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琴
情境教學法是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新型教學理念,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且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根據教學目標有目的地引入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的一種教學方法。把情境教學法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結合在一起,可以避免傳統教學方法下小學生對作文容易產生的厭惡、煩躁的情緒,以及不知如何“下手”的寫作弊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可通過以下途徑運用情境教學法:
一、利用虛擬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多媒體在教育方面已經得到了十分廣泛的使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多媒體應用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些視頻片段,創設虛擬情境,引導學生針對視頻中的情境開展寫作活動。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在觀看中掌握知識,又能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寫作思路,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進而為寫作質量的提高做好基礎性工作。
例如,教師在講解“我最喜歡的一部動畫片”這一作文主題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些動畫片的片段,如《熊出沒》中的“荒野求生”“挑食的光頭強”“世上只有媽媽好”等,引導學生討論:你最喜歡動畫片中的誰?為什么?你從這部動畫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然后再讓學生動筆寫一寫。這樣創設的情境要比簡單的文字情境更形象,讓學生有豐富的內容可寫,并從中體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有效減輕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
二、利用生活情境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睂懽髌鋵嵕褪菍W生將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會單純地給學生講述寫作的方法,并沒有教會學生如何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寫作中。因此,教師應當積極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將學生熟悉的某個生活場景“搬”到課堂中,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此舉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在寫作過程中融入真情實感。
例如,在確定“寒假里的一件事”為寫作主題之后,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我向學生展示了一些場景,比如春節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的照片,然后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寒假里經歷過的事情,如年夜飯中的歡笑、放鞭炮時的驚險、拜年時的歡樂、旅游中的情景、讀書的樂趣等等,引導學生選擇寒假里親身經歷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來寫,找到自己的寫作方向。只有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學生的文章才能表情達意,真實生動。又如,引導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練筆。教師應適當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游戲活動,并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活動過程中的神態、表情、動作,再回到寫作課堂中,引導學生回想當時的場景,然后才開始寫作,這樣大部分學生都會寫得內容充實、語句生動、條理分明,真可謂是“學中玩、玩中學、寓寫于樂”,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就被調動起來了,這樣才會順利將“要我寫”變為“我要寫”。
三、利用表演活動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表演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此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例如,在講授《獵人海力布》這篇課文時,我組織了一場角色扮演活動。首先,我讓學生自由組合,分別扮演“海力布”“小白蛇”“老人”等角色;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排練,強調在表演過程中要深入體會角色的形象和性格特點;最后,組織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對這篇文章進行復述、改寫、續寫。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扮演的角色,自主確定寫作的方式。通過表演情境的創設,我將枯燥的寫作課形象化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長此以往,學生寫作的質量和水平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總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創設并利用多種有效的情境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任編輯?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