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鎮文化站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指導基層文化工作和協助管理農村文化市場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是集書報刊閱讀、宣傳教育、文藝娛樂等各類文化活動于一體,服務于當地農村群眾的綜合性公共文化機構。在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黨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和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時代背景下,鄉鎮文化站建設有了更大的空間,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新時期;鄉鎮文化站;建設
一、鄉鎮文化站建設的時代背景
1.政策理論支持。國家發改委、文化部《關于印發全國“十一五”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規劃的通知》規定強化鄉鎮綜合文化站的文化服務職能;加快農村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隊伍建設;建立穩定的鄉鎮綜合文化站投入機制;農村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所需資金由中央專項補助資金、地方財政資金、自籌等多渠道籌措解決。《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中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講好中國故事等。
2.群眾精神文化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鄉鎮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已從對物質條件的滿足轉變到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眾的需求為鄉鎮文化站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催化劑。
3.文旅大融合。針對文旅融合的時代大趨勢,以及在機構改革中文化局與旅游局的合并融合,為鄉鎮文化站建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思路。
二、鄉鎮文化站建設存在的問題
1.資金投入不足。鄉鎮文化站活動經費主要靠鄉鎮政府解決,由于鄉鎮財力可用少,加之鄉鎮存在重經濟效益而輕文化建設的現象,故在鄉鎮文化站建設資金投入較少,導致各項基礎文化設施不完備,不齊全。
2.缺乏文化專業性人才。文化站工作對專業性知識及政治素養都有很高的要求,隨著近年來對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鄉鎮文化站在人員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整體而言,專業性人才依然緊缺,一專多能的文化人才更是嚴重不足。且人員組成趨于老齡化,缺乏新鮮的血液,嚴重阻礙了鄉鎮文化站建設的創新。
3.宣傳后勁不足。由于經費緊張等多種因素,文化站組織文化活動次數較少,缺乏創新及地域特色,在群眾有電視、電腦、手機等文化傳媒的情況下,更加沖擊著文化活動的宣傳作用。
三、加強鄉鎮文化建設措施
1.加大資金投入。一是將鄉鎮文化站建設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以專項資金的形式,確保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積極探索鄉鎮文化特色,打造鄉鎮文化特色品牌,積極向上爭取資金。三是通過招商引資的辦法,以地域文化特色,搞好鄉鎮文化旅游開發,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2.不斷優化隊伍。一是招錄專業性文化人才,為鄉鎮文化站注入新鮮血液。二是通過定期的文化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培訓,不斷優化文化站人員結構。三是上級文化部門要適時組織對鄉鎮文化骨干的“充電”培訓,使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的文化素養、道德素養、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將政治意識、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樹牢。
3.加大宣傳力度。一是結合春節、中秋節、國慶節等傳統節假日開展相關文化活動。二是結合少數民族舞蹈活動、地域特色美食節、少數民族服裝首飾展銷等地域民族風俗節日組織文化活動。三是豐富文化墻,文化標語。四是充分利用文化圖書室、農村書屋等,組織開展文化集中學習交流活動。五是與鄉鎮老年協會共同組織開展老年詩歌比賽、書法比賽等活動。在組織開展文化活動的同時,推動鄉鎮文化的宣傳力度,打造鄉鎮文化的知名度。使鄉鎮文化建設深深走入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去,不斷提高群眾的文化自信。使文化站始終成為群眾求知的課堂,求美的場所,滿足更高要求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場所。
4.深入探索文旅融合。文化站要積極響應文旅融合。加強與文旅部門的溝通聯系,結合鄉鎮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等,將文化旅游與文化發展傳播有機的結合起來,將文化站的發展與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突出文化站建設的經濟效益。
5.積極挖掘地方文脈。文化站人員要發揮專業特性,擔當起地方文化挖掘、開發和保護責任,以專業的眼光,挖掘地方文脈,開發文化旅游資源,保護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創建形成地域文化品牌體系。
6.全面強化監督。一是上級部門要對年度鄉鎮文化站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形成相應的考評機制,并將鄉監督考核結果納入到鄉鎮綜合考評中去,達到從全局上不斷促進鄉鎮文化站的建設的效果。二是鄉鎮文化站要自行開展監督檢查,對各種文化活動開展進行跟蹤問效,積極收集群眾及外界對文化活動開展的意見建議,根據自身實際,提出改進或完善的方式方法,以使文化站工作更有效的融入到群眾的生產生活之中去,始終履行文化站的服務性職責。
四、結語
新時期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需要,是鄉村振興的需要,是文旅融合的需要,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需要,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是不斷滿足人們群眾對物質文化需求的需要。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王愛蓉.淺談鄉鎮文化站的現狀及其發展[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6):216
[2]韓書.鄉鎮文化站發展對策研究與建議[J].科技致富向導,2014(3):343
[3]陳文勝、陸福興.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戰略思考[J].中國發展觀察,2006.12
作者簡介:
鄭瑞(1982--)女,漢族,2004年參加工作,2006年至今在隆陽區板橋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工作,多年來從事基層文化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