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鵬
【摘 要】 在當前的義務教育階段,初中物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需要依靠實驗來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但是受到條件限制,很難在課堂上展示所有的實驗,而通過借助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構建物理知識體系,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在現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必須要對信息技術應用的優勢進行分析,實現教學內容與手段的豐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質量。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初中物理 ?應用
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許多知識需要依靠實驗演示來增強學生的理解,而受到時空等條件的制約,無法為學生提供所有物理知識實驗。而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能夠利用多媒體影像資料,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物理學習當中。所以說,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讓教師對信息技術有一個更好的把握,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完善,彌補傳統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一、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優勢
(一)優化實驗觀察
對于人的思維來說,需要經歷一個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果單純的采用理論知識灌輸的方法,很難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當中,能夠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優化實驗觀察,使得枯燥無味的物理知識更加的直觀,從而降低學生思維方面的難度,提升知識掌握程度。在演示實驗當中,借助信息技術,教師能夠實現物理知識的直觀呈現,比如說在“溫度對導體中的電阻影響”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投影機、視頻展示臺等等信息技術,將實驗放大,避免出現學生觀察不清晰的情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效果。
(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由于學生缺乏物理知識基礎,同時理論內容過于抽象復雜,使得學生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教師通過借助信息技術,能夠將抽象的理論知識進行轉變,以生動形象的物理實驗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比如說在電流知識學習當中,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從教師的語言描述當中對電流的方向、形式以及內燃機如何工作等情況進行想象,但是在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下,能夠以動態的形式將電流的方向、內燃機的內部工作情況展現出來,從而實現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實現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措施
(一)革新教學理念
在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更加廣泛,不僅為教學方式的革新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也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掌握常用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同時,學習網絡資源庫創建的方法,從而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的物理知識,同時鼓勵學生在資源庫當中學習課外知識,更好的提升主動學習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革新教學理念,對自身的信息技術進行完善,從而實現初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科學合理應用信息技術
在現代初中物理教學當中,信息技術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科學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不能過度依賴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優勢,舍本逐末,影響教學效果。在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模擬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依舊是虛擬的實驗,學生對于一些細節的掌握能力存在明顯的不足,依舊需要親自動手實驗,才能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在發揮其優勢的同時,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改善。
(三)協調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關系
初中物理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比如說在進行“壓強”知識講解的過程中,應該在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介紹之后,留給學生部分時間來進行討論,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除此之外,必須要重視實驗教學的作用,對于一些常規性的物理實驗來說,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動手展開實驗,而對于破壞性比較大的實驗來說,則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開展教學工作,為學生的安全以及儀器的完整性提供保證。
結語:在當前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教育領域當中,信息技術的優勢被充分的發揮出來,實現了教學效果的改善。而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彌補傳統教學當中實驗教學不足的問題,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的教學內容,實現學生與教師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周奮建.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教育信息化論壇, 2019(2):121-122.
[2] 辛榮娥.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都市家教月刊, 2017(12):210.
[3] 汪云華,王帆.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歐姆定律學習為例[J]. 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