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秀 馬小卓


【摘 要】 目的:對比分析二維超聲動態觀察與單次檢查在黃體血腫診斷中的臨床符合率。方法:回顧總結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100例超聲疑診黃體血腫的患者,隨機分為動態超聲檢查組(研究組)和單次超聲檢查組(對比組),在月經中后期進行二維超聲檢查,比較二者臨床符合率,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研究組的臨床符合率為96.00%,對比組臨床符合率為66.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短時間內二維超聲動態觀察,緊密結合臨床及患者月經周期,可以明顯提高黃體血腫診斷符合率,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二維超聲;動態觀察;黃體血腫;診斷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coincidence rate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dynamic observation and single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orpus luteum hematoma. Methods: 100 cases of suspected luteal hematoma diagnosed by ultrasoun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dynamic ultrasound group (research group) and single ultrasound group (control group).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in mid and late menstruation. The clinical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clinical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6.00%,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6.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diagnosis of corpus luteum hematoma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dynamic observation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in a short time and closely combining with the menstrual cycle of patients, which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Dynamic observation; Corpus luteum hematoma; Diagnosis
黃體血腫為卵巢非贅生性囊腫,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可誘發內分泌失調、甲亢、多血癥及異位ACTH綜合征[1]。單側發生較多,是特殊的囊性結構,體積大多小于5cm3,可自行消失[2]。由于卵巢的生理功能及周期性變化的特點,黃體血腫的二維聲像圖表現由于其出血、機化的過程差異而復雜多變,容易造成誤診,引起不必要的手術[3],給廣大婦女同志及整個家庭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本文回顧總結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100例超聲疑診黃體血腫的患者,隨機分為動態超聲檢查組(研究組)和單次超聲檢查組(對比組),在月經中后期進行檢查,觀察其臨床符合率,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超聲疑診黃體血腫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動態超聲檢查組和單次超聲檢查組,每組50例,所有患者平素月經周期正常,超聲檢查的時間為月經中后期,且盆腔包塊均為單側,大小在40mm左右。動態超聲檢查組患者年齡在16~40歲,平均(30.8±2.6)歲;44例無明顯自覺癥狀,3例月經延遲,2例有下腹部輕微不適,1例少量陰道流血。單次超聲檢查組患者年齡在16~39歲,平均(29.8±2.7)歲;43例無明顯自覺癥狀,3例月經延遲,2例有下腹部輕微不適,2例少量陰道流血。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納入標準
1)超聲診斷疑似為黃體血腫,且盆腔包塊均為單側;2)患者既往月經周期均正常,超聲檢查的時間為月經中后期;3)年齡16~40歲;4)與患者或家屬簽署檢查知情同意書。
1.3 儀器
本次研究中的儀器采用Philips HD15、Philips HD11型超聲多普勒診斷儀。凸陣探頭頻率為3.5~5.0MHz,對于較瘦患者,也可應用線陣探頭置于腹壁進行檢查。
1.4 方法
單次超聲檢查組(對比組):患者取仰臥位,檢查前適當充盈膀胱,經腹常規進行子宮及兩側附件區二維超聲掃查,對病灶區域靈活移動探頭,以獲得該區域的最佳圖像,詳細觀察并且記錄包塊的位置、形態、大小、邊界、包膜情況及內部回聲,與卵巢及周圍組織的關系,有無腹水及盆腔積液,嚴密觀察患者腹痛情況。
動態超聲檢查組(研究組):除與單次超聲檢查組檢查的內容一致外,經患者同意,在患者無明顯異常的情況下,經過零時、30min、90min后動態觀察盆腔包塊的二維超聲變化(分別見圖1、圖2及圖3)。
囑兩組患者均于下次月經干凈3~7d復查,檢查內容包括包塊是否消失,以及包塊的位置、大小、形態、邊界、包膜及內部回聲,與卵巢及周圍組織的關系和有無腹水及盆腔積液,根據檢查的情況,隨訪1~3個月。隨訪期間兩組患者均未服用任何藥物治療。
1.5 觀察指標
臨床符合標準:患側包塊消失,卵巢顯示清晰、完整,大小、回聲正常,或者經手術后病理結果證實。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3.1 黃體血腫的生理癥狀
黃體血腫是患者在正常的排卵過程中,卵泡層破裂而引起出血,較多的血液潴留在卵泡或黃體腔內形成血腫。黃體血腫被吸收后可導致黃體囊腫,因此,黃體血腫多見于月經的中后期[4]。正常黃體直徑為15mm左右,以后轉變為白體,并且在下一個周期的卵泡期自然消退。一般直徑為40mm,極少數可達100mm。
3.2 黃體血腫的二維超聲表現及鑒別診斷
黃體血腫的超聲圖像表現的多樣性與形成過程中出血量及出血吸收程度有關[5]。本研究根據黃體血腫發展的特點,分別采取間隔30min、90min對患者進行超聲二維觀察,并進行詳細記錄用于診斷及鑒別診斷。
3.2.1 早期 無出血的黃體血腫聲像圖表現與濾泡囊腫相似,邊界清晰,內透聲性好,后方效應加強,此時要詢問患者月經周期,是否是排卵期,還是黃體期,而且濾泡囊腫多發生在單側且單發,表面光滑,向卵巢表面局部隆起,囊壁薄而光滑,內含液體清亮[6],以此為鑒別要點;但當囊內少量出血時(圖1),表現為卵巢內近圓形囊腫,囊壁厚,內壁粗糙,其內呈云霧狀高回聲,凝血系統啟動后纖維蛋白原形成,內呈少量雜亂不均質回聲團。
3.2.2 中期 30min后(圖2),黃體血腫內血液凝固,部分吸收,囊壁變薄,內壁稍厚,囊內回聲減低,呈粗網狀或細網狀結構,囊內還可見散的點狀回聲。此時易誤診為巧克力囊腫,但是經過仔細觀察包塊回聲可發現,巧囊內可見密集點狀弱回聲,且巧囊不會短期內消失,因此,隨診觀察即可鑒別。
3.2.3 晚期 90min后(圖3),血液吸收后血腫變小,轉變為白體,內部回聲呈實性稍高回聲,與周圍卵巢組織分界不清。此期的黃體血腫易被誤診為卵巢贅生性實性腫瘤。此時可根據月經周期進行鑒別,同時短期內復查,隨診觀察時可見囊內變化較大,甚至囊腔的大小可能也會發生變化,如聲像發生較明顯改變則支持黃體血腫的診斷。而卵巢實性或混合性腫瘤在短期內超聲圖像不會有大的變化。
3.2.4 吸收期 黃體血腫大多數在1~3個月經周期自行消失。經過以上分析,研究組誤診的2例是由于在觀察超聲二維聲像圖時不夠認真、仔細,以及錯過了典型的黃體血腫早期聲像圖,再加上患者有時將自己的月經周期遺忘或者月經紊亂所致;而對比組除了人為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僅簡單地記錄了患者就診時的二維聲像圖,沒有短期動態觀察所致。Baltaronich等[7]通過對33例卵巢黃體血腫的隨訪發現,從第一次超聲檢查到病灶完全消失所需時間為1.5~12.0周,平均5.5周,這與本院觀察100例卵巢血腫吸收時間 大致相符。近年來,卵巢惡性腫瘤發病率有逐漸上升趨勢,盡管目前生化檢測及影像技術發展很快,但由于卵巢體積小而內部組織復雜,又有周期性的變化,規律難以掌握,故死亡率較高[8]。現在對于黃體血腫的超聲診斷研究有經陰道彩色多普勒、經腹彩色多普勒,但無論任何形式的超聲檢查,二維聲像圖是超聲診斷的基礎,只要我們了解血腫變化過程,即新鮮血液-血凝塊形成-機化物-溶血,再根據血細胞對聲束的散射和蛋白對聲能的吸收,會讓血腫的二維表現在短時間內由無回聲-稍低混合-強回聲的二維圖像變化,掌握了這個超聲基礎,即掌握了黃體血腫的超聲基本診斷。
隨著超聲的普遍應用和婦科病的普查,卵巢生理性包塊的檢出率越來越高,仔細詢問患者月經周期,在患者無明顯腹痛的情況下,提前向患者交代病情,告訴患者此包塊可能是生理性的,通過臨床與超聲科的密切觀察,使用二維超聲這種無創且價廉的檢查方法,重復檢查,動態觀察,明確診斷,可以大大減少誤診率及患者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和不必要的手術,同樣超聲動態觀察也適用于外傷引起的血腫以及乳腺炎導致乳腺膿腫的超聲檢查,這種方法使得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具有臨床意義,且更適合基層醫院觀察和診斷。
參考文獻
[1] Wang Y,Xu R C,Zhang X l,et al.Interleukin-8 secretion by ovarian cancer cells increases 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proliferation,angiogenic potential, adhesionand invasion[J].Cytokine,2012,59(01):145-55.
[2] 吳鐘瑜.實用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公司,2000:366-367.
[3] 余本英,宋振才.超聲及彩色多普勒對非贅生性囊腫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2,03(11):864-865.
[4] 張璟,裴秋燕,姜玉新,等.黃體囊腫出血的超聲圖像分析[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5,25(09):1419-1421.
[5] 黃清梅,陳巧玲.經腹和陰道超聲在鑒別診斷異位妊娠與卵巢黃體破裂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7,06(32):2798-2800.
[6] 姜玉新,張運.超聲醫學高級教程[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16:297.
[7] Baltarowich O H,Kurtz A B,Pasto M E,et al.The spectrum of sonographic findings in hemorrhagic ovarian cysts[J].AJR Am JRoentgenol,1987,48(05):901-905.
[8] 錢蘊秋.超聲診斷學[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