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菲


中職階段設計類專業學生多以25+05學制為主,人培方案多以第一學年基礎知識學習,第二學年綜合專業技能試訓為主,從課程設置上看,基本圍繞著設計類專業工作流程中的各個環節作為課程內容,本文重點探討設計類專業學生進入二年級后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
經過幾年的改革、探索、嘗試,我校率先提出以項目為依托的“跨課程綜合試訓”授課模式,該模式適用于所有中、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經過了2年的實踐、多次的研討及改進,該模式已經在我校藝術設計部4個專業方向中成功推廣,巧妙地解決了場地缺乏、項目制作時間不集中、整合師資力量等問題。
一、“跨課程綜合實訓”授課模式
下面以動漫游戲專業二年級學生專業課程設置為例,簡要介紹以項目為依托的“跨課程綜合實訓”授課模式是如何開展的。
(一)?第1~10周的學習安排
表1為開展“跨課程綜合實訓”前的教學安排,通過前1~10周的學習,學生已掌握各項課程的基本技能和知識。
(二)?第11~20周開展綜合實訓的具體安排
項目名稱:二維動畫短片創作;課堂形式:跨課程綜合試訓;班級:動畫161;時間:11~20周(共10周);涉及課程:分鏡頭腳本繪制、動畫場景及角色設計、動畫制作、后期合成。
“二維動畫短片創作”項目跨課程綜合實訓教學安排如下。
1.跨課程綜合實訓教學目標。本實訓教學由4門專業課組成,由A、B、C三名老師共同承擔實訓任務A老師作為本次實訓教學負責人,共同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3~5分鐘二維動畫短片創作項目,本“跨課程綜合試訓”共10周,200課時,其中涉及課程及課時分配時間如下:(1)分鏡頭腳本繪制,總課時20節,授課老師A。(2)動畫場景及角色設計,總課時40節,授課老師B。(3)動畫制作,總課時100節,授課老師A。(4)后期合成,總課時40節,授課老師C。
2.跨課程綜合實訓課程表。為了避免實訓室場地沖突及文化課程授課改變,跨課程綜合實訓課時安排與1~10周傳統教學模式下課程安排時間和數量一致。
3.跨課程綜合實訓學計劃。根據二維動畫設計行業企業工作流程,本次綜合試訓按照分鏡頭腳本設計→動畫場景及角色設計→動畫制作→后期合成的工作流程開展教學,具體實訓教學進度如下。11~12周:文字腳本撰寫、動態分鏡繪制,授課老師A、B。13~14周:動畫風格確定、場景、角色、道具設計,授課老師A、B。15~18周:動畫制作,授課老師A、B、C。19~20周:配音、后期合成,授課老師A、C。
4.跨課程綜合實訓項目教師工作量。本項目由3名老師共同承擔,共計200課時,各教師工作量按每位教師承擔課程的周工作量換算。
二、以項目為依托的“跨課程綜合實訓”模式優勢特點
1.有效提高實訓教學質量。通過2年的實踐,跨課程綜合實訓在藝術設計部四個專業方向的教學效果顯著,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跨課程綜合實訓模式更能集中教學實踐,學生學習時間緊湊,學習目標明確,學生能夠通過跨課程綜合實訓項目的完成了解所學專業的行業制作標準流程。
2.促進師資力量高度融合。傳統教學模式,一門課多為一名老師教授,在跨課程綜合實訓教學開展過程中,一個大的實訓項目,往往需要至少3名老師指導,教師在各自較擅長的領域指導學生完成綜合項目,大大地促進了師資力量的融合。
3.便于校企合作項目開展。傳統教學模式中一門課程往往很難承擔一個綜合項目,學生學習的課程多而散,沒有形成項目捆綁,在跨課程綜合實訓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教學時間雖然沒有變長,但變得集中,可以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內完成大型綜合實訓項目,更加便于企業項目進校園,便于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
4.實訓模式靈活易于推廣。相較于其他學校的各類相似教學模式,藝術設計部提出的“跨課程綜合實訓”教學模式更加易于推廣,實操起來機動靈活,學生的實訓場地不變,授課教師不變,授課教師的總工作量不變,更加易于實施。
責任編輯?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