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
摘要:人類社會的迅猛發展勢必會以破壞相應程度的自然環境作為代價,不管是尾氣排放、事故漏油、工業廢水還是秸稈焚燒都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相應的沖擊;但是,很少有人關注到能夠拯救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消防滅火救援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在最近幾年,因為消防滅火救援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極大程度地威脅著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本文從多方面著手,針對性地分析了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以求能夠為有關單位提供借鑒。
關鍵詞:消防滅火救援;環境污染問題;應對策略
最近幾年,世界各國均在不斷推進自身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整體安全防護意識開始顯著提升,并且正在積極地開辦有關消防滅火的工作,但是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過程中卻仍舊存在些許問題。雖然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成功率大幅增加,但是消防滅火救援完成后的環境污染問題卻成為了困擾人們的難題。在此種情況下,相關部門有必要全方位地強化在消防滅火救援后的環境保護工作上的投入力度,為人們創造更為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一、形成火災的主要原因
火是人們正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正是由于其和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密切,所以與其相關的火災出現概率大幅增加,形成火災的主要原因來自于多方面,主要可以被分為下列幾種:首先,非規范用火。部分人在用火的過程中表現出過度自信的心態,麻痹大意,最終自然而然地導致火災被引發,主要包含各種用火的不良習慣等等。當然,用火安全制度的不安全性也包含在非規范用火的范圍內。其次,非規則用電。電氣設備的非正常使用或者超負荷使用將會導致其老舊速度加快,在此種情況下便會大幅增加電氣火災的出現概率。如果能夠按時地維護電氣設備,那么最終造成火災的概率還是相對較小的,但就目前來看,常常有部分民眾因為個人目的而亂接線路,最終導致線路承受過高負載,引發短路或者斷路現象,進而出現火災。再者,吸煙。吸煙是很多人都有的生活習慣,雖然只是小煙頭,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將其熄滅便扔掉,最終很有可能引發大火災。在最近幾年,因為煙頭而引發的火災事故數不勝數。最后,自然原因致火。此種火災的發生原因主要來自于自然雷擊等方面。
二、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一)滅火劑所引發的環境污染
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滅火劑是水成膜泡沫滅火劑、蛋白泡沫滅火劑以及氟蛋白泡沫滅火劑等,這其中的水成膜泡沫滅火劑的最大特征是其難以被有效降解,因而會長時間存在于人體之內,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蛋白泡沫滅火劑呈現出焦黑色,并且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臭味,能夠完全被生物降解。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將會釋放出氯、氮等會對大氣造成污染性的氣體。而氟蛋白泡沫滅火劑則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同時其保質期較短,所以如果時間長遠,很有可能引發變質或惡臭等問題。在使用此種滅火劑的過程中,其釋放的液體將會對水生植物的生長造成直接沖擊。
(二)滅火方式所引發的環境污染
首先,目前我國民眾對于火災防護的認識還不夠完善,部分民眾甚至不知道應該如何撲滅初期火災。在提到火災之后,大家普遍認為應該用水或者濕被子來進行撲滅,但實際上,引發火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因為電器引發的火災問題的話,貿然用水撲滅火顯然是非常危險的,很有可能引發嚴重的觸電事故。與此同時,現有家庭的被子普遍都是纖維或者羽絨材質,其并不具備相對較強的吸水性,加之此類材料屬于易燃材料,因此無疑會增加危險,可能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就大型火災來看,諸如森林著火以及樓棟著火等等,消防員普遍會直接采用水泵滅火的方式,在利用此種方法滅火的過程中,如果救援地點是裝存大量化學物質的倉庫,那么很有可能導致各種化學物質流入土地中,進而引發土壤、河流污染等,威脅到農作物以及人們的生命安全。
(三)廢水處理所引發的環境污染
在消防滅火救援中,最為普遍的滅火劑便是水源,如果說在消防滅火的過程中,廢水中融合了相應的化學物質,便很有可能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這就要求消防滅火結束后,能夠針對性地處理產生的廢水,否則廢水很有可能流經地表,使當地的河流水源等受到嚴重污染。
三、消防滅火救援中環境污染問題的主要發生原因
(一)消防人員對環境保護方面的關注力度較小
長時間以來,我國在積極有效地開展消防救援工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忽略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例如,在部分化工類生產廠著火的時候,并未嚴格地控制水污染,最終使得救火工作中的廢水混合大量化工物質,此類廢水直接排放到當地的污水處理體系中,最終導致地方的土壤、河流等受到污染。然而,立足于長遠角度的話,因滅火救援產生的環境污染仍將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
(二)消防滅火救援產品缺乏充足的科學性
目前我國消防滅火救援產品還存在相應的不足之處,其中最為值得關注的便是消防滅火產品并不具備相應的環保功能。相關部門在開展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并未對消防滅火器材市場進行深入監督管理,這就使得部分已經被當前市場所淘汰,不具備充足的環境防護功能的工具被投入到使用過程中,此類消防器材將會嚴重威脅到當下環境安全。泡沫滅火器便是其中一種,不管是此種滅火器的生產過程還是最終投入使用的過程,都會給環境帶來不可忽視的威脅。
(三)消防滅火救援環境防護機制尚且不成熟
就目前來看,我國相關消防滅火救援部門并未針對性地建設有關環境防控的應急機制,因而導致政府在工作的過程中無法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預測,更無法針對性地設計出解決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的工作方案。在此種情況下,如果出現突發火災事故,根本無法行之有效地利用各種合理資源,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消防滅火救援防護工作。
(四)缺乏專業完善的消防滅火救援防控措施
完整的滅火防控措施不僅僅能夠提高消防滅火救援的基本效率,而且還能夠有效地加大環境污染防控的力度。但就目前來看,在我國有關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不僅不具備完整的消防滅火救援環境污染防控措施,而且缺乏最基本的消防環境保護宣傳,最終使得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正常開展受到沖擊,后續造成環境問題的概率大幅提升。
四、消防滅火救援中保護環境的應對策略
(一)強化消防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
完善有關消防滅火救援的法律法規是保障消防人員具備更為完整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前提,我國相關部門應該積極有效地借鑒西方等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同時深度契合當前我國時代發展進程以及現有工作模式,針對性地強化對有關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全方位地強化其法律意識以及環境保護意識,使消防人員能夠深度明確環保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優化完善制度模式,不斷提高消防滅火救援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將消防滅火救援過程中產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在完成消防滅火救援任務的同時,強化對環境的保護。對于部分化工生產企業來講,需要綜合性地考量相關法律規定,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保障企業的消防工作有效開展,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二)構建消防聯動保護機制
首先,我國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地優化完善有關信息資源共享體系,保障事故信息能夠獲得迅速分享,推進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有效開展,保衛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其次,針對性地預測相應的火災事故,探尋能夠快速聯動的途徑,綜合分析高效滅火救援的方式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方法,而后設計出相應的應急方案;最后,全方位地推進演習防控機制的建設,保障消防滅火救援演練工作的正常開展,借助模擬火災訓練工作,切實有效地強化消防滅火救援人員的工作能力,促使其形成更為完整的環境保護意識。只有這樣才能行之有效地推進現下各項工作的建設,在滿足消防滅火救援的基礎目標的情況下,達成環境保護的重要目的。
(三)研發創新環保型消防產品
就目前來看,我國消防單位所采用的消防產品質量并未受到相關的硬性規定,這就導致部分與當前時代發展相互背離的消防設備被應用到相關單位中,此類設備很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面對此種情況,相關部門有必要針對性地采用下列措施:首先,全方位地強化資金投入,研發出具備更為強悍的環境保護功能的消防滅火救援產品,在達成滅火救援任務目標的前提下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提高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其次,深層次研究有關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策略,提高整體工作中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將消防滅火救援過程中產生的環境破壞降至最低;最后,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工作策略,合理地應用各種滅火設備,避免對環境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問題。
(四)優化消防滅火救援環境保護設施
第一,我國有關政府部門應該定期地撥發資金或者推行有助于地方消防建設的政策,提高救援設施的環保水準;第二,在具體工作的過程中,消防部門需要和當地的環保部門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動,環保部門需要為消防部門提供充足的意見支持,保障相關消防滅火救援人員具備充足的環保意識,同時也能夠幫助消防部門更為清晰地了解到各種設施以及器材的環保情況;第三,消防部門應該定期開展專業技能訓練等工作,保障消防人員能夠更為有效地完成消防任務與環境保護任務,全面強化對環境問題的防控。
五、結語
總之,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均在不斷推進自身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同時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作用產生了大量正向認識。針對目前我國消防滅火救援中存在的環境問題,相關部門有必要及時著手,發現產生問題的原因,并制定與其相互對應的解決策略,如此便能夠保障消防滅火救援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共同開展。
參考文獻:
[1]熊小兵.城市公安消防滅火救援可視化調度平臺建設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31(19):20-21.
[2]李永鵬,王勇.關于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應對策略的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19,5(12):60.
[3]黃建.基于新時期下做好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對策研究[J].今日消防,2019,4(06):28-29.
[4]沈翔.淺議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應對策略[J].消防界(電子版),2018,4(09):67-68.
[5]程宏偉.柴油發電機房消防滅火方式的分析[J].給水排水,2018,54(04):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