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梟
在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我國的教育模式以及人才培養策略產生了極大的變化,為了保障自身人才培養目標與時代發展需求之間的緊密對接,許多老師著眼于學生就業能力與就業現狀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就業指導,保障學生既能夠完成學業,又能夠順利的走向不同的工作崗位,實現個人的價值和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落實,我國的經濟運作模式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各行各業對人才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不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學生難以找到對口的工作,這一點既與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有關,還在于學校沒有落實好就業指導工作,無法為學生的順利就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對此,本文著眼于中職學生就業的具體現狀,分析班主任在就業指導過程之中的相關經驗以及做法,以期為提高中職學生的就業率提供一定的借鑒。
1 引言
作為重要的就業群體,中職畢業生的競爭力較強,大部分的中職院校主要以培養一技之長的人才為主體,結合時代發展與變革的要求不斷調整人才培養策略和方向,培養綜合性的應用型人才。學術性和理論界在對中職畢業生進行分析和研究時明確強調,與其他院校的畢業生相比,中職畢業生的競爭力更為明顯,同時具有較為明顯的發展潛力,能夠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自身相應的貢獻。但是如果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那么中職畢業生的學習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學歷低,年齡偏,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因此在就業的過程之中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障礙。為了避免這一不足,我國中職院校除了需要關注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專業素養的培養之外,還需要給予學生針對的就業指導、就業扶助,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教育,盡量避免學生走彎路,保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實現自身作用的有效發揮。
2 中職學生就業的現狀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我國中職學生的就業現狀不容樂觀,學校需要明確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就業現狀,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要求調整就業指導方向和依據,充分發揮就業指導的實質作用及優勢,保證中職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提高個人的就業競爭,實現自身的良性成長和發展。
2.1 學生水平參差不齊
與其他學校相比,中職畢業生在進入學校的過程之中不需要通過統一考試,大部分的高校采取擴招的形式來充分的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中職學生的就業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同時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就業素質參差不齊,這一點對就業部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有一部分學校嚴格圍繞社會的實質需求,結合各個行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開設這門專業,盡管這一點能夠體現教育教學的指導作用,充分推動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但是實際的中職畢業生數量嚴重過剩,因此出現了就業難的問題。另外這部分學生的綜合專業質量和水平不符合前期的人才培養目標及要求,因此難以實現順利的就業。
2.2 心智發展不完全
中職學生的年齡偏小,生活實踐經驗不足,正處于個人身心發展的黃金階段,還沒有樹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在自主就業的過程之中出現了盲目趨同的現象,大部分的學生只能夠在一些基層崗位之中發揮自身的作用,難以真正的體現中職教育的實質作用及優勢,這一點不僅導致一部分教育教學資源被浪費,還無法有效地緩解目前的就業壓力。
2.3 就業危機意識不強
很多的中職生在完成學業之后進入社會,是一個職場小白,還沒有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明確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因此對就業危機的意識還不夠強烈,往往隨遇而安和人云亦云,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難以堅持正確的方向,出現了迷失自我的現象。有一部分自控能力和學習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學生直接放棄自己,出現了自暴自棄的現象。
3 班主任在中職學生就業指導中的現狀
在中職學生就業的過程之中班主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班主任任需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以及學習能力,給予學生正確性的就業指導,更好的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意識到個人的特點以及優勢,從而實現順利就業,班主任的職業指導對學生意義重大,但是有一部分班主任對職業指導的認知還不夠,出現了許多方向上的失誤。比如有的老師不注重職業指導,沒有將這一工作作為班級管理工作之中的一部分,往往認為學生的就業是學校的工作,與自己沒有太多的聯系。其次,有一部分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的過程之中所采取的指導方式比較機械和單一,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前期的教材作為重要的就業指導依據,采取照本宣科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這種傳統且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僅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和作用,還導致一部分的就業指導資源被浪費,學生的就業能力也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最后,中職老師自身的指導專業性不夠強,指導經驗不足,難以實現指導工作質量和水平的穩定提升,大部分的指導內容和形式與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
4 班主任在中職學生就業指導中的主要措施
為了盡量避免上文之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班主任必須要意識到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價值和作用,了解學生的個體需求以及因未來成長和發展方向,充分體現職業指導工作的價值和作用。在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的過程之中,保障學生數據正確的擇業觀,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及就業水平。
4.1 加強就業指導專業基礎知識學習
實踐與理論相輔相成,只有保障理論知識的正確性和一致性,才能夠為學生的自主就業指明道路和方向。其中專業知識學習尤為關鍵,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之中班主任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班主任必須要承擔起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管理學生的重要責任,讓學生能夠順利的走向社會。其中專業就業指導知識是就業指導的基礎和前提,老師需要采取恰當行的教育教學策略給予學生相應的輔導,為了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就業指導服務,老師需要考取職業指導師證書,注重不斷學習和提升,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借鑒同行的優秀做法和經驗,在不斷實踐和動手的過程之中積累豐富的指導經驗,提高自身的指導能力和專業素養。
4.2 加強行業職業教育,
許多學生的年齡偏小,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學習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關注對不同行業職業發展能力以及發展需求的分析,結合學生的學習條件積極體現行業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優勢。其中行業講座的開展所取得的效果較為明顯,中職生的年齡偏小,是非判斷能力還有待提升,行業講座能夠讓學生接觸最新最前沿的知識,了解專業人士對行業特點以及社會需求的分析及研究,從而對個人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和理解。另外,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參觀企業,讓學生獲得更多直觀的認知,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從而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
4.3 加強學生專業培養
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未來就業方向有所區別,為了體現學生的學習價值,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老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專業培養,了解學生的基本素質以及專業能力,著眼于學生的職業發展要求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保證學生能夠獲得進入企業的敲門磚,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和發展。其中專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職院校的班主任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將形式多元的訓練方式以及培養方式融入實踐教學環節,保證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互動,提高個人的綜合就業競爭力。
5 結語
在中職學生就業指導的過程之中,班主任必須要注重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之間的結合,了解目前就業指導工作所存在的各類不足,以此來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升級,充分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作者單位:四川省商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