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少華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文化審美需求的不斷提高,以社區為單位的群眾文化活動已經成為我國大眾文化普及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在眾多群眾文化活動中,合唱作為一類最具有群眾參與度、文化娛樂性的藝術活動,其也是當下社區文化生活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社區文化參與群眾在藝術基礎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合唱作品的選擇、改編及創作必須要貼合群眾藝術基礎和文化審美潮流才能發揮最大的文化價值。
關鍵詞:群眾文化;社區活動;合唱作品編排
中圖分類號:G249.2;J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9-0103-01
一、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群眾對于文化生活及消費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攀升。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我國于2012年黨十八大報告中正式提出“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群眾文化建設號召,而習總書記更是于2018年的上海考察活動中再次強調了“人文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以及提升文化建設民族性和人民性的文化工作任務。群眾文化活動是體現地方群眾傳統文化精神、提升大眾人文素養、增強社區凝聚力的重要手段,而合唱這類群眾文化活動作為一類以備受大眾喜愛的音樂藝術為活動內容,以團體參與為主要形式的文化實踐活動,可以通過日常音樂實踐和創作行為來提升大眾的藝術創新意識,是激發群眾音樂文化經典創作的“催化劑”。
二、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藝術特性
1.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以“文化熏陶”為首要目標。當下,隨著傳媒行業中《中國新歌聲》、《歌手>、《經典詠流傳》等不少優質音樂類節目的涌現,群眾對于音樂演唱表演的參與正呈現出空前的熱情。但是,不同于專業的音樂演出及競技活動,社區的合唱類文化活動主要是基于群眾的音樂熱愛而開發的,其旨在以合唱為形式來普及藝術文化知識、音樂表現技能,幫助群眾在合唱曲目的練習中了解節奏、音高、旋律、和聲的音樂知識,以及發聲、多聲部合唱的演唱技巧,從而滿足群眾的音樂學習需求,并傳統正確的音樂文化精神。這一過程是以文化藝術熏陶為首要目標的,而并非以技能訓練和競技為目標的。
2.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對象具有廣泛性和差異性。社區群眾文化活動面向的是全社區的居民,其在年齡上橫跨了從幼兒到老年人的巨大區間,在參與群眾的職業上也有較大的豐富性,同時,這些群眾在藝術學習的經驗上也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面對社區群眾的合唱作品就要避免過度的專業性,同時考慮到各個年齡階段群眾的藝術素養特征,盡可能讓不同層次的群眾參與到活動中來。
3.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音樂作品內容兼具地方性和時代性。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作為群眾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往往會因為群眾的生活習俗而體現出一定的“地方特色”,因此,要向讓合唱曲目創作符合群眾的音樂審美,那么作品內容的地方性就是不容忽視的關鍵點。同時,群眾,尤其是少年兒童和中青年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受大眾傳媒的文化潮流影響,其對于演出曲目的流行性也會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在注重內容地方性的同時,曲目創編也要融合流行元素,確保其兼具地方性和時代性,使之更貼合群眾的生活。
三、基于群眾文化活動特性的合唱作品的創作思路
1.合唱作品的創作可以以地方音樂文化為基石。我國的傳統音樂藝術是來源于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具備較高民俗文化和民族情感價值的藝術,以地方音樂文化為基礎,音樂創作者可以將地方戲曲、器樂作品進行填詞和合唱形式改編,也可以將地方流傳的民間故事以合唱曲目形式呈現出來。這一形式不僅可以讓合唱曲目以更貼合群眾文化記憶的形式呈現,讓群眾更樂意于參與到合唱中,還可以通過進一步向群眾普及傳統文化知識,傳達優秀的民族精神,豐富合唱曲目的文化內涵。
2.合唱作品的改編要以“簡單易行和藝術創新并行”為標準。目前,在我國社區合唱中較為常見的作品內容有《黃河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等紅色歌曲,《鈴兒響叮當》、《讓我們蕩起雙槳》等兒童歌曲,在內容上有較高的雷同性。同時,由于部分社區群眾只能在周末參與合唱活動,其訓練時間較短,在曲目上不能編排得過于復雜,在合唱作品的改編創作中,藝術工作者要遵循“簡單易行和藝術創新并行”的原則。
3.合唱作品的創作要聽取群眾的聲音。合唱作品的編排和創作固然是一項較為專業的工作,需要專業的藝術從事人員來進行,但是作為面向大眾的活動,創作者對于群眾意見的聽取也是極為重要的。藝術工作人員可以積極引導群眾參與歌詞的編寫,或是通過吟唱旋律的形式來參與創作工作,以群眾的音樂靈感為基礎進行曲目編寫,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合唱作品內容,更能夠通過合唱作品激發群眾的藝術創造力和參與活動的熱情。
四、結語
在新時代藝術創作“人民性”的號召下,群眾文化工作者更要把握社區合唱活動的特殊性,結合民族文化和時代潮流,對合唱作品進行合理的改編和創作,做到音樂作品靈感來源于地方文化、作品形式“朗朗上口”、作品內容創新且具有時代性,以合唱作品為橋梁,激發群眾的文化認同感,提升群眾藝術生活參與的興趣度,為我國創造更具有民族性和創意性的群眾音樂文化作品。
參考文獻:
[1]王雁冰.音樂大眾化進程中社區音樂文化構建路徑探究[J].音樂創作,2017 (01).
[2]馬強,我們需要怎樣的群眾性合唱作品[J].北方音樂,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