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山
摘 要:為推動高校藥劑學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積極推進藥劑學實訓教學內容的改革是至關重要的。由于藥劑學專業的學生最終工作環境以實操性工作崗位為主,因此在校期間大量實訓經驗的積累,對學生實操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也為其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本文通過分析藥劑學實訓教學中面臨的困境,研究探討提升改進藥劑學實訓教學的有效方法,希望能為社會培養專業性技能型的藥劑學人才提供助益,也為同行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藥劑學;實訓教學;改進方法
一、前言
以劑型為核心的藥劑學,是主要研究以處方設計、配置理論、質量控制、制備工藝等多學科互相貫通的綜合性實踐科學。而目前高職院校藥劑專業教育教學面臨的關鍵性問題在于,如何能有效提升學生對藥劑學專業知識水平,以及熟練掌握相關知識技能,確保為國家輸送優秀的技能型人才。
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性人才的搖籃,在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高職院校的改革指導意見之后,高職院校逐步實現了產教結合模式,堅持以實踐操作為主,理論學習為輔的教學戰略,針對就業方向,積極培養更適應社會管理、生產、建設需求的專業化、實踐性的高復合人才,將其投身到社會建設的一線當中,力求用所學專業知識回饋社會。
熟練掌握藥學理論知識、具備一定專業技術和職業能力,掌握藥品檢驗、生產、藥劑制備和臨床用藥等工作的實踐操作能力是當前高職院校對藥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因此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要更注重理論聯合實際,重視其實訓課的理解操作能力,而教師也應當把更多精力用在實訓課的教學上。
二、高校藥劑學實訓教學的現狀
藥劑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較強的學科,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藥物制劑、生產工藝、處方設計、合理使用等知識內容,可見以上內容都與實訓息息相關,由此得知藥劑學教學的基礎是藥劑學實訓。由于藥劑學知識點繁多,內容復雜,尤其涉及藥劑制劑、質量控制等內容時,由于各種藥劑的生產原理、劑型的不同,所選擇的方法、生產流程、質量控制標準等都會有所不同,因此給高校的教學也帶來一定困擾。相較于傳統的藥劑學教學模式以理論加實驗的模式,藥劑學實訓教學的優勢在于知識的傳授不僅僅局限在課堂和實驗室這一小小的空間,要讓學生充分接觸偌大的生產環境,令其有強烈的職業意識,同時讓學生充分了解生產環境下的藥劑學相關知識的實操流程,促進其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基于此背景以及藥劑學教學所需的基礎,藥劑學的實訓教學應運而生。
藥劑學實訓基地是高校藥劑學實訓的一種模式,實訓基地會仿照真實的生產條件和環境,以及生產實景來力求學生能有最真實的生產體驗,如常用的生產設備,常見劑型的生產線等,可以讓學生對生產環境加以了解,掌握基本的操作流程和劑型生產以及質量控制等知識,進而提高職業技術水平及就業能力。
三、藥劑學實訓教學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實訓設備使用不到位
按照相關要求,實訓基地通產采用常見劑型的生產線,但由于部分設備運行的成本偏高,所以這些設備的使用頻率比較低。例如,鋁塑包裝機,一旦開機對包材和原輔料的消耗較大;而灌封機因為產生明火、滅菌柜因為高壓,二者都具有一定危險性所以使用率也不高;對于一些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阻礙了學生的參與度。此外對于流程長的藥劑制劑,無法全程在設備上操作。以上各類情況對設備的利用率都不高,因而阻礙了實訓教學的有序開展[1]。
(二)實訓項目內容不全面
實訓課程的學習范圍是比較廣的,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而學生為了能盡快進入實訓角色,需要積極了解崗位的基本常識、熟悉設備的操作及原理等等內容,而這些也需要花大量時間去消化并理解記憶,但是藥劑學的學習是有課時限制的,給予實訓課的課時往往難以支撐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因此學生在實訓課學習到的內容量就不夠全面了。
(三)教師實踐水平有限
實訓教學課程課設置的初衷是提升學生的職業和崗位技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對教師實踐能力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相關實訓教育教學的經驗,熟練掌握設備儀器的操作,并掌握各類實訓項目的設計等。為保證對學生實訓教學有足夠的引導能力,教師的實踐能力是不容忽視的。
(四)考核體系不完善
對實訓課程進行期末考試這種傳統的實訓教學的考核方式是不客觀的,只將學生的實訓報告當作評定標準,忽視實操的過程表現,僅僅只重視正式制備階段,缺乏對制備前準備,制備后收尾工作,以及在線檢查等項目的考核,這種考核方式是不夠全面的,考核體系也不夠完善。
四、改進藥劑學實訓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加強實訓基地的使用頻率
1.實訓崗位的設置
為保證實訓崗位的合理性和實用性,要積極了解學生的就業方向、專業特點以及將來崗位的要求[2]。理論課與實訓課之間要互通互補,同時開設。為實現教學課堂上的理實一體化,對理論課堂中出現的內容作詳細分析講解后,要在實訓課中作為重點訓練,讓學生的思維由抽象變為具象,進而提升其學習的主動性。為滿足藥品生產企業的實際需求,實訓教學的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對制藥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常見劑型的制備方法,并樹立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理念,以備崗位之需。
2.科學分組
科學劃分好實訓崗位之后,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按次序輪崗實訓。一方面可以提升對設備儀器的利用率,給學生更多的實操機會,加深實訓印象,提升實操水平;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的溝通交流,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增強其學習效率。
3.注意實訓訓練的方法
實訓的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要靈活掌握才能增加其實踐能力和職業水平。例如,可安排相關實訓基地的參觀活動,促進學生對不同實訓設備的了解。還可以通過對同一實驗要求不同的實訓方式來進行實訓教學,如實驗“9%氯化鈉注射液的制備”由實訓室的灌封機替代實驗室的手工作業,進一步提升了實驗效果,又給了學生一次實訓操作的機會。
(二)推進實訓項目的全面化
1.實操仿真實訓教學
為保證學生實訓教學效果得以提升,學生的崗位訓練能貼合實際,切實提升實訓基地的建設標準,并依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對藥企生產車間環境的要求,來構建仿真車間的環境,模仿生產情境。例如片劑車間,設立了壓片間、緩沖走廊、二次更衣室、清潔間等于實際藥品生產企業相同的操作室。并且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對生產環境的要求,每個操作間還會設置環境監測儀器。為保障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同時要了解設備的試機、安裝、調節和具體生產等,要在仿真車間內設置常見的生產機型設備,如壓片機、顆粒機等。在仿真車間進行實訓教學,必須嚴格按照流程操作,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藥品生產的全過程,同時熟悉了不同劑型藥品的生產工藝,為今后走向藥品生產崗位打下基礎。
2.虛擬仿真實訓教學
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為給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實訓內容,擴展對更多劑型生產制備的學習和操作,實訓基地還可以設立虛擬的仿真實訓操作室。仿真的媒介通常是一人一機、電腦虛擬、三維互動、角色扮演的形式,配備的生產線以片劑為主,還有軟膠囊和小容量注射劑等[3]。通過對這一實訓課程的學習,可以將枯燥復雜的理論知識通過虛擬系統進行有效的轉化后加以掌握,同時互通互補,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的全面發展。
(三)提高師資質量
由于藥劑學的實踐性很強,為保證學生能更好適應未來的崗位需求,對專業教師的要求就比較高,如所授知識內容與崗位要求的匹配度,實訓過程故障的處理辦法,實踐能力的培養方法等。因此需要高效積極培養、引進具備較強實踐能力的“雙師型”專業人才,同時要求其具有相關藥企技術管理和生產的相關工作經驗,要熟練掌握GMP管理及設備設施等內容。
為保證提高實訓課教學水平,要對每位實訓教師做崗前設備培訓,目的在于熟練掌握實訓基地所有設施設備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為檢驗培訓效果,還可以組織相關技能考核。另外可要求專業教師去企業進行實踐進修,使自身的實踐能力得以提升,還可將在進修中的所學與實訓教學有機融合,做到“從學中來,到學中去”,以培養出更符合實際生產需求的藥學人才。
(四)完善考核體系
為確保考核標準的合理化,考核評定結果的科學化,實訓課程的考核體系應按照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原則,采用期末考與階段考核的方式。分階段考核學生對每個崗位的練習情況,而學期總成績的評定標準則要參照考核學生的理論成績,階段考核成績以及其學習態度等。
其中對學習態度評價包含實訓訓練中的動手能力,實訓報告質量以及課堂紀律等,旨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而操作技能的評定組成有制備前準備、正式生產制備、質量控制、制備后清場及記錄錄入等,科學全面地分配分值,將學生的練習情況做客觀的反映。使理論的考核內容與實訓目的相符合,才能利用理論知識引領實訓操作,通過實訓教學使理論水平得以提升。
五、結語
為促進藥劑學專業學生實操水平的提升,加強對職業崗位的適應,實訓教學應運而生,可以說藥劑學實訓教學承擔著為藥品生產第一線輸送專業人才的責任。因此高校應積極推進藥劑學實訓教學的質量提升,大力培養更專業全面的高素質人才,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章斌,姚永秀,李飛,彭裕紅.基于“教學工廠”理念的高職藥劑學實訓課程改革初探[J].現代職業教育,2016(31):82-83.
[2]孫曉譯,李向榮.實訓平臺在本科藥劑學實踐教學中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4(z2):160.
[3]鐘湘云,毛群芳.GMP仿真實訓系統在藥劑學實訓教學中的運用[J].農家參謀,2018(2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