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萍
【摘 要】 自從有了人類,人類的文明、思想、經驗和知識只有通過文字才能記錄在書面上,系統地廣泛流傳下來,傳播開來。所以,文字是人類的祖先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創造出來的,并不斷的完善。在現存所有文字當中,屬于表意文字的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也是我國通用的文字,它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和民族的統一有著重要貢獻。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生字 ?教學
新課改的不斷推行使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尤其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這個階段是他們初步接觸語文系統學習的重要時期,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應用就顯得至關重要。學生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形成相對固定的良好習慣,并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將對未來學習產生有益的幫助。因此,本文就針對語文教學中的生字進行探究。
一、利用基本字憶字形,“玩”中學
在小學第一冊教本中,多數先學獨體字,而這些獨體字都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傳輸,學生掌握獨體字較為輕松,進入第二期后,學生已然掌握了一定量的獨體字,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畫、減一畫或合起來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例如:“日”加一畫是“目”、“目”減一畫是“日”、“大”加一畫是“天”,“天”減一畫是“大”,這樣既能幫助學生記憶新字,同時又讓學生區別開了這些形近字。我在“創新識字”教學中,經常采用“猜認生字”、“組合生字”、“叫字排隊”、“送字回家”、“讀詞賞畫”、“讀文找字”、“孿生聚會”、“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選難認字”、“眼明手快”、“郵差送信”等等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希望通過各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玩樂方式幫助新入學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記漢字。例如:“玩玩字卡”:學生小組協作學習,通過玩字卡認讀生字。擺——邊擺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可請教小組同學;讀——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學生齊讀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難認字拿在手里或擺在一旁;考——學生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人學,別人不會的想法教;收——學生在小鳥聲中快速收字卡,邊收邊讀。再如“選難認字”:各組商量選出本組的兩個難認字后,各小組長在本組難認字的字卡上打“√”。先請幾個慢生開火車讀沒有打“√”的生字,再請幾個中等生開火車讀打了一、兩個“√”的生字,最后,請幾個學生讀打“√”較多的生字。鼓勵學生爭做“聰明娃”,開動腦筋想辦法記憶難認字,例如記“警”字,有學生說一人違反了交通規則,一位警察走過去,向他敬了一個禮,說了一句話,提醒他以后再也不要這樣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其他學生可補充;記“轉”字,有學生說“轉”字上“車”加“專”,就是說一個人開車一定要專心,否則在轉彎的時候就有可能撞到花臺上,要賠錢的;記“豫”字,有學生說“豫”是“予”加“象”組成的,“予”在古語中是給的意思,別人要送給你一頭大象,你覺得大象太大了,就猶豫著到底接還是不接呢……
二、巧借圖片卡片,“圖”中學
圖片和卡片是小學語文生字教學的基本工具,在很多情況下,教師都利用圖片和卡片進行生字教學。中國漢字的結構主要有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假借字等,其中象形字是漢字結構中的基礎部分。我國早期漢字中的象形字,大多數就像一張圖畫,形象分明,現代漢字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會意字是由幾個象形符號組成的。因此在小學語文生字教學過程中,結合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特點,可用圖片和卡片輔助漢字教學,加深學生對漢字結構的印象,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如在學習“播”字的時候,可使用一幅圖片:一個農民用一只手把稻谷插在田里。“播”字左邊為提手旁,右邊為上下結構,整個生字的結構十分符合圖片上表達的意思。又如在學習“囚”字的時候,可使用一幅圖片:有一個人坐在一個四四方方的房子中間,房子既沒有窗戶也沒有門,那個人表現地十分痛苦。學生們一邊看字,一邊聽教師講解,便很快理解了“囚”的含義。
三、玩轉字謎憶字形,“樂”中學
低年級兒童喜愛猜謎,如果能讓兒童把某些識字內容編成謎語,通過猜謎來鞏固所學知識,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快樂記憶難記字形,又可通過對謎語的綜合分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而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教“坐”字時,教師邊板書“坐”字邊說:“兩人在土上,這是什么字?”學生搖頭。再問:“你們現在的動作是站著,還是怎么著?”學生齊聲回答:“坐著。”“這就是要學的‘坐字。”然后讓學生再把上面的謎語說一、兩遍,字形和字義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順口溜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一種形式,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學習“力”字,先板書“刀”字讓學生讀,再把“刀”的一撇寫透變成“力”,并隨口讀出“‘刀字出了頭,‘力力力”,讓學生把順口溜說一、兩遍。然后教師邊作動作邊問:“我把桌子推動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沒一點力氣能把桌子推嗎?”“能。”“這就是‘力氣的‘力。”最后啟發學生組詞造句。
四、結合電教憶字形,“新”中學
電化教學是現代科學技術在教學上的運用,它具有“形、聲、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獨厚的先進教學手段,能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單純知識傳授型的傳統教學模式向德智體美整體型的創新教學模式轉化。特別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后,創新教育理念的樹立,傳統教育精華的積淀,以及多媒體技術的介入,一節語文課讓學生不僅能學會二、三十個生字,還能學會漢字輸入,將認字、閱讀、寫作相融合,其容量之大,效果之佳,負擔之輕,興趣之濃,能力培養之快,這已成為多少教師多年來夢寐成真的事實。形象、直觀的電化教學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靜態的內容動態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是符合學生的認識心理規律,有利于調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也是“教育面向未來”的有效手段之一。
總之,小學語文生字教學的方法使多種多樣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思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現生字學習中的規律,積累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生字教學的質量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發昌,王登海.淺談小學語文生字教學[J].新一代,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