇。
(四)自然風格
自然風格的室內設計追求充滿自然美和自然魅力的空間環境。自然風格的室內空間環境是一個在高科技、高顏值社會中長期使用現代鋼筋混凝土包裹的現代人追求身心的地方。人們追求簡單的設計風格和概念,渴望戶外自然呼吸。在自然風格的室內裝飾設計中,無論是對界面的設計,還是對陳設的設計和選用,通常由木材、石材、竹子、藤等天然材料制成,并試圖從審美角度使用設計師的眼睛。此外,這種風格的室內空間設計模擬了特定區域的自然特征,并且可以將自然物外觀引入室內,以實現整個室內空間的自然趣味。
二、室內設計的發展趨勢
在半個多世紀之后,我國的室內設計從1950年代初逐漸演變為跨學科領域融合的獨立性,從開始到1960年代。發展方向逐漸符合國際標準。中國現代室內設計的發展趨勢可以概括如下:
1.關注人性化和人文化。室內設計的人性化和人文文化應該體現在“和諧”的層面上,室內空間的和諧應該是環境與空間的和諧、人與空間的和諧、人與空間環境的和諧。同時,現代室內設計強調其心理功能。室內設計師對人性的興趣還體現在殘疾人廣泛參與現代室內設計這一事實。
2.節能環保與生態設計。未米的室內設計將朝著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節能環保的設計主要來自對人性的追求,體現在節能,資源保護,物質環境保護等方面。各種裝飾材料正朝著環保,無害的方向發展。
3.注重原創性。大多數室內設計師總是加深對“以人為本”概念的理解,更加注重人的身心管理,仔細檢查每個項目的特征、形狀、成本等特征,并進行調查。該項目的特征意味著我正在這樣做。對形勢的簡單模仿和盜竊正在逐漸減少。設計師必須釋放其巨大的創造力,為人類創造出更多的文化品質高和更人性化的生活環境。
4.國際化與民族化并存。現代中國人以結構的形式采取現代生活方式并具有深厚的傳統中國文化底蘊。一方面,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另一方面,信息技術交換平臺使您可以花時間研究世界各地的新事物,并吸收和使用國際一流的事物。
在室內設計的發展狀態下,建筑漫長的發展歷史逐漸與許多領域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立而完整的室內設計體系。在不斷的嘗試和總結過程中,室內設計的發展更加動態。設計類別關注自然,人性和歷史的連續性。通過研究歷史風格,設計師可以從歷史的角度看待并解決問題。設計師應該站在歷史的觀點上,以無限的熱情去關注人的需要,關注環境與人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馮柯.室內設計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靳春雨(2000-),男,河北邯鄲人,西北師范大學2017級本科,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