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歐
摘 要: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同志對文化自信特別加以闡釋,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語境更為莊嚴,觀點更為鮮明,態度更為堅決,傳遞出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導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為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四個自信。紅色文化植根于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吸收了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華。這種在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繼承和發展,夯實了我們文化建設的根基,奠定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小學基礎教育作為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第一堂課,堅定學生的紅色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是我們小學老師的光榮使命。
關鍵詞:紅色文化;教育;文化自信;培養;小學生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而紅色文化植根于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吸收了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華。這種在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繼承和發展,夯實了我們文化建設的根基,奠定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我們如何夯實紅色文化教育基礎,培養小學生的文化自信?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夯實紅色文化教育基礎,必須打造濃厚的校園紅色文化
高尚的校園文化是一種精神塑造,具有無聲的熏陶和感染的教育功能。學校要努力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讓學生時時處處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和熏陶,讓紅色經典育人“潤物細無聲”。
“傳承紅色文化,爭做時代新人”學校大屏幕上顯示著這一行字,點染出我校校園文化的主旨。設有紅色文化專欄,抗日英雄、抗日故事、一代偉人等三個方面的內容,漫步校園,如同徜徉在紅色文化的搖籃之中,處處都能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我校還將紅色文化與班級文化建設有機融合,營造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低年級的學習園地,通過剪紙、繪畫作品,讓學生初步接觸紅色文化;中年級的學習園地,通過作文、手抄報、繪畫作品,讓學生更好了解紅色文化;高年級的學習園地,通過作文、手抄報、黑板報等內容,讓學生深刻認識紅色文化。徜徉校園,處處都能真切體會到紅色文化的感染力。
二、夯實紅色文化教育基礎,必須注重學科融合
要讓小學生們能夠對紅色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老師們在教學中就要結合各學科特點,在語文、音樂、美術、思想品德等學科中融入紅色文化內容,著重提高小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如:在語文教學中通過紅色詩詞、文章,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紅色文化經典,了解革命歷史,感悟英雄的精神魅力。通過學習《狼牙山五壯士》,學生知道了五壯士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的主力部隊,他們向狼牙山頂峰斬釘截鐵地走去。子彈打完了,他們英勇地跳下懸崖。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學生體會到了五壯士的堅強不屈,更領悟到五壯士是為了人民、為了國家而視死如歸的英雄,英雄的形象就這樣悄然銘記在心間。僅靠單一的語言是不能起到長久的作用,而唱歌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讓學生在唱歌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經意間讓他們的思想情感經歷砥礪,例如三年級的小朋友通過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他們認識了抗日小英雄閻富華(王二小)。他們知道了這位小英雄為了干部和老鄉脫離危險,獻上了自己才十三歲的生命。歌聲中王二小舍生取義的英雄形象已經刻入腦海。在思品教學中他們認識了趙一曼、李大釗、董存瑞、楊靖宇…… 英雄的種子已然埋在他們的心里,英雄的精神也會播撒到每一位孩子的身上。
三、夯實紅色文化教育基礎,必須注重開展實踐活動
再優秀的紅色文化如果不能轉換成實踐行動,那也只能是海市蜃樓,再優秀的紅色文化如果不能在實踐中得到鍛煉,那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因此,我校充分利用當地的紅色資源,舉行緬懷革命先烈活動,傳承民族精神。在清明節或者重大紀念日,老師帶領學生參觀紅二師先烈紀念陵園、激石溪革命根據地先烈紀念園、海豐紅宮紅場舊址、澎湃故居、海豐烈士陵園等等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充分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制定學生參觀教育基地的詳細計劃,組織學生深入紅色基地參觀學習,了解其歷史內涵、文化內涵、精神內涵和思想內涵。例如每年的清明節,我校都會帶領學生參觀紅二師先烈紀念陵園,還聘請當地熟知這段歷史的老人,講述那段歷史。讓學生重溫這段歷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艱苦奮斗、不屈不撓、視死如歸、舍生取義等優秀品質,領悟革命前輩偉大的民族精神。而這些正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征程中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這些精神是紅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勵孩子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柱。
文化引領未來,博大精深的紅色傳統文化是值得珍惜的,肯定鮮明獨特、奮發向上的紅色文化教育的價值,弘揚優秀的紅色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從娃娃抓起的必要舉措。夯實紅色文化教育,把紅色文化融入到小學教育中是新時代賦予老師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
[2]教育部:《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羅永寬,李燕.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與當代價值[J].文化軟實力研究,2017(1).
[5]候慧慶:《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紅色探究》2015年第13期
[6]文雯:《讓紅色文化伴學生成長》
[7]鄧川,鄧輝.弘揚紅色文化創新紅色教育:關于推進紅色文化進課堂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
[8]王家晉:《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時代內涵》2005年10月23日
[9]王以第:《“紅色文化”的價值及其實現》2006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