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平
摘要: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加快,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擴張。在此期間,縣文化館要積極作為,力求在加強和群眾之間的聯系基礎上,不斷優化、創新、發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和群眾生活、生產實際緊密聯系。久而久之,吸引更多基層群眾參與進來,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涵,方便及時宣傳最新的黨政方針,持續改善群眾的文化品位和涵養。而本文則在闡明縣級文化館的特征、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的相關職能、組織群眾文化活動期間遺留的弊端和改進的要點基礎上,探索日后縣文化館做好群眾文化活動創新工作的思路。
關鍵詞:縣文化館;群眾文化;弊端;創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J616;G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188-02
一、前言
文化館的重大職能,在于持續優化公共服務,迎合基層民眾愈來愈高的公共文化體驗需求,發揮出更加全面和高水平的社會教育功能;同時在公共文化活動中集中反映主流的文化精神,整理和保護一系列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也就是說,不管在任何時候,縣文化館都屬于群眾文化生活中不可欠缺的部分。
二、縣級文化館的基礎性特征
首先,縣級文化館主要工作是群眾文化開展,在糾正個體的三觀基礎上,大幅度提升他們的精神生活質量并豐富群眾文化內容,為日后群眾情操和生活情趣的強化、基層文化傳承發展、社會道德規范性提升、國家思政方針推廣等,奠定基礎。
其次,縣級文化館屬于為人民服務的公益性機構,要積極維護國家形象并牢記使命,為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貢獻一份力。在此期間,其有必要深入性地和群眾互動溝通,收集整理相關的歷史文化素材,在帶動本地文化繁榮發展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公民的價值觀和道德修養。
三、縣級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的相關職能
(一)組織引領
文化館在規劃群眾文化活動期間,會憑借文物展覽、知識講座、技能培訓等途徑,向公眾傳播一系列實用的科學文化知識,并在社會教育環節中修正個體的文化理念,為日后加快精神文明建設進程、發揮群眾文化活動引領功效、提升社會整體的文化內涵,以及推動國家文化事業長足發展等提供保障。
(二)創作指導
文化館還擁有指導群眾進行文藝創作和理論研究,以及區域隊伍建設、體制規劃等方面的職能。對于縣級文化館來講,其當下最大的使命莫過于指導本地各年齡段人參與適當的文化工作,創建高素質的業余文藝隊伍,進一步為日后群眾文藝骨干的培養、文化資源針對性配送等,做過渡準備工作。
(三)服務管理
在平常的群眾文化工作中,縣級文化館還應該負責實時性收集、整合、鉆研最新的非遺資源,之后再基于這些資源的特色來設置宣傳主題,組織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并提供專項服務。久而久之,妥善發揮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的紐帶功效,促進群眾文化高水平發展。
四、縣級文化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中遺留的弊端
(一)觀念陳舊,認知有限
雖然說某些地區已然有文化發展的意識,明白追求精神文明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可對于一些過于貧困的農村地區來講,卻時刻經受傳統保守思想的約束,對于先進的文化傳播過于陌生,沒有及時接受深層次的文化教育。如若長期放置不管,將嚴重拖延社會文化的進步,令本地群眾文化工作開展遭遇到瓶頸。
(二)不夠重視,資金投入較少
組織群眾文化活動,往往要依靠批量化的資金和完善的指導體系,可與之矛盾的是,某些地區始終認定文化工作不過是起輔助作用,選擇集中發展經濟,使得群眾文化工作長期被忽略,沒有發揮出對文化傳播、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久而久之,文化館的資金投入力度也慢慢變小,內部技術設備愈加單一,不足以順利開展全新的群眾文化活動,更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和改造目標。
(三)隊伍建設水平低下,人才培養不足
較多縣級文化館內部都遺留對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儲備不足的缺陷,一直以來習慣于聘用兼職人員,而他們不管是在專業理論,還是在工作經驗方面,都存在明顯漏洞,且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相關的項目和設備等不夠了解。再就是上級機構對于縣級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人員隊伍等,欠缺整體性的規劃,使得這類隊伍長期以來過于薄弱,深刻制約著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開展。
五、改進上述弊端的措施
(一)凸顯引領職能,緊跟文化發展節奏
社會文化處于持續更新的狀態,在此期間,縣級文化館要緊緊跟隨和準確把握,進一步合理發揮出文化方面的引領功效。即及時和準確把握文化發展的具體方向前提下,基于時代趨勢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各類群眾文化項目之中。
此外,還應該竭力掙脫傳統文化服務思維的約束,配合高端先進的文化來啟迪人的智慧和思想,調動個體無限的潛力;還有靈活應用各類服務資源,實時性拓寬文化服務的路徑,進而全方位迎合基層民眾的文化體驗和學習需要。
(二)增加經濟投入,健全相關的硬件設施
現代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要依靠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環境。所以說,各級政府要竭力拓寬資金籌措的渠道,在文化館內部硬軟件設施建設上增加投入,持續健全縣級文化館的結構機理,增強其文化服務的能力。
(三)加強團隊建設,著重培育文化人才
縣級文化館屬于群眾享受文藝的樂園,也是各類文協組織交流的紐帶,人才隊伍培養質量的高低,對其有著決定性意義。所以說,縣級文化館要定期選拔一些品質卓越、有奉獻精神的專業化人才,做好對他們各階段的培訓和指導,倡導他們不斷交流和共享實踐經驗,從而大幅度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保障日后群眾文化服務的高質量性。
(四)增加活動內容,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
即主張定期組織多元化、受眾面域廣闊、影響力超凡的群眾文化活動,包括重大節日或是重要節點的文藝演出活動在內,在重塑民眾的精神風貌之余,不斷地感染他們的情緒和啟迪他們的智慧。與此同時,還應該實時性增強群眾文化隊伍的實力和動力,進一步促成社區、村鎮、校園、家庭等群眾文化的繁榮性發展。
(五)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帶動文明建設的升華
縣級文化館要積極發揮出對基層群眾的文化教育和政策宣傳職能,力求及時將最為先進的社會文化傳播到群眾內部,配合更加簡明快捷的方式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感染個體情緒的同時加深其和黨組織之間的聯系。如配合各個黨政方針宣傳教育,來引導群眾積極介入到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活動之中,進一步壯大主流文化格局,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文明新風尚,以動員更多人來助力我國文化事業的長遠化發展。
六、縣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創新的思路
(一)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速率
作為縣級文化館,要積極地和本地政府進行溝通協商,力求及時獲得各方面的支持,做到及時引入優秀的專業人才,增加對群眾文化服務的經濟投入,進而大幅度提升文化館的服務質量,避免和基層群眾的實際需要產生任何沖突。作為地方政府,當及時調查和明確縣級文化館日常辦公、活動組織需要消耗的經費數量,定期下撥。必要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和地方社區、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等加強合作,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加入到基層文化建設體系中,進一步帶動群眾文化事業的深入性發展。
(二)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即確保實時性培育規模化、結構合理化、業務熟練化、服務人性化的人才隊伍,進一步促成群眾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提供專業的技術人員配置,即在及時明確不同縣區人口總數、經濟發展實況、藝術門類需要、群文工作特征的基礎上,招聘和配置適量的優秀人才。另一方面改進既有的業務人員結構,要求這些工作人員的學歷都在??埔陨?,且擁有熟練的業務能力和完善的知識儲備,如若說發現一些學歷不夠但藝術造詣超群的人,可以考慮適當減少約束,在入職后再進行深入性地實踐訓練和培訓指導。再一方面便是主張直接引入專業藝術團隊業務人員,或是招考選拔一些應屆大學生,借此充實人才隊伍的同時,合理把控業務人員的年齡結構。
(三)實時性把握和迎合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需要
處于新形勢之下,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變得愈來愈多元化,包括群眾舞蹈、歌唱、美術、表演等各類活動,加上社會呈現出愈來愈強的開放性、競爭性特征,使得那些年齡、文化層次、知識背景各異的群眾,在文化活動參與需求上也呈現出明顯的區別。所以說,作為基層文化館,當深入性把握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具體需要,結合實際來有針對性地設計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倡導基層民眾踴躍地加入進來,從而獲得各方面的滿足,使他們文化素養得到提升、心靈得到凈化。
至于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需求調查期間,則主要沿用到走訪了解的方式,涉及的區域主要包括社區、轄區內的學校和企業等等,亦或是透過互聯網來進行群眾文化需求問卷調查,借此令文化館工作者及時把握各個層次、各個背景人員的文化體驗需要以及興趣偏好。需要加以強調的是,調查期間還應該虛心聽取和接納各類群眾的意見,及時獲取一些有亮點的活動創意和想法,在后續應用之后,保障群眾文化活動的新穎性和多元性。
(四)凸顯精神建設和道德培養的主體地位,改善文化培養水平
盡管說縣級文化館規模不大,不過卻是推動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媒介,包括當中存儲的書籍、視頻、各階段開展的講座和歌舞交流會,以及設置的講座等等,都深深地吸引著基層民眾的視線,帶動了他們整體素質的提升和整個社會道德建設水平的改進。
基于此,作為縣級文化館領導,要大力秉承為人民服務、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來引導人民不斷糾正個人價值觀和拓寬文化視野,進一步彼此合力營造出和諧的社會風氣。久而久之,社會整體氛圍會變得愈來愈溫馨和諧,居民生活更加安定,國家也變得更為富強。
七、結語
綜上所述,縣級文化館作為基層的機構組織,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和個體素質改造方面,發揮著深刻的引領功效。因此,今后各個地方政府要不斷加大對縣級文化館的重視度和資金支持,令其及時更新內部軟硬件設施,定期組織多元化的文娛活動,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久而久之,迎合不同基層群眾的文化體驗需要,帶動我國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惠瓊.試析如何強化和鞏固基層文化館的地位[J].中國民族博覽,2015(07).
[2]郭倚虹.試論基層文化館開展群眾音樂活動的主要障礙及解決途徑[J].北方音樂,2015(11),
[3]杜曼.基層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服務職能探析[J].大眾文藝,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