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分析大學英語聽力教與學現狀入手,結合互聯網+時代及大數據的背景,依托于“課堂革命”的課堂教學發展新思路,提出提高英語聽力教學水平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英語聽力;課堂革命
1 前言
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社會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全球資源高度共享,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傳統大學教育理念和模式也同樣需要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來適應時代的需求。以陳寶生部長所提出的“課堂革命”為契機,以互聯網+時代為背景,傳統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應突破以往的枷鎖,真正注重課堂的教學方式的改變,以激發學生聽力興趣和提高學生實際聽的能力為目標。本文以目前大學聽力教與學存在問題為切入口,分析互聯網+時代下,提高大學聽力教學水平的幾點策略。
2 大學英語聽力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聽力理解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生語言知識的接受、基本技能訓練和用英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水平?;谕鯐耘釋τ谟⒄Z聽力的分析,說明英語聽力水平是英語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以下分別從大學英語聽力“教與學”兩個方面來分別分析一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學生因素
主題意識淡薄,對文化背景知識學習缺失。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大多有固定的課本材料作為上課支撐,雖然表面看似內容比較單一,但每個單元都有主題內容,可延展性非常廣,學生在上聽力課時,往往只是把每個單元的上課的內容作為一個孤立的聽力材料去聽,不太注重積累某一特定主題下的詞匯、表達和句型,也較少去探索與此主題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所以由于對材料的理解和學習不夠深入,導致聽力水平提高緩慢,再次出現類似主題聽力內容時,還是茫然不知所措。批判性思維模式尚未建立。大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已經習慣了高中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時常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的角色,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在課前聽力準備階段,老師在提問與聽力相關主題內容時,不重視思考,一部分學生會保持緘默,一部分學生只能說出只言片語,只能由老師來唱獨角戲,因此不僅批判性的思維沒有建立起來,同時也令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注重聽力技巧的積累。這里所說的聽力技巧并不是特別泛的聽力技巧,而是比較具體的內容,比如在英文中“怎么判斷人的態度”,“怎樣理解原因和結果”“如何作推導”“虛擬語氣對話”“怎樣鑒別職業”等等之類的,英語中判斷,原因與結果,推導等等都有固定的表達模式,而這些專門的表達是在聽力過程中非常影響聽力效果的。
2.2 教師因素
聽力教學設計較少或不夠新穎。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是比較注重讀寫課的教學背景知識的輸入以及各種活動設計和安排,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對于聽力課設計有所忽視。由于課時有限,擴展的材料和內容較少,比起讀寫課,活動設計比較單一。因此聽力課堂的氛圍通常都是比較沉悶,令學生對于聽力的興趣不濃。教師對學生聽力課前課后關注度低。由于大學英語聽力課課時設置,教師對于學生聽力課前和課后關注度是比較低的,課前準備和課后任務不足,長此以往,所以學生對聽力課也不重視。
3 互聯網+時代下聽力教學“課堂革命”策略
3.1 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有效的延展課本信息
針對聽力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在聽力教學過程中,以課本為主導,強化主題學習概念,加入網絡熱點話題,增加聽力教學中的內容實用性和趣味性,同時加強英語俚語的學習,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聽力學習過程中。例如English pod教學節目中主題教學模式,內容非常豐富、實用有趣,并且節目中提供的很多詞匯的辨析和俚語作為一個非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很難體會,很多書籍中也很難查到??梢宰鳛檎n外補充材料,讓學生課外學習,并匯總每個主題下的重點詞匯,表達,俚語以及語法,盡可能的融入到更加真實的英語聽力環境中。
3.2 有效利用微課,慕課等多種教學模式。
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以課本為主,信息難免具有滯后性。時事信息和熱點話題涉及相對較少。在這樣的大數據時代,學生可以輕易利用的各種網絡平臺來獲取信息,如果教師所教的內容滯后,學生可能就會覺得枯燥乏味。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學信息應該更加的豐富,并緊跟時代走向,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涉獵更多知識,逐步建立批判性的思維,所以教師可在課前準備階段,可以把本課的主題和重點,以微課的形式加工成豐富的動畫,激起學生的興趣。課后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興趣,做出自己的微課或慕課內容來復習所學的內容。
3.3 建立溝通的平臺,加強師生互動及信息的共享
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側重點在課堂,師生在課下互動比較少,原因在于缺乏簡便有效的互動模式。在互聯網+時代下,學習知識的過程不僅僅自身學習的過程,知識的共享和交流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建立開放、有效的溝通互動平臺,促進知識共享,從而提高學生聽力學習的效率。也可以利用網絡上比較流行的點贊,打卡的模式,以鼓勵的方式讓學生多聽,營造語言環境,真正的把聽融入到生活中,在有趣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4 結束語
聽力是語言交際和英語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卻是大學生比較薄弱的環節,也是通常被忽視的一個環節。如何在這個大數據的互聯網+時代,充分利用資源,有效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值得我們不斷思考,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曉裴.信息化時代高校英語教學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8.
[2]王娟.談如何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才智,2017.
[3]楊廣燁.高校英語專業聽力教學“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探究[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1).
作者簡介
胡媛(1982-),女,漢,陜西西安,碩士研究生,陜西省西安市西安醫學院,研究方向:大學英語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