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茜
摘要:當今社會的教育是重視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核心素養時代”。如何創設具有趣味性、創新性的音樂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是每一位音樂教育工作者都應去深入探究和思考的問題。音樂劇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吸引著很多年輕人的喜愛和關注。音樂劇是涵蓋了聲樂、戲劇、舞蹈表演為一體,是一種綜合藝術形態,將音樂劇引入中小學音樂課堂,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藝術鑒賞能力,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關鍵詞:音樂劇;音樂教學;藝術多元化思維;角色塑造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230-01
一、音樂劇中情境創設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情境創設是音樂劇排練核心,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上,綜合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征,深入劇中角色的形象創造生動的場景,創設有趣的音樂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情緒,把學生帶入情境,有效的調動他們的主體能動性,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音樂的教學法。音樂教學絕對不僅僅是簡單的唱歌,也不是毫無生趣的理論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表演意識和藝術素養。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完全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這樣別開生面的音樂課堂能夠很好地培養了孩子們積極創新的能力,以及自我展示的自信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音樂劇中情境創設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情境創設是音樂劇排練核心,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上,綜合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征,深入劇中角色的形象創造生動的場景,創設有趣的音樂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情緒,把學生帶入情境,有效的調動他們的主體能動性,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音樂的教學法。音樂教學絕對不僅僅是簡單的唱歌,也不是毫無生趣的理論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表演意識和藝術素養。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完全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這樣別開生面的音樂課堂能夠很好地培養了孩子們積極創新的能力,以及自我展示的自信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聲樂演唱和舞蹈語匯在音樂劇中的作用
(一)音樂劇中的聲樂演唱
音樂劇的演唱風格不同于美聲、民族唱法,也不僅僅是通俗唱法,而是一種區別于以上這三種唱法之外的新的唱法。優秀的音樂劇表演者必須具備新的特殊的聲音,用戲劇化的聲音和多變的音色去表達人物、塑造角色。在塑造音樂形象時,必須用自已的技術和表演完全地調動聲音,激發情感表達,感染觀眾。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讓孩子從小學習聲樂演唱,然而聲樂是一門偏向于意識統一肢體的技巧型藝術形式,小孩子的學習能力有限,很難在短時間內了解聲樂的發展史以及掌握發生技巧,久而久之,對聲樂學習失去了興趣和熱情。音樂劇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吸引著很多年輕人的喜愛和關注,是因為音樂劇是涵蓋了聲樂、戲劇、舞蹈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態。這種極為豐富的藝術形態,可以引入中小學音樂課堂,引導學生將聲樂演唱在音樂劇的表演中盡興發揮,激發學生的表演意識和學習熱情。
(二)舞蹈語匯促進學生的身體律動
音樂中的音樂與舞蹈無疑是彼此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中,不應該只有歌唱和彈奏,而應該利用舞蹈語匯將孩子的身心解放出來,鼓勵學生用身體去表達律動,引導學生結合舞蹈來表達心中的音樂。這樣的藝術形式,才是豐富多樣的,才能使青少年真正走進音樂的世界,理解音樂,愛上音樂。音樂劇則是將音樂和舞蹈二者完美合二為一的形式,有唱有跳,邊唱邊跳,在舞蹈的推動下,音樂劇的劇情更加生動,人物感情的抒發也更加到位。舞蹈在音樂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然而音樂劇中的舞蹈魅力也是十分光彩奪目。
四、戲劇性音樂劇中角色塑造激發青少年的藝術表演才能——以《獅子王》為例
《獅子王》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叫辛巴的小獅子在困難中進行歷練,最終成為叢林之王的故事。我在實習時曾經帶領學生們精讀劇本,分配角色,學習劇中的音樂和舞蹈,學生們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參與熱情。音樂劇是一種以戲劇為框架,音樂為靈魂,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是用音樂來演繹故事的一種類型。我引導學生們從聲臺形表和木偶操作方面分析劇中角色塑造,并簡單介紹不同角色如何精準塑造和針對練習,從音樂劇表演的角度出發,希望能對青少年音樂劇表演訓練有所幫助。
音樂劇與歌劇和話劇、甚至舞臺劇都不完全相同,然而任何形式結構的音樂都彼此相關聯。音樂劇更注重是的是舞臺中角色之間的關聯性,臺詞、唱段、形體都是同等重要,是與其他音樂形式相通的。因此音樂劇更注重學生音樂的積累程度,以及對于人物形象的把控能力。在音樂劇學習和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表演,增強表演意識,也能從中獲取話劇、歌劇和舞臺劇的全面知識。
參考文獻:
[1]崔曉燕.小學音樂教學中兒童音樂劇的應用策略分析[J].華夏教師,2019.
[2]梁鶴,苑松巖新.媒體視域下音樂劇的多元化發展探究[J].戲劇文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