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潔
摘要: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能同時展示包括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不同形式的信息,并且,所傳遞的信息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F代信息技術,能給我們的數學課堂營造一個豐富多彩、極具活力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輕松地、快樂地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 信息技術 課程整合 研究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主動地不斷地去獲取數學信息,并加成數學知識的過程。由于數學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的嚴謹性,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師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不斷地“再創造”、“再加工”,使之成為學生的“固定資廣”。對于數學知識的“再創造”,方法是多種,形式是多樣的,而在眾多的方法和形式中,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一、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提高教師的“再創造”能力
數學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生命在于創造。如果一位教師年復一年地教學同一教材,而教師本身沒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沒有創造性地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就如同一潭死水,沒有生機,沒有活力。那么,學生在這樣索然無味的課堂上就不能活學知識,活用知識,不能發掘出學生創造性潛能。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帥必須有獨創性?!苯處浽谡n堂中富有創造性地教學,才能使數學課堂更有魅力,更有藝術性,更有生命力。
數學教材是固定的,但教學方法是靈活的,是可以變通的。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不改變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前提下,可以對教材進行“再創造”,將抽象的、枯燥的、乏味的數學知識轉化成為聲情并茂的圖像、動畫,并進行創造性地教學,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二、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適應學生的思維發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維過度的。而數學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更好地解決兩者間的矛盾,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對的,且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為小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信息,幫助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直到把握知識的內涵,使學生輕松理解數學概念、規律和法則。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一課中,為了讓學生清楚地明白“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細,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長方形”這一知識點,可借助計算機,將圓依次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然后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學生通過比較,就會容易理解其中的奧秘。
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由于數學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而大多數學生感覺數學是一門枯燥的、乏味的、難學的課程。對數學沒有太大的興趣,甚至產生了厭學、棄學的心理。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比绻f我們能把現代信息技術帶人數學課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合理地、科學地選擇各種教學信息來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喚起學生參與課堂的欲望,就能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積極地、主動地去探索數學知識。如在教學解決問題中的相遇問題時,可以用電腦課件演示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的場景,學生觀察電腦畫面并分析問題,相信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突破數學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在于它能將學習信息以形、聲、情等不同形式展示出來,可以使抽象的知識轉變成為具體的形象事物,變復雜為簡單,化難為易,使之通俗易懂,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一課中,為了突破“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這個教學難點,可以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之上,通過電腦課件來展示公式的推導過程,即用不同的顏色分別表示圓的半徑和圓周長的一半,并動畫呈現圓轉化成近似長方形的過程,學生通過觀察,將會容易地理解圓的面積與長方形面積的關系,明白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的一半和半徑的關系,進而輕而易舉地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五、沖擊傳統教學方式,創建先進的教學模式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學生的知識來源不能局限于教師的傳授和教材本身,教師的教學更不能只是用教材,教教材。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海量信息的特點,引導學生科學地、合理地、健康地、主動地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去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然后進行討論、總結交流。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的傳統教學方式,還原課堂教學本質,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使之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如在教學折線統計圖時,教師大可不必將統計材料直接現給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網絡,主動地去收集統計材料,再合作完成折線統計圖的制作。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也能讓學生主動地愉快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還能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六、注重內部的聯系,讓學生學會遷移學習法
遷移學習法是指先前學習或訓練的內容,對以后學習或訓練的內容的促進作用。數學知識都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其中遷移規律是數學教學的顯著特點。電教媒體能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坡度太陡階梯化,復雜問題簡單化,通過動像演示重點揭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有利于學生掌握遷移學習法。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通過動像演示,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高剪開,平移拼成一個長方形,觀察到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就是拼成的長方形的寬,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運用長方形面積公式的遷移,找到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教師結合電教演示,幫助學生總結學習的方法,用遷移的方法找到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同時提醒學生各種平面圖形之間是有一定聯系的,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這種方法今后學習計算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時還要用到。又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時,通過動像演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遷移,找到求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在學習梯形的面積公式時,學生再一次運用遷移學習法,找到了梯形的面積公式。通過電教媒體的演示,更好的揭示知識之間的內部聯系,有助于遷移學習方法的掌握。學生掌握遷移學習法以后,對今后的學習將發揮很大的作用。
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既要減少學生課業負擔,又要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這主要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大信息量和高速的旱現能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只要輕輕地點擊鼠標,電腦即刻于聲、光、形、色等形式,呈現出多樣的、豐富的信息,既有利丁學生接受信息,又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和鞏固知識,更能提高40分鐘的使用率和課堂教學的有效率。
總之,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會更具有藝術性和創造性,更具有生命力。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趨于成熟,加之我們的努力,我堅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會展現出超凡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慕朝霞.新課程研究.2019(25).
[2]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焦鵬.西部素質教育.2019(24).
[3]信息技術輔助小學高段學生旋律編創實踐研究[J].曾麗萍,劉偉明.名師在線.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