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君
教育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是提高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孩子的教育已經不再是學校單方面就能完成的事情了,孩子的進步離不開老師,也離不開家長。簡單地說就是教育要由家庭、學校、社會三者共同協作才能取得好的成效。作為班主任能否與家長取得有效溝通,能否獲得家長對學校的最大支持與配合,這是決定該班學生綜合素質高低的重要因素。那么,作為農村小學的一名班主任,我們要如何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呢?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做法,總結出來與大家共勉。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認識家校結合的必要性
當前,在很多農村地區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老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老師說什么,學生就做什么,只要完成課堂教學就行了。家長理所當然地認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就完成對孩子的教育了,教育孩子的事情全盤托付給學校。于是,大量的午托輔導機構應運而生。與此同時,很多家長非常熱衷于把孩子送到各種輔導機構去。當班主任向家長了解學生情況時,往往是爸爸推給家里老人,家里老人讓找媽媽,媽媽再找午托老師。在這種情況下成長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也是不夠理想的。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孩子們在家里上了三個月的網課。在這段時間里,很多學生的成績拉開了距離。個別后進生因為每天有父母的監督陪伴,按時完成作業,成績沒有落后,反而還有了進步。還有一些在校成績優良的學生,上網課期間老師不在身邊,也沒有家長的監管,學習缺少了自覺性,常常不完成作業,在復學后的現在,成績一落千丈。家庭教育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形成,一味地把孩子教育推給學校的家長,是無法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面對這種情況,作為班主任需要先提高自身的意識,明白能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一些重要因素,然后通過家長學校、班級微信群或電話等方式,經常與家長保持溝通,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產生的重要作用,假以時日才能更好地提高對孩子教育的質量。
二、與家長溝通要學會尊重,讓對方感到自己的誠意
農村小學的家長由于環境、學歷、工作等的影響,素質參差不齊。有時候,老師在學校里盡心盡力盡責地教,卻抵不過孩子放假回家后的三五天就顛覆了所有的努力,這讓老師的內心深感無力,在面對家長時就會忍不住指責、不假辭色地與家長說話。但是,人都是希望得到尊重的。人在交談的時候,說話人的態度往往會影響到聽話人的決定。所以,作為班主任即使心感不滿,與家長進行溝通時也一定要抱著尊重對方的態度,讓對方感到自己的誠意,這樣才能更容易獲得家長對自己工作的配合。農村的孩子有很多都是留守兒童。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了孩子和老人。很多老人因為意識不高、精力不足,所以都會認為孩子只要平安長大就行了,學習成績好或壞并不重要。對此,作為班主任需要有耐心地與他們進行交流,觸動他們的心,提高他們的意識,從而讓他們重視孩子的學習。
三、與家長溝通要善于抓住時機,及時反映問題
與家長溝通要講究時機,那樣更容易取得好效果。孩子越小越容易被家長重視。班主任要從孩子剛進入小學一年級時就開始,錯過了一年級的可從開學第一課開始,讓家長們明白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的重要性,明白了“好習慣益終身”的道理,家長就會重視對孩子的管教,并且樂于配合班主任做好教育孩子的各項事情。與家長的溝通要及時。學生在校出現問題后,應及時和家長聯系,向家長反映真實的情況,讓家長可以在第一時間里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與家長的溝通并不需要太過頻繁,那樣會讓家長感到厭煩,也不樂意配合學校的教育。一般情況下,只要電話反映或信息留言提醒一下即可。也可以在放學接送期間進行簡要的交流,讓家長了解到孩子的在校情況。
四、與家長溝通要注意溝通的技巧
第一,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采用不同的方法。學校的每個班級中,按學生的成績來分,大致可以分為好、中、差三類。對于成績好的學生,我們不需要刻意地夸大表揚,只要評述就行了。對于中等層次的孩子,可以適當地加大表揚,讓其可以更加上進。對于后進生,家長的內心其實也是羞于見老師的,作為班主任就要打消家長的這種顧慮,讓其可以和老師暢所欲言,樂于配合老師的工作。前段時間,學生一直在家中上網課。我班有一個女同學,在上網課的前段時間里,她常常缺席,不交作業。剛開始,老師發信息給家長總是毫無回應,即使是打電話去也是非??蜌獾匾粏栆淮鸬恼Z氣。有一次,我在電話中無意地贊揚了這個孩子很聰明,她的爸爸竟然很開心地笑了,說話的語氣也馬上變得隨和起來。從那以后,家長的態度就變得積極很多了,常常是一個信息發過去,作業就會提交,群里的接龍也馬上接上去了。
第二,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家長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據性格的和善與否,我們可以把家長分成三類:明理型的、無理型的,放縱不管型的。對于明理型的家長,我們只需要通過電話或信息留言就可以了。遇上無理型的家長,班主任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與家長正面沖突,先讓家長說,保持客氣的態度反而更容易讓暴躁的家長變得冷靜下來,老師的好態度會讓家長在過后愿意回頭來自我思量。對于放縱不管型的家長,班主任需要更多一些的耐心,多與家長聯系、反饋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家長慢慢地就會開始對孩子學習上心。我班有個女同學,一直都是讓外婆在帶,爸媽在外地上班。網課剛開始的時候,她的媽媽就第一個在班群里發聲,說她們上班族的家長很難,管不了孩子的學習。我對她說,現在是非常時期,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困難,但為了孩子,這段時間也只能堅持一下。之后又說網上學習有困難,沒有設備。我把電信局免費為貧困生安裝網線的聯絡方式給了她。再后來,又向我反映說孩子不聽她教,希望可以送來老師家里輔導。總之,就是要時不時地找老師解決問題。其實,這個孩子在學校里是屬于成績優良型的,接受能力強,平時挺喜歡跟在老師身邊當小幫手的。我告訴孩子的媽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要用心,一定能教好。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后,孩子勉強可以自己完成作業了,但之前留下的空白卻一直保留到了開學后回校才補回來。
五、學校與家長溝通的主要方式
家長也有自己的工作,頻繁的打擾會增加家長的負擔。因此,我們可以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處理急事的時候,可以選擇電話溝通;針對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進行信息留言;想要對學生有個全面的調查了解時,選擇上門家訪是最全面的做法。
總之,只要我們心中有學生,抱著一顆真誠的心去與家長溝通,最終都是能夠得到家長的衷心感謝與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