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巧娥
摘要:就目前的高等教育而言,大學生英語翻譯能力一直存在著不足。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不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來自于文化的差異。英語的學習不是簡單的單詞,句子學習,想要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那么文化的疏導是很重要的。英語文化和漢字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只有搞懂文化的差異后,才能真正的提升翻譯的能力。本文將探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培養與文化疏導的方法,翻譯能力的培養與文化疏導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關系。要想提高大學生的翻譯能力,就必須加強學生對于不同文化的了解。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翻譯能力;文化疏導;文化交流
引言:
現如今,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地球變得越來越小,各國人類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由于歷史原因,英語成為了世界通用語言,我國也是很早就開啟了全民學習英語的時代。在我國高校,一直都有開設英語的課程,一方面是希望學生感受不同語言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英語成為他們的一個工具,幫助他們在未來走得更遠。不過大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培養一直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下文將結合文化疏導方法來探究提高大學教學中翻譯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培養與文化疏導方法發展現狀
大學英語的課程中有很多不同模塊的設計,針對于聽力、口語、閱讀、寫作都有設計專門的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都是較為系統和全面的[1]。不過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卻很少有學校專門設置針對于翻譯的課程。
在大學英語的課堂里面,在講到文章翻譯的時候,老師一般的做法就是讓同學們先通讀全文,然后找出自己不認識的單詞。接著老師會叫同學們用手機或者英語詞典來查找這些不認識的單詞,最后老師會帶著同學們一起來翻譯文章的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老師主要的講解重心都放在了詞匯和語法上,大量枯燥的語法也消退了同學們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這就導致了同學們花費了大量時間在英語上,不過取得的結果卻是不盡人意的。
大學英語在培養同學們翻譯能力的時候,忘記了文化疏導的重要性[2]。因為語言的真正魅力就來自于文化,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語言,甚至一個國家里面都有好多種不同的語言。其歸根結底是因為每一個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大家有這不同的風土人情,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等。如果學習英語翻譯的同學,連文化的差異都搞不明白,又怎么可能將翻譯工作做好。
所以說我國沒有將大學英語教學翻譯能力培養與文化疏導方式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導致了同學們翻譯能力的不足。在以后應該學校應該加強跨文化的交流,大學英語的授課方式也應該有這方面的意識。單詞,語法固然重要,不過一定不是最重要的。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培養與文化疏導方式的有機結合
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的提升有賴于文化疏導,所以想要切實的提高同學們的翻譯能力,將兩者結合起來就是很有必要的,為了將兩者更好的結合起來,下面給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一)創新思維,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大學英語老師老師要把以前的教學觀點拋棄掉,要減弱同學們對于單詞,語法的學習強度。在講解一篇新文章的時候,要花費多一點時間來講解文化。大學英語的教程很多都是國外的老師編寫的,他們的思維和文化都是地地道道的外國文化,他們選取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著他們的文化。
大學教師在上課前,可以讓同學們去查找資料,多加理解這篇文章的背景。這些不一樣的文化還可以引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在國外,他們沒有新年,他們過的是圣誕節,在歐美國家他們的很多節日在中國都是沒有的,像是復活節,萬圣節等。同學要去探究這些節日到底有什么內涵,一個國家的節日其實包含著很多的東西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縮影。所以大學英語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轉變,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3]。
(二)豐富文化疏導的形式
想要用文化疏導的方式來提高大學生的翻譯能力,那么就要豐富文化疏導的形式。文化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很模糊的,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一種無形的東西。要是在課堂上,大學英語老師一直是單方面的給同學們講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對于同學們來說這是很抽象的。所以為了讓同學們切身的感受到不同國家間文化的差異,就要豐富文化疏導的形式。
老師可以多給學生看看外國的電影,或者電視劇。看完視頻后,老師對視頻內容中的東西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太抽象。在視頻里面主人公吃的東西;他的動作;他的著裝打扮都是文化的一種體現。老師多和同學們交流這些東西,時間久了同學們就會形成自己的認知。原來美國人是不愛吃米飯的,原來在美國只有富人才可以吃上蔬菜,原來在歐美國家只有錢人才能上名牌大學。這些東西和中國完全不一樣,有的甚至是玩去哪相反的。當理解了這些文化差異后,學生再翻譯文章的時候才能夠得心應手。其實文化疏導的形式有很多種。大學英語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同學們完成英語配音或者講解自己眼中不同國家應該是什么樣的。通過這些多樣的形式,來豐富文化疏導的方式,提高同學們英語翻譯的能力。
(三)提高教學老師的綜合能力
大學英語老師為了更好的跟上國家與社會發展對英語翻譯工作的新要求, 與此同時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英語學習需求。國家、學校和教師自身都必須創造和抓住一切機遇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水平[4]。大學英語老師想要把學生教得更好,就要不斷加強自己的綜合能力。為了更好的做到文化疏導,學校最好定期安排教師去國外的大學進行交流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全球化進程的腳步在加快,對于英語翻譯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希望通過文化疏導的方式來解決,希望我國在未來可以培養出更多的翻譯人才。我國大學英語教育一定不能脫離實際,要和國際接軌,要主動的學習它國的文化知識,不能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文化中。當學生將不同國家的文化融會貫通的時候,那么他們也就可以將兩種不同的語言來回轉換。
參考文獻
[1]冉茂楊.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培養與文化疏導方法分析[J].海外英語,2019(03):94-95.
[2]吳可佳.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培養與文化疏導方法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32(03):92-94+105.
[3]張燁煒, 牟雅韜. 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培養與文化疏導方法探析[J]. 知識文庫, 2018(7).
[4]徐瑞. 生態化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翻譯能力培養策略[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