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 王秋麗
摘 要:以“大數據”、“區塊鏈”等關鍵技術為中心的“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給國內高校檔案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帶來了一個極佳的契機。本文介紹了國內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發展現狀,指出了廣西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的必要性,并結合廣西區情和廣西高等教育現狀提出了實現廣西區內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檔案;資源共享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成熟、“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國家政策的保障為實現區域性高校檔案資源共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校檔案管理部門要順應新形勢下我國檔案事業、檔案工作需要,促進“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科學發展,提升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
1 我國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的現狀
由于我國高校檔案信息資源的建設自成格局,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制度保證,且面臨管理體制、開發標準等諸多問題,國內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工作相對落后,至今尚未容納到國家檔案信息共享平臺,亟需得到國家、省市行政主管部門的高度關注和支持。雖然我國學術界對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研究越來越多,上海高校檔案信息網、北京大學檔案館、武漢大學檔案館等在檔案信息共享工作上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一些成績。然而,目前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工作大多僅止于校內共享,共享的檔案信息資源也非常有限,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只是形式上的網站建設,檢索服務的水平和共享的方法還不完善。
廣西目前共有78所高等教育學校,這些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總體上處于各自領導、各自建設的基本狀態,檔案資源分散,檔案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檔案信息服務相對被動,雖然過去幾年檔案管理軟件在高校得到廣泛應用,檔案資源數字化建設陸續開展,但高校之間檔案資源共享也處于一個有需求、難實現、提供利用相對較少的狀況,廣西高校檔案信息建設仍處在信息資源共享的初級階段。
2 廣西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的必要性
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是高校檔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信息時代檔案進一步開放滿足社會需要的必由之路。廣西高校檔案信息建設仍處在信息資源共享的初級階段,積極開展信息資源共享勢在必行。
1)順應國家檔案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2016年,國家檔案局發布《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檔案工作要“加快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提倡探索檔案區域協作發展模式”。提出檔案工作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提倡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加快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實施國家數字檔案資源融合共享服務工程,提倡探索檔案區域協作發展模式,促進館際合作等。高校檔案信息資源是國家檔案資源體系中較為豐富的一個領域,積極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開展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是順應國家檔案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
2)符合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從高校發展的角度分析,共享數字檔案信息是實現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路徑之一。一方面可以打破校際壁壘,改變保守落后、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現狀,形成合作聯盟的關系。另一方面,通過共享平臺推動高校間信息的互通、經驗的借鑒,取長補短,為高校各項工作的正確決策提供更豐富的參考案例和研究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決策科學性,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為實現高校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高校科技檔案豐富,通過有效的信息平臺進行資源整合與共享,可以將高校科研工作銜接縫隙最小化,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科研項目合作穿針引線,帶動高校科研文化成果走向產業化的道路。
3)順應廣西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需要。為切實貫徹數字廣西建設大會精神,積極參與廣西自治區“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近幾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局在全區市、縣檔案館和中區直部門單位大力推進數字檔案館(室)建設,并著力打造基于廣西電子政務外網的廣西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目前該平臺已正式上線運行并在北部灣經濟區26個市縣檔案館試點,預計2020年完成全廣西自治區126個檔案館的全覆蓋。以此平臺為依托,積極開展廣西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工作,能夠積極搭建廣西高校與廣西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信息交流的橋梁,最終實現廣西檔案信息資源由區域性校際共享到社會共享的社會價值。
3 廣西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對策
1)加強組織架構,建立共享服務協調機制。廣西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實為一種區域聯盟模式,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和高校檔案工作信息化水平相對差距較小,院校之間的工作交流多,在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的選擇、檔案數字化建設等方面存在很多共通之處,因此共享阻力相對較小。然而,要順利實現各高校檔案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必須要依托一個統一的協調機構進行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牽頭與主導做好頂層設計,明確區內高校各方責任、權利與義務,協調推動廣西高校檔案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利用的整體規劃設計和各項工作。目前,廣西區內各高校均囊括在廣西中區直企事業單位檔案工作第三協作組中,筆者認為可以在此協作組基礎上成立組織管理機構,指導各高校開展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工作。
2)確定檔案資源共享范圍,統一規范標準。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內容豐富、博雜,是集教學、行政、黨群、基建、科研、外事、財會、設備等眾多類別檔案為一體的綜合性檔案資源體系。確定高校檔案資源共享內容的范圍,是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前提,而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標準則是構建檔案信息資源共享體系的必要條件與核心。目前廣西大部分高校都是采用自治區檔案局開發的GD2016檔案綜合管理系統,利用相同的檔案著錄規則,不僅有利于各高校檔案部門在校內信息資源共享方面的相互學習與交流,而且有效地減少了廣西高校檔案信息資源校際共享在標準規范和技術上的壁壘。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家相關標準和廣西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技術要求,進一步細化和規范,探索出適合高校共享數字檔案信息資源的規范標準,為廣西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3)加快檔案資源信息化建設,依托現有平臺實現共享。廣西正在大力開展檔案信息化工作,基于廣西電子政務外網的廣西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已在北部灣經濟區26個市縣檔案館試點上線運行,將廣西高校檔案信息資源納入該平臺依托該共享平臺開展高校檔案信息共享工作,可以解決單獨開發高校檔案信息共享平臺所需資金難題,最大限度地節約了網絡建設成本。各高校要加快檔案資源信息化建設,建立教學、科研等數據資源庫,通過“互聯網+”時代的網絡信息安全與數字證書、安全技術為檔案資源的安全共享提供技術保障,通過數據挖掘、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技術對各類數據進行實時收集與監測,充實資源體系,在此基礎上,依托廣西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開展高校數字檔案的收、存、管、用等各項業務,建設簡明、高效、便捷、安全、可操作性強的信息發布與共享服務平臺,實現檔案網絡化、集成化、一體化管理,實現廣西高校檔案資源的集中管理和科學利用。
參考文獻
[1]張金來.孫連杰.“互聯網+”背景下檔案信息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北京檔案,2016.8.
[2]葛正美.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基本策略初探[J].經濟研究導刊,2014,(6):202~203.
[3]茹志娜.“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探討[J].信息化建設,2018.8.
[4]石劍文.大數據時代高校數字檔案共享服務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8.10.
[5]王薌馨.信息資源共享背景下的高校檔案管理模式研究[J].蘭臺內外,2017(5):22.
作者簡介
陳黎(1982-),女,湖北孝感,碩士研究生,講師,現任桂林理工大學綜合檔案室主任,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