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海列
摘要: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培養和形成的關鍵,對學生進行必要且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成為了小學班主任的新職責與新要求。班主任必須明確自身職責,既是班級管理者,又是“心理健康醫師”,在“以人為本”觀念的指導下采取有效對策,在班主任工作實踐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對策
一個良好的、積極的、健康的心理能夠讓學生更陽光、更全面的成長。且小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念形成關鍵期,正確的心理認知對學生成長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小學階段學生心理特點,采取有效對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創設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班主任就要從環境入手,為他們創造一個舒心的、文化氛圍濃厚的、和諧的班級環境,這樣才能夠發揮環境的隱形教育作用,同時連接動情、曉理、立志等現行教育,進而實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級文化建設要求班主任從文化環境、制度環境、衛生環境三個方面入手。一個好的班級文化環境能夠帶領學生走入書香世界,走入文化奠定,在文化的洗禮下學生的心靈自然會受到潤澤,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也自然大成,文化建設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班級的各種裝飾欄、板報、宣傳欄、圖書角等,利用名言警句等無形教化學生;好的班級制度能夠讓學生明確何可為,何不可為,能夠在約束學生行動的同時深化學生的心理認知。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接受制度,班主任在設計班級制度、班規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商量,一起制定,還可以發揮班級班干部作用做班級制度的落實者,這樣能夠約束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在良好、健康的行為下獲得自覺杜絕不良心理影響;衛生環境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心態,一個臟亂差的環境,一個人的心理會趨于黑暗、暴躁、易怒,而一個整潔干凈的環境,一個人的心里自然會趨于平和、和諧、積極。所以班主任要注意班級衛生環境的創建,做好衛生檢查工作,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文化、制度,干凈衛生的班級體。
二、了解學生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心理健康問題
班主任要想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對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掌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這樣才能夠基于學生的心理需要,開展對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相對脆弱,尤其是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溺愛下心理發展不夠健康。為了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班主任可以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和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這樣有助于班主任更好的落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主任必須認真觀察學生,要及時發現每個學生的異常變化,并且根據學生的變化及時的找尋背后的原因。這樣才能夠確保教師時刻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動向,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且采取合適的對策試試對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加強師生溝通交流,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意識
溝通是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舉措。有效的溝通能夠打開學生的心扉,能夠給學生傳播一些積極的心理知識,也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且溝通也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班主任要掌握溝通的藝術。
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堅持以生為本,要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和自己放置在同等地方,和學生平等地進行溝通,這樣能夠縮短較適合學生之間的距離感,也更容易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其次在溝通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運用一些溝通技巧,且溝通應當具有針對性。如對待多血質性格的學生,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應當是他的朋友,應當以鼓勵和要求為主;而對待粘液質的學生,班主任則需要在溝通的過程中做學生的引導,應當以耐心與支持為主。這樣溝通才會有效的助力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夠順利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
四、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實踐參與優化教育效果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時要注意開展與之相對應的班級活動,不要將其看足以們簡單的說教課程。多給予學生一些實踐的機會,開展對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能夠有效補充班級管理的形式,還能夠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如班主任可以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還可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辯論賽,或選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來情景模擬等,這些都能夠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能夠給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能力的提升,獲得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
五、密切聯動家長社區,拓寬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小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是多主體的工作,包括學校、社會、家庭。因此班主任必須發揮自身的橋梁作用,聯系社會、聯系家庭,形成公共的教育合力,從而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班主任應當采用家訪、家長會以及線上溝通的方式讓家長認識到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征,并且要對學生的日常表現、心理活動進行及時的透明化展示,還要傳遞給家長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獲取家長的支持,引導家長參與到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同時班主任可以和社區達成實踐合作,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社區文化,如社區義務勞動、社區衛生小衛士等,從社區角度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能夠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實現班主任班級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融合。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班主任必須重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用真愛、愛心、責任心為學生搭建心理健康的防護塔,從班級管理的多個層面入手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而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管理有效融合,促使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奧會軍.讓陽光照耀學生心底——淺議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J].文教資料,2019(12):153-154.
[2]康馨.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基礎教育論壇,2018(1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