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永曙 盛傳標
摘 要:構建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長效機制,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一是建立健全組織,強化領導機制;二是建立三支隊伍,發揮互補機制;三是建立創先爭優獎勵機制;四是完善“三個課堂”,建立優勢互補機制;五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育人機制。完善制度,長期堅持,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開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為中華民族騰飛奠定扎實的思想政治基礎。
關鍵詞:構建;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
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中小學教育教學全過程研究”,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勞動者,必須要構建中小學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長效機制。這是落實總書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列講話精神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重要舉措,是實現中國夢的內在要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證。
一、建立健全組織,強化領導機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校重要工作,中小學校要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制定實施計劃,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中小學教育教學全過程,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材奠定基礎。首先,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組,強化領導機制,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學校領導要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校長要擔任領導組負責人,統籌安排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長要具體抓,督促部門和班級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學校其他領導要配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責任,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一級為一級負責,形成齊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圍;教導處要安排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課表,確保思想政治教育落在實處;少先大隊、團委會要組織好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讓隊員、團員在活動中學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修養,提高思想認識和覺悟;工會組織要積極配合,組織教師積極投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配合學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建立三支團隊,發揮互補機制
學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要組建三支團隊,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實效。一是由分管領導、德育課(思政、道法)教師、少先隊總輔導員(團委書記)、中隊輔導員(團支部書記)組成校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團隊,利用德育課(思政、道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愛學習。主動參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學好《道德與法治》課程,不斷提升思想道德素養;調動團委和少先隊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主動、創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專題活動,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在專題和紅色教育活動中學習、領悟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文化,提高思想覺悟,爭做時代新人。二是由關工委組成紅色宣講團隊,聘請老軍人、老干部、老教師宣講紅色文化精神、紅色文化故事、紅色文化知識,授傳紅色文化基因,促進學生了解革命歷史,學習紅色文化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三是聯系、組織學生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博物館等,由解說人員組成特殊的教育團隊,給學生講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歷史、講解革命烈士英雄事跡,提升學生對紅色歷史的了解和認識,提高思想覺悟。三支團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優勢互補,共同實現全方位、全程育人活動的系列化、經常化、制度化、生活化。
三、激勵爭先創優,建立獎勵機制
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須以教師為本,建立健全獎勵機制。學校要鼓勵教師鉆研思想政治教材,研究《道德與法治》課程教法,探討教育教學策略,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學校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教師評優評先、晉級晉職掛鉤,激勵教師爭先創優,主動、積極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對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成績的教師給予獎勵和表彰,做到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獎勵與輿論導向相結合,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教師發表的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文章、著作,應以教育科研成果對待,給予一定物質獎勵。
四、完善“三個課堂”,實現優勢互補機制
學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要完善學校第一課堂、課外第二課堂和網絡教育的第三課堂教育體系,整合“三個課堂”的教育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機制。要發揮學校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納入中小學德育課教學的總體規劃,在課程建設和課程標準修訂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比重。促進文化課與思想政治教育課有機結合,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融入學科教學之中,提高教學實效。加強課外第二課堂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確定各學段的教育目標,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形成分學段的序列化活動指南,在校園文化建設、主題活動開展、團隊活動等方面,有計劃、多層次、多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營造濃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構建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第三課堂網絡教育體系,通過宣傳引導和文化傳播打造青少年學生喜愛的網絡精神家園,加強網絡教育資源庫建設,促進思想政治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增強網絡育人功能,提升第三課堂的輻射力,打造時時處處的育人空間。
五、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育人機制
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相結合的育人機制,是凝聚強大的育人合力,確保有效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優勢,利用教學、活動、集會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其子女的第一任老師,要重視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導家長通過言傳身教,形成愛國守法、遵守公德、珍視親情、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的良好家風,營造弘揚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教育氛圍,使學生在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為了團結全校學生家長,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充分發揮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參謀、監督作用,成為學校發展的智囊團和后盾,宣傳國家有關教育政策法規,加強學校的管理,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水平,促進學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積極補充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每個學年度開始,姥橋鎮中心小學都在全校各年級、各班級成立新一屆家長委員會;要發揮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請政府、關工委、社區配合學校,開展地域紅色文化教育、宣傳黨的政策方針,組織開展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紅色文化教育和紅色傳承的教育活動,營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會氛圍。
實施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須長期堅持開展,必須構建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形成科學化、制度化和長效化,切實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落實、落細、落小,不斷提高學生政治素質,提高思想覺悟,為中華民族騰飛奠定扎實的思想政治基礎。
作者簡介:傅永曙(1954-09-),男,漢族,籍貫:安徽省馬鞍山市,大專學歷,高級教師,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留守兒童教育、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紅色文化傳承教育。
通訊作者:盛傳標(1971-06),男,漢族,籍貫:安徽馬鞍山市,學歷大專,一級教師,研究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小學道德法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