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翠菊
“科學做好幼兒入學準備”是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具體表現。在學前教育階段,需要樹立科學理念,尊重幼兒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將入學準備教育貫穿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通過幼小銜接工作、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位將“幼小銜接”活動真正落實到實處,為幼兒入小學學習生活做好準備,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
一、培養孩子入學前良好的心理品質,種下積極上學的種子
幼小銜接,環境先行。充分發揮環境的作用,讓幼兒在愉悅的幼小銜接環境中如認識、了解、暢想小學生活。大班級組的教師精心地為幼兒營造一個與小學銜接的環境:座椅像小學一樣在教室整齊擺放;教室周圍的環境是孩子參與的“我心中的小學學校”,“我報讀的小學、讀小學的人數(男、女分別有多少個)”,幼小銜接區域“我認識的文具”等;還有創設“教育好伙伴專欄”,家園共同為孩子順利進入小學做好準備。
開展“我上小學了”主題活動,讓幼兒在豐富的主題活動里共同去認識、了解小學生活。如,開展討論活動“如何能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小學與幼兒園的有什么不同”,科學活動“小學生的文具盒”、“小學生的作息安排”、“小學的教室”,繪畫活動“我是一名光榮的小學生”等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引導幼兒對小學的了解與認識,消除幼兒對上小學的焦慮感和恐懼感,達到對上小學的渴望情感。
二、鍛煉幼兒綜合能力的準備,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1.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開展各項體育游戲,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采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游戲時間等。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做好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并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2.塑造幼兒的責任能力
入小學后,需要孩子具有完成任務的能力。我們要幫助孩子樹立起自信心和任務意識,做一些簡單的任務,并監督孩子準時地完成各項任務。如,開展“值日生”?和“天氣預報站”相結合的活動,讓幼兒知道什么時候當值日生,關注當天的日期、天氣,完成當天天氣的記錄標示等任務。開展“我是守時的好孩子”,與孩子共同制作幼兒園一日作息時間表,讓幼兒完成早睡早起,不遲到,依時回園參加早操的守時任務,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和時間觀念。還可以將側重點放在任務完成的時間控制,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整理書包、收拾玩具任務等,培養孩子接受任務、完成命令的習慣,勇于承擔責任和承認錯誤,以良好的生活習慣來迎接小學生活。
3.提升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是社會性適應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它是兒童交往、學習、生活的基礎和保證,特別是主動性、獨立性、人際交往能力等,不僅關系著幼兒入學后的生活質量,也關系著他們在小學的學習質量。我們要注重幼兒的交往能力的培養,通過開展各類社會實踐體驗活動,讓幼兒的能力得到鍛煉。開展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游戲,消除孩子的膽怯心理。開展“說說我的心里話”活動,讓幼兒快樂分享自己的心聲。開展“歡迎來我家”游戲活動,讓幼兒模擬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學習自主地招待客人。教師在培養幼兒學會禮貌求助的基礎上,學習熱情地幫助他人,從而有意識地、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的溝通交際能力。
三、家園同步,共同為幼兒入小學做好準備
1.召開家長會
學期初,召開大班家長會,向家長詳盡地介紹幼兒園的幼小銜接計劃,保證家長對于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能清晰理解,取得家長對幼兒園、班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更好的實施幼小銜接方案打下基礎。
2.理論指導、更新觀念
利用幼兒園的微信公眾號或邀請專家、小學教師等來園為家長舉辦有關幼小銜接的專題講座等方式,使家長正確了解幼小銜接的意義和重點,掌握入學前習慣培養、能力培養的具體方法與途徑,了解除了學習能力等入學準備以外還應重視幼兒心理、生理上的入學前準備工作,對幼小銜接工作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解。家長不僅掌握了幼小銜接的各種知識,還從心理上重視幼小銜接工作。幼兒園微信公眾號開設《家長學堂》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專家為您支招。指引家長要決抵制和摒棄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和教育內容的錯誤傾向,重點關注幼兒身心健康、學習品質及社會性發展等關鍵素質準備,注重鍛煉幼兒健康的體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培養勤學好問、認真專注的學習習慣,建立初步的任務意識和規則意識,形成誠實守信、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等道德品質,引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積極體驗和向往,家長可以怎樣做?進行《要為孩子入讀小學做好充分準備》、《讓花兒幸福綻放》等幼小銜接專題講座,家長高度評價活動實用有效,積極配合做好相關銜接工作。
3.家長參與、同步銜接
利用“家園直通車”欄目,向家長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并向家長提出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督促孩子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可以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入小學的學習提供時間上的保證;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進入小學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頭蛇尾。
利用家園聯系冊、家長來園接送幼兒、電話交談、微信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并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園更進一步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教育的終結階段,是小學教育的開始階段,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重視孩子健康個性的養成,善于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及時改善教育策略,不斷的探索幼小銜接的科學方法與途徑,家園形成合力,科學做好幼兒入學的準備,一定能讓孩子更快、更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