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信兔
摘 要: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土地整理工作已經實行了多年,土地整理模式以及目標也在不斷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最開始我國對土地進行整理主要是比較分散的土地開發整理模式,慢慢發展為施行對大片農田、水利、道路、村莊的綜合性整理,土地整理工作內容由原來簡單的實現土地數量的增加轉變為在增加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質量、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條件,土地整理目標由最初對農耕用地的補充轉變為既要保護耕地也要加強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等多個方面。
關鍵詞:土地整理;信息化;問題;對策
一、土地整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改進傳統整理模式的不足。傳統土地整理工作主要模式是整理人員利用紙質檔案進行登記整理,在查找土地信息資料以及更正、添加相關信息時,過程比較繁瑣,而且,通常整理人員需要面對大量的土地檔案資料,在對某一特定土地信息急需進行整理時,查找起來非常麻煩,導致整理人員工作量巨大,整理效率非常低。并且,紙質整理檔案對儲藏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高,由于需要較長時間進行存放,有可能因為環境潮濕而出現發霉現象,或者是火災等一些不穩定因素,都會造成土地整理資料受損。土地整理資料需要進行備份或者修正的時候,也是一項工作量比較大的工作。另外,紙質資料在查閱和使用過程中還存在容易丟失或者損壞的問題。而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術建立電子檔案,可以將大量土地資料信息存儲在電腦以及云端,存儲不僅不占用空間,而且非常安全,對土地檔案資料的管理也非常便捷。土地整理信息檔案建立了之后,工作人員需要使用土地資料時只需要在計算機上進行檢索就能夠迅速找到目標土地檔案,并且使用過程不會對土地信息存放順序造成影響,不會出現紙質檔案存放混亂、容易丟失損毀的問題,并且還能夠遠程查閱、多人同時查閱等,非常方便、安全、高效。土地整理電子檔案可以實現一鍵備份,不需要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
(二)提高了土地整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土地整理工作關系到我國土地資源的實際存量,對城市規劃、社會發展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是我國土地資源進行科學規劃使用的重要依據,能夠發揮保護現有土地資源的作用。因此,相關部門在過去組織了大批量工作人員開展土地整理工作,并且工作負荷非常大,而效率卻普遍比較低,還容易出現差錯。將土地整理工作信息化,土地整理工作人員只需要對土地信息進行整理審核后錄入管理系統中,方便隨時進行檢索查看,有效降低了土地整理工作負荷,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所有信息都處于全國土地資源信息系統之中,可以提高土地數據信息的準確性。
二、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投資力不夠。對土地信息進行整理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信息,由于歷史遺留問題等原因,導致土地數據信息非常復雜,并且各地土地整理信息的更新周期也都不一樣,導致整個土地整理工作具有相當的難度。雖然在土地整理工作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工作負荷、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部分地區領導對這項工作不夠重視,財政投資力度不夠,只是接入了最基本的信息網絡系統,而沒有對軟硬件設施進行更新和維護,難以實現對信息技術進行優化應用,導致信息技術在土地整理實際工作中運行效果不理想。土地整理工作關系到我國土地存量信息,對我國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相關部門一定要重視相關投資,對土地整理系統進行完善。
(二)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管理。21世紀以來,我國科學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各領域都有促進作用,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目前,信息科學技術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必須要緊緊跟隨技術發展步伐,并且進行統一規范的管理,才能夠取到長效的發展成果。但是,我國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在實際操作中還沒有專門的機構負責管理,部分管理人員還是身兼多職,專業能力也不行,并且針對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沒有規范化的管理方案,導致信息技術的優勢沒有全部發揮出來,甚至造成土地整理工作出現混亂等問題,不利于土地整理工作的長效發展。
三、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一)加強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的普及和宣傳。查閱相關資料可以發現,我國城市地區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的成效要明顯好于農村地區,中心區要好于偏遠區,這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所致,部分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后,技術人才也比較稀缺,難以將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的效果發揮出來。因此,相關部門要充分開展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的普及,對一些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提供設備支持和技術培訓,幫助他們建立區域性的土地整理信息化系統。
(二)統籌規劃,統一領導。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并且土地整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需要大量工作人員的努力和付出。為了進一步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的效率,有必要對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施行統籌規劃,統一領導,既設置專業的管理部門,專門負責對土地整理系統的開發以及維護工作,及時更新最新的信息技術,保證土地整理人員開展工作時使用的信息技術符合規范要求,促進土地整理工作的信息化發展。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需要進行統一管理和規劃,讓由專業人員組成的部門負責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這樣才能貫徹落實中央政府關于土地管理工作制定的各項規劃措施,實現我國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走向標準化和規范化,促進各地方、各部門在實施土地整理工作時相互協調配合,切實提高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實際效果。
(三)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各地土地儲備以及開發利用的情況差別較大,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展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并且要逐步引入規范科學的管理制度,提升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的適用性。相關部門要對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動態進行監督,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出現的各種問題要及時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確保各地土地整理工作的相關需求能夠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得到滿足。
(四)提高土地整理信息化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除了需要資金支持和設備投入以外,還需要需要大量的優秀人才,這樣才能夠保障各項工作都能夠順利有效的推進。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土地整理相關知識,還必須具備熟練的計算機信息技術,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土地整理信息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推項目建設取得成效,并且在完成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相關工作后,能夠更好的對信息系統進行維護和開發。
(五)利用信息網絡平臺進行監督。在我國,土地資源屬于一種稀缺資源,部分工作人員在進行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的時候經受不住金錢誘惑,通過信息造假謀求不正當收益。因此,在開展土地信息化建設時,相關部門要行使好監督職能,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對土地整理數據進行多方核查,并開通公眾監督信箱,嚴防嚴打利用土地資源進行金錢交易的行為,保護國有土地資源不受侵占。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土地整理管理信息化建設非常重要,但目前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土地整理信息化建設的宣傳普及、人才建設、制度建設等內容,進一步完善我國土地管理工作,提高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率,促進我國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春霖.土地儲備檔案信息化建設與管理[J].科技資訊,2018,16(18):125-127.
[2] 車德剛.國土資源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的思考[J].山東檔案,2018(2):43-44.