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
【摘要】在教學小學語文時,作文教學始終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的,他們學習作文的興趣很低,寫作水平也不高,范圍更是狹窄,只會寫簡單的作文,所以方向和思路不明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教學,這樣可以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幫助他們慢慢積累一些寫作方面的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是課堂的主體,他們只講授課堂上的知識而不進行課外的學習,所以學生僅僅掌握書本上的淺顯知識,寫出的作文沒有靈魂,質量不行。但是,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識點,學習到課外閱讀中文章的表達方式,能夠寫出更加優美華麗的詞句。教師就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做摘抄,即把表達好的詞句,甚至段落文章記錄在筆記本上,并且可以選擇性的應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這樣就可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讓他們寫出來的文章更加生動。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習課外閱讀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可以學到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升認知能力,讓他們能夠得到全方面的發展。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幫助老師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讓作文的主題與內容相符合,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平常的語文教學中增加課外閱讀,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中的寫作手法以及技巧進行模仿,潛移默化中就會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拓寬自己的眼界,從其他人的描寫中獲得一些閱讀的興趣,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心中所想,所感。再選擇課外讀物時也要根據自身的水平,要盡量避免一些晦澀難懂的閱讀書本,通過一些簡單但蘊含豐富道理的閱讀書目來激發學生們學習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習課外閱讀還能夠提升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素材,而不是僅僅使用生活中常見的素材。
多種素材的運用,會使得文章內容更加豐富,語言會更加生動具體,特色很鮮明。小學生們如今在學習課外閱讀就是為了模仿,因為模仿是創造的必經之路,只有閱讀了大量的課外讀物,學生通過自己的選擇適合自己的風格,然后對相關風格進行借鑒和模仿,就可以在這積累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通過長時間的課外閱讀,積累和借鑒,學生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除此之外,如今是信息化時代,很多學習的內容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的知識,所以必須要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才能夠拓展知識面,幫助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對于作文的興趣不高
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很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作文的內容對于有些小學生來說是很復雜的。在寫作文時,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以及語句的用法。但是,他們的年齡較小,理解能力比較薄弱,面對這些復雜的問題時,就會退縮,缺少學習興趣,也就掌握不了作文的技巧,所以在學習寫作時就不能達到好的效果。
(二)寫作時的范圍比較窄
小學是進入學校學習的初始階段,對于一些知識的掌握只是淺顯的基礎,所以在寫作時能夠用到的素材非常少,他們所寫的內容也都是跟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知識,而在課外閱讀中的知識并不會想起來運用。又因為他們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學習不積極,對于一些好的詞句沒有進行摘抄,到了寫作時就會忘記很多自己遇到過的好詞好句。除此之外就是教師必須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將課外閱讀中學到的對作文有幫助的技巧教授給學生,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幫助他們的學習進程。
(三)寫作能力低
學生大多都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進行學習,所以他們關注的只是淺顯的掌握課本中的知識,試圖在考試中拿到較高的分數,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處在學習的啟蒙階段,他們的思維能力還處在發展的階段,主動的學習以及自主掌握知識難點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這種情況就不利于他們寫作能力的提高。雖然他們的寫作能力比較低,但是他們仍然不擔心自己的寫作水平,反而隨波逐流。
(四)方向不明確
一般在寫作文時都會有一些要求,教師在講完這些要求后,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這些要求。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偏離題意,找不到正確的作文方向,寫出的文章就是模棱兩可,沒有中心思想,整個作文都是零散,流水賬似的文章屢見不鮮,所以導致文章的整體質量很差。
三、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如何運用課外閱讀
(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新的教學內容之前,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個人興趣,為他們制定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這樣就可以提升他們的興趣及綜合學習能力,為他們進行寫作以及課外閱讀時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教師要通過課外閱讀的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不同思想和情感變化,這樣他們在寫作時也就會有更多更豐富的情感表達。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負起責任,選擇一些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話題來引入教學內容,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對此閱讀的思考,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同時,教師也要選擇一些由淺及深的書籍,讓學生們能夠接受不同程度的熏陶,逐漸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四年級的《觸摸春天》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閱讀,分析語句的構成、用法、寫作的目的,并且將自己感悟的道理分享給同學們。再適當拓展相同類型的文章,供學生自主閱讀,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們掌握好不同的寫作手法以及詞匯,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
(二)加強培養閱讀思維能力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可以提升人們的氣質,豐富人們對于世界的感官認知,通過閱讀學生們可以得到更豐富的財富。若是只通過單純的課堂內容學習,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就會很薄弱,在進行寫作時就不能夠將自己的感悟通過詞匯進行表達。所以,必須要通過課外的內容提供給學生更多不同的感受,這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即使積累了一些素材,也不一定能夠寫出好的文章,因為寫文章并不是將這些素材進行簡單的堆砌,而是通過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將他們整合好,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才是一篇成功的作文所應具備的。
(三)培養他們的社會意識
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很少,所以在寫文章時很多內容都沒有層次感,缺少真情實感的文章是空洞的。必須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才能夠從別人的筆下了解這個社會的諸多現象,通過自己的判斷辨別,取其精華,培養其基本的社會意識。只有這樣才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寫文章時也就不會出現言之無物,詞不達意等現象。小學生在進行寫作時要跳出固定思維,通過多種的角度來分析、闡述問題,這樣的寫作才是有深度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時,教師要認識到課外閱讀對于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要鼓勵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大量素材,掌握相關詞匯的使用方法以及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以促進他們寫作思維的形成。畢竟,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課外讀物,才能夠有更多的詞匯積累,對他們的邏輯思維產生積極影響。在寫作時只有題材新穎,詞匯豐富,語言特色鮮明的作文才會吸引老師的注意力。所以,學生必須要通過課外閱讀,來確立適合自己的寫作模式,將課外讀物中的內容轉化為自己掌握的知識,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參考文獻:
[1]曹建峰.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必要性[J].學周刊,2019,(20):138.
[2]吳潤甫.淺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9,(20):140.
[3]陳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解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