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君
近幾年,新課改的逐漸推出與實施,促進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與創新,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開始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物理實驗的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動手參與物理實驗的每一個環節,促使學生掌握并且學會運用創新思維能力展開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分析
1.忽視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初中物理教學中仍然采取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參考以往教學經驗展開教學活動,通過實驗演示代替實驗的實際操作,長久采取這種教學模式會抑制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學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根本沒有機會自己動手操作,嚴重影響學生物理知識學習效率的提高。
2.對物理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高
多數初中物理教師按照課本要求展開實驗教學活動,要求全班學生共同操作一個實驗,這樣學生得出的實驗結果都是相同的,同時,還有一些學生在實驗中偷懶根本沒有參與進來。這種單一、僵硬的實驗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并且還會影響教師對物理實驗現象的進一步探索與研究,整個過程學生被動操作實驗,忽視學生自主思維的運轉與思考,抑制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
3.學生對物理實驗環節缺少熱情
初中作為學生好奇心最旺盛的時期,動手欲望非常強烈。然而一些教師卻忽視學生特點未能為學生設計相匹配的實驗內容,使物理實驗大同小異,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在實驗環節中學生逐漸失去主動性與積極性,不愿參與物理實驗環節的體驗。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
1.結合學生設計物理實驗,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機會
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教師通過理論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掌握物理實驗原理之后,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器材和方法進行相同原理的實驗內容,這樣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動手機會,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感受實驗帶來的快樂,進而激發對物理實驗的興趣。通過擴展實驗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實驗原理與現象,進而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為創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通過物理實驗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能力,同時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探討與研究,逐漸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2.突出物理實驗趣味性,激發學生創新動力
物理學科具有一定的魅力,吸引學生投身到物理學習中,主要因為物理知識可以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以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理論基礎的支持下,讓學生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學生的興趣是有限制的,會隨著物理學習難度加大而逐漸降低,因此,教師在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時,要乘勝追擊為學生盡量展示物理的趣味性,保持學生對物理興趣的延續性。
例如,對于《物理沉浮條件》這個實驗,教師按照教材內容安排,引導學生將雞蛋放在濃鹽水中進行實驗,觀察雞蛋的變化。在具體實驗操作中,需要在濃鹽水中加入適量清水,這樣雞蛋就會出現變化。然而教師按照教材內容設計實驗內容,對一些實驗經驗不足的學生來說,實驗無法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對實驗設計做出改動,事先準備一盆濃鹽水一盆清水,然后將雞蛋分別放入其中觀察雞蛋的變化。這樣的方式不僅方便學生理解,而且能夠取得滿意的實驗效果,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與理解。
3.采取合作教學模式,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全新教學模式,融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會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通過小組合作方式的應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進行《探究運動與力的關系》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的實驗內容,相同的小車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上滑動,觀察小車的運動情況,探索力與運動之間存在的關系。觀察小車運動狀態的實驗,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還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對學生日后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教學能提高初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要結合初中生實際情況設計實驗內容,給學生創造更多動手操作機會,通過物理趣味性實驗展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