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香
摘 要: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的道德品質發展也應受到重視,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需要有效融入德育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加完善的條件。本文闡述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提升的措施,通過提升德育的水平,可使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水平,遵守社會與學校規范。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德育;課外輔導
引 言
信息技術教學作為培養學生信息化素質及技能的重要途徑,通過有效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可使學生更加熟練地運用多種計算機軟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注重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還應在其中融入德育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學生的成長帶來幫助。因此,在當前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深入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德育的效果,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
1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素養發展的重要時期,通過加強德育的效果可使學生的發展具有更加良好的基礎。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融入德育能夠使德育發揮出更好的作用,首先,借助德育可使學生的行為得到規范,將信息技術教學與德育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在當前的信息時代下,學生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應加強道德教育。其次,德育傳承了我國的傳統美德思想,開展德育教育能夠為學生的道德素質發展帶來有效的幫助,使學生形成健康的觀念,進而發揮出教學的價值。所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能夠使教學發揮出更加全面的作用,推動學生的品德素養的提升,同時教師應具有相應的能力,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有效融入德育內容。通過信息技術教學的進行,可使學生具備素養發展的良好條件,在網絡環境中識別信息的真假,具備正確的做人原則,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2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提升的措施
2.1結合教學內容滲透德育教育
在小學階段中,信息技術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加強教學的質量,教師應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應將教學內容集中在教學大綱內容中,同時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避免教學內容全部為基礎理論知識,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對課程進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出教材中的知識內涵,使信息技術教學更具有深度,并且使其內化為德育思想,借助信息技術教學來滲透德育思想,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好的條件。結合教學的內容,教師可在其中添加德育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逐漸受到熏陶,形成相應的道德觀念。例如,在進行畫圖教學的時候,教師可借助一些豐富的課件來滲透德育內容,包括農民勞作的視頻或者公益動畫視頻等,學生在觀看這些視頻的同時能夠產生一定的認識,對其中的內容有深入的了解。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水平還處于較低的水平,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因此教師可利用能夠吸引學生注意的視頻內容與教學結合起來,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同時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德育思想,逐漸形成完善的道德觀念。采用這種方式可使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產生更多的興趣,還可順利實現對學生的德育,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軟件使用技巧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
2.2借助偶然事件開展網絡及計算機使用德育教育
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學會利用偶然事件,使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學習中形成網絡安全觀念,能夠正確使用計算機與網絡。由于網絡環境比較復雜,學生在接觸網絡的過程中,自身的思想觀念還沒有完全成熟,易受到不良的影響,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進行網絡安全及計算機使用規范教育。當課堂上發生了突發情況的時候,例如,一些學生的文件被刪除了,教師發現部分學生對其他同學的文件缺少重視和保護的觀念,可針對這種情況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能夠意識到這種行為的錯誤,并且了解刪除其他人的文件是一種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教師可結合該問題組織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能夠了解信息技術學習中需要遵守的道德規范,能夠正確使用計算機與網絡。為了進一步使學生了解網絡的安全,教師可結合案例進行教育,比如在網絡上發表惡意言論或者別人的隱私等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網絡使用規范。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使學生理解在使用網絡的時候需要嚴格遵守規范內容,杜絕違法行為的產生,并且了解網絡言論自由的界限,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為學生的成長帶來正確的指導。教師還應結合法律安全知識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明確社會道德規范以及法律要求,合法地使用計算機與網絡,能夠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人,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還應明確課堂中的規則,使學生能夠遵守規則的要求,保持公共環境,上課遵守紀律,使學生能夠規范自身的行為,為教學的進行帶來相應的幫助,培養學生的自覺性,能夠自己對自身行為進行規范。
2.3通過課外輔導及活動來加強德育的效果
信息技術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到課外輔導的重要性,由于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應有效利用課外活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可舉辦信息技術競賽活動或者組織信息技術興趣小組,并且在其中滲透德育內容,使活動開展發揮出更好地教育作用。在課外輔導中,可實現對課堂教學的深化,還可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借助實際的活動來加強教學的效果,為德育的進行帶來幫助。比如,在信息技術興趣小組中,以智能機器人為內容進行培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更加積極,引導學生了解機器人技術,能夠對信息技術有深入的認識,并且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展,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更充分的條件,給學生展示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過程,可使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意義有更深刻的認識,并且對信息技術學習有更多的熱情。在活動中,學生不僅能夠產生激動的情緒,還可樹立自己的目標,確定人生觀念,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并且將其作為學習的推動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認真努力。再比如,教師可與學生進行溝通,通過課外溝通來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在引導下改正自身的錯誤觀念問題。在溝通中,教師可對學生進行網絡游戲觀念的糾正,避免學生沉溺在網絡游戲等之中,通過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并且耐心對學生進行引導,利用一些負面案例,使學生能夠提升自身的自控能力,對網絡的不良信息進行分辨,并且正確使用網絡,使學生學會控制上網的時間,能夠產生自覺性。這樣可使學生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具備正確的道德觀念,還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減少學生的思想及行為問題,發揮德育教育的有效作用。
結 語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德育內容的滲透,從各方面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使學生能夠具有更高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滲透德育教育,利用偶然事件開展網絡及計算機使用德育教育,還可通過課外輔導及活動來加強德育的效果,使德育效果更加顯著,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念,為學生的行為規范帶來相應的幫助,進而實現德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敏.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J].新課程導學,2020(17):86.
[2] 孫景勝.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德育教學的創新策略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20(17):161.
[3] 肖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J].廣東教育(綜合版),2020(03):52-53.
[4] 馮承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德育滲透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