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道泉
四川明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明星電力,600101)董事、總經理。高級經濟師。
企業管理者對執行力差的下屬不能簡單地“一開了之”,要多在盤活“存量”上做文章,在激活“變量”下功夫,打造一支忠誠、擔當、創新、實干、高效的執行團隊
特斯拉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凈利潤1.04億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4.08億美元。在7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馬斯克開篇即說執行力:“首先,我要感謝特斯拉團隊在第二季度出色的執行力。”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表示:一流的想法、三流的執行力,三流的想法、一流的執行力,我寧愿選擇后者而不是前者。問題是,對執行力差的下屬怎么辦?很多人最簡單最直接的回答就是走人,“不換思想就換人”“一炒了之”。這種方式對民營企業來講,或許能做到并且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頻繁的員工進出流轉,對高素質、高水平團隊的打造會有一定負面影響。從國有企業來看,以“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增能減”為主要內容的“三項制度改革”,是多年來一直想突破又特別難突破的難題。尤其是“能進能出”上,除了自然性減員外,不僅能力差的出不去,流出去的很可能是被“挖走”的骨干人才——今年7月,國務院成立專項工作組,調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員工離職事件。因此,企業管理者對執行力差的下屬不能簡單地“一開了之”,要多在盤活“存量”上做文章,在激活“變量”下功夫,打造一支忠誠、擔當、創新、實干、高效的執行團隊。
用人所長、容人所短、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人所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不怕千招會,只怕一招絕”,領導者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短中見長。清朝將軍楊時齋能做到軍中無廢材,他讓聾子當侍者,啞巴送密信,讓拐子守炮臺,讓瞎子伏地聽?!秾O子兵法》說:“故善戰者,求之于勢而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因此,企業管理者的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人盡其才;在于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在于量才使用,才盡其用;在于明責授權,信任人才;在于組合人才,聚放效應?!按缬兴L,尺有所短”“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物,渡河不如舟”,管理者要在工作中充分了解、把握員工的個性和特點、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板,把其放在合適的能夠發揮特長的位置上,不求全責備,不吹毛求疵,讓其“英雄有用武之地”。陳景潤如果不是被華羅庚發現,并將他調到數學研究所工作,恐怕難以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
專業培訓、學習提升、實踐鍛煉、補短提能。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月指出:“綜合各方面反映,當前‘為官不為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為,二是動力不足而‘不想為,三是擔當不足而‘不敢為?!睆钠髽I管理的角度來看,能力不足是執行力差的重要因素。管理者應緊盯其專業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等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去激活補短提能的“加速器”。要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開展針對性培訓;采取“上掛、下派、外聯、內帶”等方式深化員工實踐能力鍛煉;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擂臺比武、學術交流、技能切磋”等活動,形成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
優化配置、激發活力、鯰魚效應、提升效率。企業管理實踐中,有時會出現團隊整體執行力差的情況,往往是一個分子公司、部門、車間等集體性出現人浮于事、缺乏激情、散漫倦怠、效率低下等問題。針對這一現象,企業管理者要充分運用“鯰魚效應”來刺激團隊的集體士氣,激發團隊整體活力。鯰魚作為一種生性好動的魚類,本身并沒有十分特別的地方。自從漁夫將它用作保證長途運輸沙丁魚成活的工具后,鯰魚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
因此,管理者要善于發現、引進、培養和使用鯰魚型人才。一是選拔任用好鯰魚型領導。“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團隊執行力差,大概率是領導出了問題,如果領導工作不在狀態,員工必然上行下效,隊伍必然人浮于事,單位也必然一潭死水。需要把執行力強的鯰魚型人才配置到領導崗位,去激活和帶動那些執行力差的“沙丁魚”,做到“強將手下無弱兵”。二是要激勵培養好鯰魚型員工。對團隊內的鯰魚型員工要多加肯定,正向激勵,樹立標桿和典型。從其他執行力強的單位選派一些優秀的鯰魚型員工加入團隊,傳遞正能量和工作壓力,不斷改善和提升團隊執行能力和精神面貌。三是要大力倡導鯰魚工作作風。把鯰魚的生性好動、傳遞壓力、永不停歇等優點充分運用、融入企業管理實踐,形成一種作風和文化。海爾集團提出、倡導的“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管理方法,其實就是鯰魚工作作風的生動實踐。小米做了手機后,其他國產手機沒有死掉反而變得更強,就是鯰魚效應推動了手機行業的整體進步。
用好能人、用活“差生”、駕馭“刺頭”、激活變量。正如不聽老師話的“調皮”學生不一定學習成績就差一樣,執行力差的下屬并不意味著工作能力差,有個性的員工可能是有才能的。我們有時還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前任領導面前長期不在狀態、玩世不恭、執行力很差的員工,換一任領導后不久就煥然一新,表現出令人吃驚的活力、動力和能力,一前一后好像換了一個人。十全十美的人固然沒有,一無是處的人也并不存在;企業中,如果負能量的人一旦由“刺頭”變成管理者的“對頭”,帶來的破壞力、影響力不可低估,一些企業家沒有在狂風巨浪的市場競爭中倒下,卻在風平浪靜的內部管理中折戟。因此,企業管理者要深諳“馬蠅效應”,熟練運用激勵之術,搞定你的“問題”員工,馴服你的“刺頭”下屬,變庸人為能人、變懶者為勤者、變差生為優生、變刺頭為帶頭,激活潛能,凝聚正能量。針對那些執行力差的員工,要客觀分析、對癥下藥、思想溝通、心理疏導、適度激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讓其為企業所用,為管理者所用。
微軟創始人蓋茨說:一個人永遠不要靠自己一個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個人花每個人的力量——企業管理者需要依靠團隊,“正確”應對執行力差的下屬、提升其執行力是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