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錫剛
【摘要】課程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載體,特色課程是學校特色辦學的核心元素。蓮花山中學位于廣州珠江口獅子洋畔,有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蓮花山中學根據地域特色,形成了“承礪石精神,納山海文明”的辦學理念,圍繞辦學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構了“山海育人”特色課程。本文介紹了課程體系的整體架構,研究了建構策略,并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未來展望。
【關鍵詞】特色課程;課程構建;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0-0074-02
一、蓮花山中學“山海育人”課程體系
學校特色課程是文化育人的主渠道,根據我校的地域文化特點,我校重點打造了《山海育人》特色課程,以礪石和納海精神,磨聯學生的身心和毅力,形成“堅毅廣博”的個性品質,課程體系為學海課程——礪石課程——山容海納課程。
1.學海課程(基礎課程)。除國家規定課程、地方課程外,校本課程有《認識蓮花山》《古采石場的故事》《愛國教育基地——蓮花城》《蓮花塔(文昌塔)》《揚帆四海》等。2.礪石課程(拓展課程)。礪石課程指修身心以德、修身以禮、修身以美,課程設計的目的是培養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其中主題拓展課程和學科拓展課程為限定選修,活動拓展課程為自主選修。主題拓展課程包括各類節假日主題教育、中考百日誓師、中考沖刺大會、畢業典禮等;學科拓展課程包括拓展閱讀、藝術節、朗讀者、辯論賽、我是演講家等,旨在提升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活動拓展課程以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為載體,傳遞山海精神,感悟山海品格,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拉練活動、體育節、研學旅行、救生技能、生命教育等。3.山容海納課程(探究課程)。探究課程是將專題探究與問題探究相結合,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形成山容海納的優秀品質。包括國家和地方探究課程、STEM課程、科技創新課程、蓮花山地域資源的深入探究課題等。
二、山海育人特色課程的建構策略
(一)課程背景分析
1.國家發展的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們應該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認真汲取其中的道德精髓及思想精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通過各式各樣的課程引領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2.學校發展的需要。蓮花山中學有著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區域內蓮峰觀海、山水相映、干巖競秀、萬壑爭流。干百年來,深厚的山海文化積淀,成就了蓮花山中學揚帆致遠的育人大業,自然而然催生了山海育人品牌,讓學校走上特色發展之路。3.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山海育人”特色課程,就是貫徹“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勉勵萃萃學子在學習實踐中努力形成高尚的道德、堅毅的品格、優雅的氣質、廣博的學識。
(二)特色課程的建構原則
1.地域文化資源的挖掘。地域文化資源是特色課程的根本,蓮花山文化資源非常豐富,首先蓮花山的命名,就是因為當地以產礪石出名,現在有許多取石的痕跡,其中南天門景點旁的一個大石塊酷似蓮花,蓮花山由此得名。其次是古采石場,它的開采歷史能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西漢前期,南粵先民用最古老的一鑿一釬,雕琢成了數公里的石景奇觀,堪稱是實干興邦的歷史瑰寶,現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是蓮花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距現在有近400年的歷史,在鴉片戰爭時期的《穿鼻草約》見證了英軍侵略、訛詐香港的重要歷史。第四是蓮花塔,也叫“文昌塔”,其塔頂供奉萬世師表的孔子像,是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是望海觀音,望海觀音像是目前箔金觀音銅立像的世界之最,霞披獅海、光澤南天,它體現了人民對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2.理論基礎的支持。中國古老的“山海文化”蘊藏著寶貴的教育資源,孔子的《論語.雍也》中寫道:“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教育人們要擁有山一樣孕育萬物而無私的仁愛和水一樣川流不息而包容的智慧,引導人們熱愛山水,感悟山的堅毅、偉大,達到“仁”的境界,感悟水的順勢而為和寬廣胸懷。3.辦學思想的支撐。我校的辦學理念是“承礪石精神,納山海文明”,源于對山海文化豐富內涵的解讀。育人目標是“品如蓮志如石知如海行如水”,學校要培養清雅高潔、純潔清正、立志高遠、堅毅剛強、學識如海、行動利索、靈活靈動的學子,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校訓是“堅毅如山廣博似海”。堅毅如山,表達了學校倡導全校師生做事要有如山般的沉著堅毅;廣博似海,表達了學校倡導全校師生做人要有如海般的寬廣胸懷。既反映了全校師生為人處事、從教求學的態度、作風,又代表了師生持之以恒的精神追求,激勵著代代師生薪火相傳,奮力拼搏。校風是“石品蓮風浩然正氣”。石品蓮風指石的堅毅淳樸,蓮的清香樸雅,充分利用擁有的優勢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培養學生的雅行雅言。浩然正氣指山海文化的格局,是剛正宏大的偉岸。校風是對全校師生的價值引導,希望全體師生能夠不斷修養身心,有石的堅毅,有蓮的香柔,向社會傳遞正能量。4.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要開展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學校也要創新進取,增強師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8.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