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琰 邱麗娟
摘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全面快速發展,我們正式步入了“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與教育逐步走向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互聯網+”為教育的發展迎來了優化教育資源、變革學習方式、構建學習型社會三方面的機遇,同時,互聯網為人們自主化、個性化的終身學習提供了有效的載體,豐富的資源。但與此同時,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終身教育在開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關鍵詞:互聯網+;終身教育;機遇;挑戰
中圖分類號:G434;G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8-0281-01
一、前言
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度越來越高,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傳統教育帶米了廣闊的發展契機,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終身教育的發展需求。特別是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教育迎米了巨大的變革。作為接受教育的主體,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來進行個性化的學習,繼而形成終身教育的良好意識。但網絡信息的繁雜性以及一定程度的教育封閉性,也容易造成育人功能弱化等問題。
二、“互聯網+”時代終身教育面臨的機遇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積極推動終身教育的發展,既能夠提升廣大國民的素質,同時也能夠積極推動學習型社會的構建。在信息技術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為終身教育的發展帶米了廣闊的發展契機,不斷豐富了教育資源,拓展了人們的視野與認知,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教育資源的公平性。
(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教育配置資源就是將人力、財力、物力、信息、時空、文化、制度、權力、政策、關系等在各種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間進行分配,以期使各種教育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借助于互聯網這個廣闊的信息交互平臺,教育資源在配置過程中,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在傳統教育階段,一個教師往往只能負責數十個學生,同時教育內容也僅限在課堂環境中進行傳授。但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一個教師可以借助丁網絡平臺米輻射成千上萬的學生,教育資源也得以在網絡空間中快速的傳遞與裂變。
(二)革新了學習者的學習方式
在互聯網+時代,學習者的主動意識得到了明顯的強化,同時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也逐步開展起來,這些都能夠有效推動終身教育的發展。在信息時代,國民的信息素養不斷優化和提升,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他們與互聯網之間的關聯性。無論是學生,還是社會人士,亦或是賦閑在家的女人、老人等,都可以借助于互聯網米進行自主化的學習。依托丁這個廣闊的互聯網平臺,學習者可以充分結合自身的需求來主動搜索和利用教育資源,以此來實現終身教育。
(三)為終身教育提供技術載體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全球化的知識之間實現了快速的傳遞與輸送,不同國家的人們都可以充分享受到全球化的教育資源。同時,對于廣大學習者而言,他們可以充分結合自身的需求米構建終身學習的科學規劃,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以便更好的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現階段積極推進學習型社會構建的過程中,互聯網技術的深入變革,在很大程度上為終身教育創設了豐富多元的技術載體。
三、“互聯網+”時代終身教育面臨的挑戰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終身教育得到了全面快速的的發展,學習者可以實現個性化、自主化的學習。但與此同時,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也為終身教育的發展帶米了較大的挑戰。
(一)教育的育人功能有所弱化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教育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積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推動自身的變革與發展。互聯網技術雖然為傳統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育人功能。在傳統教育階段,教育者在面對學習者時,除能夠進行知識的講授外,還能夠依托丁個人魅力以及豐富的教育資源等,為學生灌輸良好的思想觀念,不斷發揮美育的功能。
(二)紛繁復雜的信息影響鑒別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學習者在充分利用互聯網的過程中,面臨著廣闊的信息,這些信息既包括真實性的信息,同時也包括一些虛假性的信息,這就為人們信息分辨與鑒別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與此同時,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網絡中的信息呈現爆炸式的增長,這就使得人們在信息利用的過程中,較少有時間米進行思考,這實際上影響終身教育的發展質量。
四、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終身教育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廣闊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著較大的挑戰。為推動終身教育的發展,應該完善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人們的信息鑒別能力,不斷完善教育平臺以及信息載體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平和光,杜亞麗,“互聯網+教育”:機遇、挑戰與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6(01)
[2]趙國慶.“互聯網+教育”:機遇挑戰與應對[J].中國科技獎勵,201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