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華
【摘 ?要】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在改變教師教學方式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深度融合,創設良好學習情境,讓學生養成認真勤奮的學習習慣;實現課前知識傳遞,培養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借助電子白板技術,形成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學習習慣 ?培養策略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傾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形成適應其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列為數學課程目標之一,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的應用和普及,為數學教學方式的變革提供了新的物質基礎。同時,隨著“翻轉課堂”“微課”等教育教學理論的提出和實踐,在加速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同時,也深刻地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深度融合,培養學生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探索和反思質疑的良好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創設良好學習情境,養成認真勤奮的學習習慣
交互式電子白板中有系統自帶和師生制作的豐富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可以通過電子白板展示出來,幫助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教師在新課導入時可以利用資源庫中的圖片、音頻或視頻,也可以自己制作或下載各種教學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達到課始趣生的效果。如在教學二年級《7的乘法口訣》時,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中的課堂活動中的強大的功能,以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童話故事為學習情境展開教學,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整個練習設計遵循“趣味性、應用性、開放性、層次性”原則,促使學生在練習中不斷加強對口訣的理解,從對口令、轉轉盤、《西游記》中尋找7的乘法口訣、計算詩的字數、古代醫學與7的關系到數一數一共有多少草莓,每個學生都有自我展示的舞臺,不同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實現課前知識傳遞,培養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提出巔覆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由原來的教師講授為主變為學生的學后交流和教師解惑指導為主。學生可以通過教師錄制或提供的教學視頻完成課堂的知識傳遞過程,特別是微課的使用,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點播時間和地點,既可查缺補漏、強化鞏固知識,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時,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很多關于旋轉的生活經驗積累,教學時可以事先布置課前學習單,要求學生觀察一個旋轉的現象,嘗試描述出某個圖形“繞一個點旋轉”“向什么方向旋轉”和“旋轉多少度”。引導學生觀看相關的教學視頻,并從網上查找有關旋轉的圖片或視頻資料,欣賞并體驗旋轉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其豐富的文化價值。這一學習過程都是學生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獨立完成,學生在嘗試用富有個性化的數學語言描述物體的旋轉過程和體會圖形旋轉基本要素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三、借助電子白板技術,形成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數學教學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多向交互聯系的活動,不應該是老師單向獨白式的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不少的小組合作學習存在著形式化的傾向,教師課前制作的教學課件已經相對固化了教者的教學行為。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的應用,改變了課件由教師一手控制的單向交流方式,真正實現了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互動。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49頁《探索圖形》時,此綜合實踐活動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過的正方體的特征等知識,探索由小正方體拼成的大正方體中各種涂色小正方體的數量,發現其中蘊含的數量上的規律。這對于空間觀念和抽象思維還在發展階段的小學生來說確實是個挑戰,可以先讓學生分組合作用學具擺一擺,或用筆畫一畫,再讓學生利用交互式電子板的幾何畫板,以及復制、拖拽等功能,在白板上把各小組的探究結果進行交流匯報。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從直觀觀察立體圖形形象,頭腦中建立表象,到最終能根據直觀立體圖形進行推理想象,進而歸納出不同涂色小正方體的數量規律,在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提高推理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
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蔽覀冊诮虒W中要把培養學生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努力探索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有效策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 倪牟雙,王建勛.翻轉課堂與微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
*本文系2019年度德化縣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信息技術條件下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和研究”(立項批準號:DJYKT2019-1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