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雪紅
道德與法治課在教學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學科課程的特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當前形勢,積極挖掘資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我認為,可以根據文本內容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成為具有高尚情操和優良品德的時代新人。
一、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為此,思品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不斷地向學生灌輸愛國主義精神。如在上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第一冊《祖國的歷史》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為例,講述全國人民同心協力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歷程。由此教導學生樹立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自己的理想中和行動上,刻苦學習、努力拼搏。
二、加強對學生的新時代勞動教育
思品課教師應緊扣時代主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結合學生成長實際,堅持勞動教育基本原則,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新時代勞動教育必須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并用、安全適度。我認為,在小學階段應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生活技能,注重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的培養。如在上完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第二冊《我們播種春天》這一節課后,我組織學生到校園里拔除雜草、打掃衛生,大家干得熱火朝天。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出力出汗,接受了勞動教育和鍛煉。我認為,學校要積極利用“五一”勞動節、植樹節、傳統手工藝比賽等,營造良好的勞動文化氛圍,充分發揮思品課在勞動教育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
眾所周知,小學生身心剛開始發育,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還沒有形成,容易被周圍環境所影響。為此,小學階段應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培養學生尊重生命、愛惜生命的態度,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思品課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多種方式,循序漸進地向學生普及有關生命教育的知識。如在上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第二冊《健康、安全有意義的暑假》這一節課時,我就要求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時時刻刻牢記健康和安全,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此次新冠肺炎爆發期間,確診病例不斷攀升,死亡病例不斷增加,人們開始惶恐不安。當每個人都直面危機時,都會深刻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可貴。只有實施正確、充分的生命教育,學生才能更懂得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更有動力去學習必備的生存技能以保護生命,更注重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更好地延續生命。
四、加強對學生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根據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小學德育課程中要增加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內容。在具體的課程實施中,教師要注意統籌把握,綜合、動態地實現對兒童及其活動的支持、合作與指導。例如在上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第一冊《中秋節》這一節課時,我就以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和元宵節為例。為了使學生更能體會到節日樂趣,我幫助、指導學生制作了小燈籠,讓學生在燈籠上貼上自己收集的謎語,舉辦了一個燈謎會。通過讓學生制作小燈籠和舉辦燈謎會,我讓學生記住了中華傳統節日元宵節,了解了元宵節的來歷和過節的傳統,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傳統節日的重大意義。
五、加強對學生的合作精神教育
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我在《我們的合作》這節主題課上,向學生們說道:“合作是集體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現代化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注重團隊精神,越來越需要合作,小到兩個人的合作,大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今天這堂課我們學會了合作,知道了合作成功的條件,希望在以后的集體合作中你們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教師授課時可以特別強調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就需要全世界的科學家共同合作,引導學生帶著更深層的體會,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總之,思品課教師要根據課本內容,結合現實生活,全面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才能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責任編輯?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